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拼搏年代> 第529章 陈年旧事

第529章 陈年旧事

  早上上班,刚跟去南边出差的宋娜打了个电话,吕冬就听到办公室门敲响,说了声请进之后,薛天拿着个档案袋进来,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吕冬翻着看了下,全都是简历,问道:“最新招聘的人手?”
  薛天说道:“业务部需要的人手,我初步面试了,有几个很不错,杜总不在,二次面试需要你把关。”
  “行。”吕冬正翻着看,突然见到个熟悉的名字,停了下来。
  薛天赶紧问道:“吕总,有问题。”
  吕冬翻出这份简历,上面写的名字叫赵莉,虽然没有相片,但再往下看,人有美国留学的经历,还在麦当劳太东大区工作过,跟孙莎那天带来的那个女的几乎一样。
  哪有这么凑巧的事!
  吕冬立即想起那个长着吊梢眉的大波浪,对薛天说道:“这个就算了,不合适。”
  初次面试里,这个是最合适的,薛天下意识想问,但忍住了。
  吕冬不会故意给下面的人留下偌大疑问,简单解释一句:“这女的跟孙莎关系不一般。”
  孙莎好多次跑到吕冬餐饮这边来找杜小兵,经常在总部这边的人都知道,薛天这个行政人事主管大部分时间都在大学城,当然了解的一清二楚。
  “明白。”薛天立即取回这份简历,单独放。
  吕冬翻了翻剩余的,说道:“别的都按正常程序走。”
  薛天收回其他简历,又说道:“吕总,上次你问的黄焖鸡的事,周末我回家,专门找我奶奶问了,我奶奶年纪大,很多事情记不清楚,我又跟周围的邻居打听过,回头我写一份报告给你?”
  “不用了。”吕冬指了下对面的椅子:“坐下说说。”
  薛天坐到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详细说道:“洛口镇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当年专门做炖鸡的老字号福全居,说是民国初年因为战乱逃难来到泉南,定居在洛口镇,为生计开了一家小饭铺,叫做福全居,这家人姓孟,主打的菜是黄焖鸡,所以又叫孟氏黄焖鸡,后来招了个姓杨的上门女婿,饭铺和收益就传给了女婿,渐渐的也就有人叫杨氏黄焖鸡。”
  听到这里,吕冬轻轻点头,这就与他印象里的对上了。
  薛天继续说道:“抗日战争胜利,打跑日本鬼子以后,这家饭铺规模扩大不少,在洛口镇还有周边有了名气,家里老的说,那时候王耀武下面的军官经常来福全居吃饭,点名就要黄焖鸡,所以名气也大了,有人说王耀武本人还来吃过。”
  王耀武在泉南也算赫赫有名,吕冬这种历史成绩很烂的都听说过,最有名的莫过于那句——打进泉南城,活捉王耀武。
  见吕冬听得认真,薛天说得也仔细:“就是那几年,福泉居名声大振,在泉南都有了名,不少人慕名过来,成了泉南餐饮的老字号。但到了五十年代,全国进行公私合营,福泉居就没了,有记忆的老人,说是跟好几家老字号饭店,一起并入到了公私合营的饭店里面。”
  吕冬问道:“合并哪一家了?”
  薛天摇摇头:“说是并入泉南市里了,具体哪一家就说不上来了,当时那种条件,都忙着讨生活,消息流动又差,很少有人关注,只知道福泉居撤了之后,那家人也离开洛口镇去泉南了。”
  吕冬点点头:“这么说不知道他们去哪了?”
