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红楼之山海志> 第374章 只愁风断青衣渡(一)

第374章 只愁风断青衣渡(一)

  杨慎一坐在“慎思房”里,如同浑身坠在冰窟里。他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回想着此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试图找出蛛丝马迹来。
  这次春闱,去年冬月确定时间后,自己就众望所归地被推为主考官。只是副考官起了波澜。先是董惜文,结果这厮被李秀其一纸弹劾送回故里吃老米饭去了。他抢先推荐了叶志高,占住了这个坑,现在看来,这个位置不是什么好位置。旁边的叶志高脸色铁青,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会试考题外泄,身为主考官和副考官,都难咎其职,搞不好是要请辞归乡,前途全无。这如何叫才入阁不过两三月,正踌躇满志的叶志高心甘?
  杨慎一已经顾不得去安慰自己的这位同党,他现在只想找出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来。
  从确定会试日期,杨慎一就开始考虑出什么题目。他把四书五经都重读了一遍,有时候看到某一句,结合当前风谲云诡的朝局若有所感,会忍不住在上面用指甲划上几道印子。
  读了两三个月后,杨慎一心里有了十来个拟定题,他思前想后,把各种顾虑都想进去,最后拟定了“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和“忠信所以进德也。”这两个题目。
  前面暗誉了孝庙先皇,他与这一位君臣相得,齐心协力准备共创中兴盛世。只是壮志未酬,孝庙先皇就龙驭宾天,如何不叫人扼腕叹息。
  后一句表明自己的态度。杨慎一要做忠贞不二的忠臣,要将孝庙先皇的遗志继承下来,开创一个文治德化的大同盛世。
  这两个题目杨慎一虽然已经拟定,但他深藏在心里,一个字也没有落在纸上,出于口外。一直到了“慎思房”第五日上,他前思后想觉得妥当了,这才写下了这题目,当即收于信封里,再用印密封。到了开考之时,在与叶志高一起启封,叫书办抄录出去。
  可偏偏有人把题目泄露出去了!
  是谁呢?
  杨慎一继续思量着。能接触到这题目的,第一个就是身边坐着,魂不守舍的叶志高。他亲眼见到自己写下那题目,纳进信封里,然后一起在密封的火漆上用了印。只是他这十日里跟自己一样住在“慎身房”里,房门半步都出不去。
  通过亲随传递出去的?
  杨慎一、叶志高住在这慎身房,饭菜饮水都是外面递进来的,五谷轮回的方便则是去旁边那间侧屋,里面有抽水马桶,每日有人清扫一次。只是不管谁靠近慎身房,都是两人结伴,再由巡察督查旁边监督,出入都是四人以上,还定时轮换。收买一两位有可能,要想全部收买,是万万不可能的。
  思前想后,杨慎一依然没有想明白纰漏出在哪里,他唯一想明白的就是,会试题目泄露,本朝前所未有,就是前周数百年,也只是在混乱荒诞的年份出现过两次。不管如何,这口锅,自己跟叶志高必须要扛下来。
  “杨相、叶阁老,贡院的举子们已经疏散开了,都妥善安排了。还请两位回半山堂,监国已经候着我们,一起去太庙请罪。”
  周天霞在门口说道。过了一会,慎身房门开了,杨慎一出现在众人眼里。十几日不见,他骤然老了十几岁,鬓角已经全白,头顶上的头发已经是花白参杂。蕴藏在他身上的精气神,似乎被抽走了六分。
  杨慎一在众人的脸上扫过,尤其是刘玄脸上,停留了好一会,最后长叹一声道:“会试题目泄露,杨某人难咎其责,难咎其责!”说罢,两行浊泪缓缓地在脸上流淌着。
  宝庆公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带着全体内阁去了太庙,向神武帝和太祖皇帝请罪,然后一言不发又离开,回了西苑。
  但无声中的压力却重如泰山,内阁三位宰辅、四位阁老,每一个都如坐针毡。过了许久,周天霞开口了。
  “我与丘相去安抚应试举人,杜阁老,你协调京兆府,妥善安排这些举人们的吃住。汉王殿下,韦阁老,你们两位严加审讯舞弊举人,尽快查清案件,给天下一个交代。”
  此时,杨慎一开口了,他嘶哑着声音说道:“身为首辅,又为这次会试主考官,题目泄露,众多舞弊发生,杨某难咎其责,马上回家给监国上折子,请辞开缺一切职务,闭府在家待查。”
  叶志高抬起头来,艰难地说道:“叶某身为副考官,也难逃失职之责,马上给监国上折子,请辞开缺一切职务,在家待查。”
  半山堂里沉寂了一会,周天霞微微叹息道:“先只能这样了。杨相、叶阁老先封印回府,等事情查个水落石出,还了清白再说。”
  杨慎一坚持着站起身来,刚走了两步却脚下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幸好刘玄眼明手快,飞步上前搀住了他。
  杨慎一那双浑浊的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刘玄,干涩的嘴唇哆嗦了几下,最后苦笑一下,在刘玄的搀扶下,慢慢走出了半山堂。
  回到府里,刚到书房里坐下,听到消息的杨翯急匆匆地赶到,刚要开口,却被杨慎一挥手制止了。
  此时变得老态龙钟的杨慎一淡淡地说了句:“我毕竟只是文人,骨子里缺了一种狠劲啊。”
  然后叫杨翯自去休息,留他一人在书房里安静地待着。
  那些被抓的举人只是上堂一问,什么都倒了出来。
  所有的线索指向一个叫田三亩的人身上,却不想这位在京城街面上还是一位名人。据说他是前宰辅魏良弼第六房妾室的远房表哥,就凭借着这点亲戚关系,田三亩在京城里上下钻营,居然让他给趟出一条路来了。三省六部,没有他不熟的。
  地方上进京的官员,想在京察中得个优的,想挪个好位置的,想在户部顺利销账的,都可以去找他,十件事能给你办成五六件,在同行中也算是成功率比较高的。
  后来魏良弼告老还乡了,田三亩的行情一下子就下来了,上门求办事的越来越少了,可场面还得撑下去,田三亩慢慢地走了邪道,干起一些别人不敢干的事情。只是大家没有想到,他居然卷到这件惊天大案里来了。
  不过这厮早就见势不妙,溜之大吉了。不过再滑溜,也逃不离这法网恢恢。不过十日就在河东被缉捕归案,火速递交京师。过堂一问,居然牵出一条大鱼来,翰林院掌院学士吴之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