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捡宝生涯> 第三百三十二章 学习茶道

第三百三十二章 学习茶道

  “等等。”
  于为刚打断了孟子涛的解释,问道:“听你的意思,茶叶难道是用蒸的?”
  孟子涛正准备解释,注意到罗岳宁点茶已经完成了,说道:“这事一会再说。”
  就听罗岳宁盯着茶汤看了一会,叹道:“哎,这茶还是差了一点,达不到纯白的层次。”
  蒋卫文说道:“我觉得已经不错了,毕竟真正的宋代贡茶可不是那么复制的,不然的话,早就被人复制出来了。而且,你这点茶的手艺也没得说的,水痕过了这么久都没出现。”
  罗岳宁笑了笑,对于自己的茶艺,他还是有一些心得的,也没什么好谦虚的。
  “什么意思?”于为刚碰了碰孟子涛,好奇地问道。
  孟子涛说道:“那就是决定斗茶输赢的第二点了,除了汤花的颜色外,决定汤花的优劣的标准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刚才我说过,汤花要求色泽鲜白,‘淳淳光泽’,汤花均匀适中,民间称其为‘粥面粟纹’,意思就是说汤花要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并且像白色粟纹一样细碎均匀。”
  “汤花保持一段时间后就要散退,此时盏内沿就会出现一圈水痕,以先出现水痕者为负。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如果汤花泛起,不能咬盏,散逸较快,那么汤与盏相接的地方就会露出‘水痕’,称‘云脚涣乱’。”
  于为刚恍然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呢。”
  罗岳宁笑道:“小孟你对斗茶还真够熟悉的。”
  孟子涛摆了摆手:“哪里,我也只是纸上谈兵,真要让我操作,我肯定就傻眼了。”
  罗岳宁说道:“有这个基础,学起来也是事半功倍,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学?我教你。”
  孟子涛有些迟疑地说:“这个……我还没有想好。”
  蒋卫文说道:“小孟现在还有其它要学,如果他有兴趣,等他有了空闲时间再说吧。”
  罗岳宁点头道:“这到也是,学习这个也是为了休闲。小孟,如果将来你想学了,可以来找我。”
  “一定。”孟子涛答应下来,事实上,他对茶道的兴趣不大,暂时并没有学习的想法。
  接下来,罗岳宁把茶汤分了一下,让大家尝一下味道。
  茶刚入口,于为刚眼睛就亮了起来:“好茶,茶香浓郁,口感鲜爽,我就喜欢这样的味道。”
  孟子涛笑道:“既然喜欢,那你就跟着罗老师学习茶道吧。”
  于为刚连连点头道:“罗老师,我能不能跟您学习?”
  罗岳宁笑道:“当然没问题,只要你想学,我肯定会知无不言。”
  “太好了!”于为刚连忙向罗后宁表示感谢,并表示,赶明儿就去罗岳宁家(也在沪市)拜访。
  热闹了一会,于为刚说道:“对了,刚才那个问题,子涛你还没回答我呢。”
  孟子涛笑道:“这事你最好问罗老师,他比我熟悉多了。”
  “什么问题?”罗岳宁问道。
  于为刚说道:“我刚才问子涛,你这茶叶是不是蒸出来的。”
  罗岳宁点头道:“确实是蒸出来的,叫做‘蒸青’。以蒸汽杀青制造而成的绿茶。早在唐代就已开始生产,那时的蒸青绿茶是蒸青团饼茶。咱们国家这么制作茶叶少见了,东瀛那边常见。其实,东瀛的蒸青茶的制法就是咱们国家传过去,发展出来的。”
  于为刚说道:“嘿,这不算是墙里开花墙外香?”
  孟子涛说:“这也不算吧,相对来说,蒸青绿茶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
  于为刚说道:“但我比较喜欢喝蒸青茶,觉得合我的口味。”
  孟子涛笑道:“那是因为罗老师的茶叶不一般,可不是普通的蒸青茶。”
  罗岳宁说道:“也不算吧,只不过我是严格按照古书上记载的方法制作的。”
  蒋卫文哈哈一笑:“你就别谦虚了,你跟大家说说,你采茶时的要求.”
  罗岳宁呵呵一笑,说道:“其实我觉得这不算什么,只不过是天刚亮就得上山采茶,太阳一出来就得停采。这么做,是因为古人认为早上露水未干,茶芽肥润,若太阳出来,茶叶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汁内耗,茶叶受水后而不鲜明。”
  于为刚有些意外地说:“不是吧,在时间上就有这么高的讲究?”