  “这要专门找人打听,最好是老泉南人。”薛天说道:“我这边没有打听到,回头我再找人问问。”
  吕冬应道:“可以,我这边也找人问一下。”
  薛天刚要走,吕冬又说道:“辛苦了,这事先别跟其他人说。”
  “明白。”薛天应一句,见没有别的事,离开了办公室。
  吕冬打开电脑,通过互联网搜索一番,这年头互联网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具体到这种区域性特色产品的细节,暂时从网上查不到。
  实在找不到,就让产品研发部门的高明带人试做,这道菜本身并没有难度。
  但曾经单一菜品能在北方发展到那般大的规模,杨氏黄焖鸡的加盟模式和经营方式并没有特别的地方,甚至卫生服务之类的不提也罢,最关键的是快餐化的制作和大适合大众的口味。
  那时做黄焖鸡的店非常多,吕冬也吃过不少,就他个人来说,口味最好的还是杨氏。
  所以,能找到杨氏或者孟氏,就先找找,找不到再说别的。
  吕冬想了一下,老泉南人可能有了解,杜小兵家是老泉南人,但老杜正在外面开拓市场,整天忙得很,不至于去找他。
  再就是马明家里,他们家据说清末就在泉南了。
  吕冬干脆给马明打了个电话,马明那边听他一说,说中午来大学城找他吃饭,最近在洛庄汉墓吃工地的盒饭快吃吐了。
  这种事,吕冬当然一口应下来,提前让楼下吕氏火锅店留了桌。
  还不到十一点半,马明就骑着个摩托车过来了。
  吕冬带着他一起进了火锅店,店里给留的座位是个角落里的卡座,相对安静一些。
  马明虽然搞学术的,但跟吕冬认识的时间长了,也不跟吕冬客气,一口气要了一大堆肉菜。
  “最近工地上刚换了家盒饭供应商。”马明忍不住吐槽:“不知道是哪家领导的关系户,做的饭菜不是一般难吃,别说是我了,站岗的武警们都快受不了了。”
  吕冬笑着说道:“马哥,你寻摸个机会,在个领导面前抱怨几句,保证饭菜质量立马变好。”
  马明明白这话意思:“就你鬼点子多。”
  汤锅和菜陆续端上来,吕冬招呼道:“先别说这些了,赶紧吃会再说。”
  马明在吕冬面前,也没那么多穷讲究,端起盘子下肉:“吃了这么多火锅,你店里的味道,最合我胃口。”
  吕冬自吹自擂:“为啥我店里生意一直这么好,其实服务、卫生之类的都是次要的,关键还在于菜的质量、汤底和蘸料的味道,餐饮嘛,尤其这种大众类型,口味才是关键。”
  马明搅合着酱料:“这话我信。”
  从小到大,吃过的饭店不知道有多少,自家建立检测中心,内部质检标准比公共卫生标准还严格的,吕氏餐饮是他见过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
  这样的餐饮店做不起来,生意不好,那真是老天爷不开眼。
  吕冬没急于说事,等马明先吃饭,可能洛庄汉墓工地那边的餐饮最近真的很差,马明吃起肉来,都快要狼吞虎咽了。
  以前是县招待所给那边供应盒饭,县招待所还没自负盈亏,吃的是县财政,所以供应饭菜根本不用考虑成本。
  事情或许还能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比如人心。
  以前,洛庄汉墓正在发掘,青照想要把国宝留在县里,就地建立一个大型博物馆,以便组成文旅计划的一环,所以供应给那边的所有东西,全都是高标准。
  现在不一样了,洛庄汉墓博物馆批下来了,设计图纸也下来了,各种方案都制定好了……
  免不了出现这种情况,用得着的时候靠前,用不着了自然靠后。
  等到马明那边吃饭速度慢下来,吕冬这才说道:“我听马叔说,你们家很早就在泉南了。”
  “具体说不上来,反正很久了。”马明喝口水,说道:“要不我怎么对张宗昌那么感兴趣。”
  “你听没听过福泉居?”吕冬大致将事说了一遍。
  马明念叨着:“黄焖鸡?福泉居?好像在哪听到过,具体记不起来了,这些比起油旋,比起锅贴,比起便宜坊,名气小多了,要不我会有印象。”
  他解释道:“我研究过泉南的民俗,其中饮食文化属于很重要的一块。”
  吕冬说道:“可能当时有点名气,公私合营并了以后,就叫人忘干净了。”
  “如果是并入泉南其他老字号,倒也好说。”马明是个老泉南人:“现在泉南的餐饮老字号就那几个,泰丰楼,便宜坊,聚丰德,汇泉楼,燕喜堂,其他春江之类的,都是八十年代才创建的……”
  他吃口肉:“我找人给你问问,陈年旧事,可能需要些时间。”
  “行,我也不跟你客气。”吕冬端起水杯,跟马明的碰了碰:“也不着急,哪天你回去,顺便帮我问问就行。”
  马明在洛庄汉墓也属于管着一片的人,正带了个小组在做主墓室的维护工作,吕冬不可能因为这事,就让马明扔下手头的工作专门跑上一趟。
  两人没有喝酒,肉倒是吃了不少。
  马明又说道:“等我下次回泉南,专门帮你去问问。”
  吃过饭,吕冬让收银台记在他账上,本来想要让马明休息会,马明说工地那边还有很多工作,手底下大部分都是没经验的学生,离开时间太长不放心,骑着摩托车又走了。
  后面几天里,吕冬也把这事暂时扔到一边,陪着杜小兵的父亲,也就是杜大海,频繁跑吕家村。
  杜大海专门邀请了设计人员,因地制宜设计度假村,这也是关系到吕家村发展的一件大事。
  这天早上要去上班,胡春兰有事叫住了吕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