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春雷1979> 第225章 瓷胎竹编事

第225章 瓷胎竹编事

  上塘竹制厂。
  厂长办公室。
  曹天焦正坐在一旁,翘着二郎腿,喝着茶。
  他今天过来上塘看看老表李和平,顺道来厂里转转。毕竟他现在入了股,也是上塘竹制厂的股东了。
  虽然投得不多,就入了五千块钱,但小股东那也是股东!
  不过这会儿李和平没空招呼他,因为竹制厂第一车间的主任陈昌民,正在办公室里用他的座机打着长途电话。
  陈昌民是上塘竹制厂资格最老的大师傅,手上的竹编竹雕手艺活儿,那绝对是稳坐上塘竹制厂的第一把交椅。现如今厂里第二、第三车间的车间主任,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不管上塘竹制厂换了多少任厂长,陈昌民这个第一车间主任的位置就没动过。
  所以即便是后来竹制厂被李和平承包了,但他对陈昌民也仍是格外倚重和尊敬,人前人后,都像以前一样,称他一声:大师傅。
  这一次韩春雷从深圳发来的一千套瓷胎竹编订单,若不是有陈昌民这个老主任的关系在,李和平怕是再有能耐,也接不下来。
  ……
  “好,好,你放心吧,明天一早,我就让利民去火车站接三顺。人交给我,你就放心吧,行,那就先这样,我挂了,你也要多保重身体,老哥哥。”
  办公室里,陈昌民挂完长途电话,对李和平说道:“明天早上八点的火车到,到时候我让利民去火车站接人,他跟三顺认识。”
  “好嘞,这次真是多亏了大师傅您呐!”李和平听他讲完电话,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陈师傅电话里讲的老哥哥,正是他的老朋友,成都第三竹制厂的老师傅吴保国。
  吴保国是成都人,在成都第三竹制厂做了几十年的瓷胎竹编,除了带出一帮徒弟外,就连三个儿子也都跟他学了瓷胎竹编的手艺。
  他刚才电话里说的三顺,就是吴保国的小儿子吴三顺。
  接到韩春雷一千套瓷胎竹编的订单之后,李和平非常心动,总价三万的这么一笔订单,简直可以让他们上塘竹制厂年底给员工们发上一笔丰厚的奖金了。
  但偏偏他们厂没有制作瓷胎竹编的经验,就连厂宝级人物陈昌民师傅都不精于此道。
  所以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么大一笔订单,从自己眼前飞过。
  陈昌民听到这个事后,当即给李和平出了个主意,说他成都有个多年老友吴保国,是瓷胎竹编的老行家,几代的家传手艺,手下更是徒子徒孙一堆,也许可以找他帮个忙。
  于是陈昌民当晚就跟吴保国联系上了。
  吴保国表示可以帮这个忙,不过他有个条件,那就是帮他小儿子吴三顺和几个小徒弟,解决一下工作问题。
  因为成都几个竹制厂,但凡是有关瓷胎竹编方面的生产工作,都是吴保国的几个徒弟和两个儿子在车间负责。一个萝卜一个坑,竹制厂就那么几家,哪有那么多的位置给他们?
