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暂时没有更新,聊几句闲话
最近可能有一个倦怠期,不是写作上,是生活上,感觉有点累。
发书至今将近六个月,说实话真的没试过这么长时间持续不间断的构思写作,而且还要在兼顾工作的情况下。业余的时间几乎被挤占一空,虽然也不是什么体力劳动吧,但是精神上始终绷着,难免有一点懈怠。所以想放弃一个月的全勤,给自己调整下。当然不是断更,更新保证每天都会有,毕竟我要保持住书页上那个连续多少天更新的标签。
调整的话,可能一天只有一更,状态好的话可能两更。我保证在八月十五号之前恢复正常每天两更,周末三更。这感觉就像是一个段子讲老头烦小孩在他家院子踢球,每天给孩子钱让他们来踢球,突然不给了,孩子们也不来了。当兴趣转变成工作或者不得不做的任务的时候,心态难免会有一点变化。
另外这一段剧情告一段落后,接下来描写的重心会放在江北,资料上也需要再梳理一下。虽然我的细节描写很粗暴,但是相应的背景还是很扎实的。顺便回应一下偶然看到某位书友的评论,说这个作者是个百度党,根本不懂这段历史,是在装大尾巴狼。
我承认我的确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没有达到学术的高度,肯定会有错误,但是也力求在背景的论述上不要犯太低级的错误,所以对相应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还是比较重视的,当然度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途径,当然可以说是一个百度党,但是这一段历史也真的懂一点,要不然搜都不知道搜什么。
开书之前,我也没想过要获得多大的关注,写到现在,褒贬都承受很多,偶尔有段时间玻璃心纠结的不得了,但是心态放好后再来看,或褒或贬都是一种关注,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我记得有一个评论说,看着跟一些妖艳货不一样,说实话因为这个评论沾沾自喜了很长时间。但是话说回来,一本书基调不同,思路不同,节奏不同,受众也不同,阅读感受当然不一样,很难有个标准评断好坏。
所以大家以后夸的话,直接冲我来,对准我,无论颜值还是文采,我都坦然接受。
关于政治上的妥协所造成的一些剧情毒点,应该是无可避免,以后可能还会有。
分享一个现象吧,就是社会福利问题,社会福利应该要好还是要坏?我们可以直观的认为社会福利越好,对底层民众自然越有利,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再想一下,社会福利的成本从哪里来?主力当然是税收了,一旦这个成本增加,买单的会是谁?当然是纳税的主体工薪阶级。
确实社会上有的人因为各种因素陷入贫困,需要社会福利来保障生活。但也不能否认,的确有一部分人因为懒惰陷入了贫穷。如果不工作就能获得生活保障,或者更加优越的生活,不考虑道德因素的话,会不会有越来越多人放弃工作?那么还要不要维持高福利?压榨那些勤劳,愿意工作的人血汗钱,去供养那些不肯工作的人?如果放弃了高福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又要怎么办?
还有慈善问题,要不要杀光富人把他们的财富平分?那么还有没有人敢于去奋斗成为富人?整个社会会不会一贫如洗?人们怯于去积累财富。不用强硬的手段,既保护私有财产又能鼓励富人做慈善,那就设立高额遗产税啊。现在国外不就有很多人通过捐献财产成立慈善基金会来避税,目的虽然不单纯,但确实也拿出一部分钱来做了啊。
要解决一团乱麻的问题,一刀切真的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世族既然在这个时代达到一个顶峰,也必然是有一些道理的。我们可以说东晋的门阀政治多黑暗,但是江北从刘渊开始,那就是一连串的暴兵流,大杀特杀。但是等到局势有所稳定的时候,怎么又出来一个五姓七家?怎么又出来一个关陇军门?生命力比江东这些高门还旺盛。虽然具体形式很不同,江东高门对皇权的反噬和钳制力度更大,但是生存方式比较类似。
这里插一句嘴,五姓七家虽然历史渊源很久,但是真正活跃崛起的时间,大部分还是在五胡之后,特别是北魏时期。哪怕是胡族暴兵流,在那个时代想要稳定局势,构架社会秩序,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借重高门的力量。如果主角在江东大开杀戒,过江之后他和那些胡虏相比,法理上、道义上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他只是五胡乱华之外再添一蛮而已。
有些书友举例刘裕,刘裕北伐,刘裕重创高门。但刘裕北伐是在篡位之前,之后刘宋才定下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所以中后期主角必然要塑造成一个军事强人,但其实也要有所让步。而且这些高门,说实话,也不怎么需要特意去对付或杀戮,他们很有可能自己玩死自己。
不说这些了,啰嗦了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我态度很诚恳。最近这段时间调整一下,休息一下,至于更新安排,就是前面说的那样。
另外,求下保底月票,给我补补血。。。
还忘了一点,一直记得的一件事,推本书《黄蒿之内》,很早就记着,老忘。。。明末的一本书,关于明末我了解的比较少啊,不过看开头作者确实很用心,有料,能让我这种外门感觉很厚重。蒿,念hao,不是gao。顺便再普及下我的书名,汉祚,zuo,不是汉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