  蒋卫文说道:“当然了,除了采茶,还有拣茶、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这六个步骤,刚才那团茶,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才制作而成的。”
  于为刚苦笑道:“这还真得有些麻烦啊,如果我想经常喝到这种茶怎么办?”
  孟子涛笑道:“当然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看到于为刚一脸苦笑,罗岳宁摆了摆手:“没事,有我呢,你一个人的茶叶,我这还是能供的出的。”
  于为刚连忙拱了拱手:“罗老师,实在是太感谢了,要多少钱,您直说。”
  罗岳宁笑道:“提什么钱不钱的,就是一个交流。而且你也先别谢我,如果你学的不好,我可会扣你的茶叶的。”
  于为刚拍着胸口保证道:“你放心,我这人只要下定了决心,肯定会努力学习。”
  罗岳宁笑道:“开个玩笑,茶道关键还是要自己的兴趣,热度维持几天就退了也不行。”
  于为刚信誓旦旦哪地说道:“罗老师,别的我就不说了,您看我的行动就行了。”
  大家闲聊了一会,罗岳宁因为有事,就收拾了一下茶具先告辞回去了。
  之后,元林也准备离开,走之前,他把孟子涛请到一边。
  “孟老师,我有件事情,想请您帮下嘛,不知道可不可以?”
  “什么事,请说。”
  元林说道:“是这样,咱们第一回见面的时候,我拿过来的一件元代龙泉窑的东西,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195章)
  孟子涛说:“有印象,怎么,你和那位卖家还有联系?”
  元林说:“是的,后来我去那边出差的时候,还从他那得到了几件玩意,还算不错。前天,他打电话给我,说是想把手里的东西都出了,我到是想要,但心里实在没有底,所以想请您帮忙去看看。”
  孟子涛问道:“在什么地方?”
  “在东南省的剑州,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过去?”说话的时候,元林心里多少有些忐忑,毕竟没有直达飞机,只能坐火车去,一来一回时间也不短,孟子涛拒绝也是十分正常的。
  孟子涛想了想,问道:“咱们什么时候去?”
  “如果您方便的话,咱们明天就能去。”
  “等我打个电话。”
  孟子涛给马星纬打了个电话,他先前答应过马星纬,要协调宋吉铭和李善东的矛盾,这种事情当然是越快越好,如果马星纬那边都准备好了,他肯定要尽快回去,元林这边如果等不及的话,只能推掉了。
  不过,马星纬告诉孟子涛,他那边还没准备好,还要等两天才行。
  既然如此,孟子涛又没有什么急事,去剑州逛一下也不错,就答应了元林的请求。
  元林见孟子涛答应,十分高兴,约好了时间,就跟大家告辞了。
  等元林走了,于为刚好奇地问道:“他找你什么事情啊?”
  孟子涛说:“他想让我去帮他去掌眼,我答应他了。”
  “什么时候?”
  “明天,去剑州。”
  “什么,要去剑州?”于为刚和蒋卫文都有些意外。
  孟子涛笑道:“反正我也没什么要紧事情,正好去剑州玩玩,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这也是静极思动了。”
  蒋卫文说道:“剑州那边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而且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甚多,确实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
  于为刚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我这边脱不开身啊,要不然的话,就跟你一起去玩玩了。”
  孟子涛笑道:“今后有的是机会。”
  接下来,孟子涛跟蒋卫文说了郑安志让他带的话,又坐了一会,就和于为刚一起告辞了。
  出了店铺走了一会,于为刚一拍大腿:“忘记买茶具了,咱们回去?”
  孟子涛说道:“你这个茶具又没必要是古玩,买一些合适的就行,而且蒋老那边不一定会有。”
  于为刚说:“既然这样,那咱们随便逛逛?哎,那边有一个碾子,我觉得挺合适的。”
  孟子涛指着于为刚指的地方看去:“什么不错,太大了,宋代茶碾‘贵小’,要求碾槽深而狭窄,碾轮要薄且锐,这样才能将茶聚集起来精准地碾压。另外,茶磨跟我们平时看到的磨豆浆面粉的石磨完全不同,对材质的要求极高,制作极其复杂。”
  于为刚摇了摇头:“没想到,要求还挺高的啊。”
  孟子涛说道:“要求当然高了,还有那个茶罗,它的底面要细腻、绷紧。蔡襄《茶录》载有,罗底要选用东川鹅溪画绢中特别细密的丝线,将之放入开水中揉洗,使它变的更加细密柔滑。像这样整套买下来,可不便宜。”(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