  说白了,就是产能过剩,竹制手艺又是年纪越大越吃香,所以年轻人的机会就更少了。
  吴保国接到远在浙江的老兄弟陈昌民,打来求助电话之后,顿时眼前一亮,甭管是劳务输出,还是手艺输出,可算是为孩子们找到一条出路了。
  而陈昌民把吴保国提的条件转达给李和平后,李和平一时拿不定主意,毕竟他只是想要一千套瓷胎竹编,做成这笔诱人的订单。
  但是突然给厂里塞进六七个人外省师傅,这绝不是他想要的。
  毕竟竹制厂承包下来没几个月,厂里之前遗留下来的老业务基本不行了,有些业务还是亏钱的,他大刀阔斧都砍掉了,而竹制茶具这条业务线开发没多久,虽然每月都有上升趋势,但绝对还没到大肆扩充产能的时候,相反,因为业务量没上去,所以厂里现在的产能是过剩的。
  但是承包的时候跟公社有协议,不允许他裁掉厂里现有工人,所以他每月的工资预算,都扣得死死,绝对不敢多花一块钱出去。
  现在为了这一千套瓷胎竹编的订单,冒然增加六七个人的开支预算,而且是每个月源源不断的支出,他是非常有顾虑的。
  他没有及时回复吴保国那边,而是立刻给远在深圳的韩春雷打了电话,跟他说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让他帮忙参谋参谋。
  谁知韩春雷听他讲完后,在电话哈哈笑了起来,说他当局者迷。
  韩春雷让他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现在深圳这边有人能一口气下一千套瓷胎竹编的订单,说明瓷胎竹编是一个有市场的商品。而且,瓷胎竹编做工精巧,工艺流程繁琐,说明这是一项有师傅传承,有门槛儿的手艺,一般小型竹制厂想要模仿是有难度的。上塘竹制厂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连浸淫竹制手艺的陈师傅都不精于此。
  在韩春雷看来,吴保国师傅提得反而不是条件,是生产力,是别人渴望而不可及的生产线。
  一条专门生产瓷胎竹编这种高级工艺品的生产线。
  吴三顺和其他成都师傅的加盟,虽然增加了上塘竹制厂每月的人事预算,但也给上塘厂增加了高级工艺品的生产能力,同时平添了一项产品核心竞争力。
  这种瞌睡有人送枕头的美事,韩春雷问李和平,为什么还要拒之门外?
  经韩春雷这么一提醒,李和平这才恍然大悟过来,果真是当局者迷。
  相比于韩春雷的目光长远,李和平顿觉自己目光短浅,小家子气。
  同样是看这一千套瓷胎竹编的订单,自己眼中只有一锤子买卖的利润,而韩春雷的眼里呢?看到的却是未来和发展。
  小老弟高明,李和平自愧不如啊!
  于是他听韩春雷的建议,同意了吴保国提出的条件。
  同时,他也提出,让吴三顺他们过来时,从成都先带十来套瓷胎竹编的样品过来,这是韩春雷那边需要的。
  韩春雷也需要稳住刘安知和他身后的金主爸爸香港人庄老板。
  至于剩下的九百九十套瓷胎竹编,上塘厂有现成的制作材料慈竹,半个月的时间足够吴三顺他们制作完成,并把货送到深圳了。
  李和平怎么都没想到,一次意外的订单,竟能给上塘厂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他相信,也许在未来几年,瓷胎竹编会成为他们上塘厂最有招牌影响力的竹制茶具之一!
  “等吴三顺师傅过来,就由他和成都来的师傅组成第四生产车间,专门负责瓷胎竹编的制作吧。”
  李和平说完,问陈昌民道:“大师傅,你觉得怎么样?”
  陈昌民点点头,道:“我看着事儿行,毕竟咱们厂生产的竹制茶具,产品单一,款式都是市面常见的,总要有点拿得出手,镇得住别人的玩意。”
  “好,那就这么定了!”
  李和平道:“明天上午,利民把人接回后,午饭就让厂里的食堂开个小灶,咱们单独请吴三顺和成都来的几位师傅们吃席,表示咱们的欢迎和重视!”
  他口中的利民,就是陈昌民的大徒弟,第二车间的主任张利民。
  陈昌民听完李和平的话,也是开怀一笑,毕竟这事是他张罗攒局的,李和平这厂长能够如此礼遇和重视吴三顺,他也脸上有光,在老友吴保国面前显得有面子。
  随即,他说了一声好,便先出了办公室。
  陈昌民走后,李和平才得闲下来,跟曹天焦招呼了一声:“表兄,怠慢了哈,刚才这顿把我忙的,不过这下算是踏实了。接下来,就是安排人亲自送十套瓷胎竹编样品去深圳给春雷了。”
  “嗯,咱俩有啥好外道的,你为厂里忙,我不也沾光吗?”曹天焦时时不忘自己是上塘厂股东这事。
  “对哦。”李和平说完,转身去给自己倒了杯茶。
  曹天焦犹豫了下,随后说道:“不过表弟,关于你刚才说的组建第四车间的事,我倒是有点自己的看法,你听听?”
  李和平闻言一笑,请道:“你也是厂里股东,有什么想法你就尽管说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