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世家子> 第53节

第53节

  一路上,顾玦还不遗余力向小伙伴吹侄子,“那小子的性子我最清楚,要不是有十足的把握,他才不会邀请我们过去。肯定是他又想出了什么好东西了,想想牙刷药膏和剔红漆器,那小子捣鼓出来的东西就没一个差劲的。等到了康郡,就让他带着我们好好赏一番康郡的美景。若是他做的不好,咱们就把他私藏的酒全部搬出来喝掉!”
  远在康郡的顾淮之突然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心下纳闷:这是谁在念叨我呢?
  顾淮之掐指一算,现在已是开春,想来小叔他们应该也快出发了吧?唉,小叔一向不靠谱,这次来康郡,可得让他多帮自己干点活,宣传工作就交给他吧!
  正在跟小伙伴吹嘘的顾玦顿时打了个喷嚏,冷静地给自己加了件衣裳,继续跟小伙伴讨论坑侄子酒的一百种办法。
  第97章 康郡府城
  顾玦和徐晰等人到康郡时,顾淮之亲自到城门口迎接他们。一年未见,顾玦半点没跟顾淮之客气,上下打量顾淮之一番,颇为嫌弃道:“怎的瘦了?就这能把郡守饿瘦的地儿,你还好意思让我过来?”
  顾淮之心里好气啊,面上还得保持微笑,直接无视了顾玦,同其他人见了礼后,这才转头看向顾玦,道:“你们一路辛苦,我已让府中已经备好酒席和房屋,有什么话去家里再说吧。”
  顾玦点点头,吊儿郎当地一把搂住徐晰的脖子,将他拖到顾淮之面前,“喏,你二舅子来了。你小子自己瘦了我懒得说,要是把你媳妇儿也给饿瘦了,看你二舅子怎么收拾你!”
  顾淮之:……
  这坑侄子的小叔怕是不能要了!
  徐晰对顾淮之的态度一向不错,主要是顾淮之送他的酒太香了,吃人嘴软,顾淮之也是同辈中出了名的天才,徐晰倒没有什么家里白菜被猪拱了的憋屈感,是徐家三兄弟中对顾淮之最温和的一位。听着顾玦故意挑事儿,徐晰眉头一挑,顺势对顾淮之笑道:“那你可得当心了,要是我妹妹瘦了,我一定将你府上的神仙酿都喝光!”
  提到神仙酿,其他名士可不不继续看热闹了,赶紧跳出来分赃,“徐二你可真贪心,竟然想独占神仙酿!年纪不大,想得倒美。”
  顾淮之瞧着眼前这一帮没个正行的家伙,只觉得比引导底下县令改变思维努力创新更让人头疼。一个顾玦的杀伤力已经够大了,现在来了六个名士,顾淮之还真怕他们内部掉链子掐起来。
  对此,上了马车后,顾淮之忍不住暗示了顾玦一番,“小叔,我请你们过来赏景,主要是想让你们兴致大发写点诗文,多夸夸康郡,吸引更多的人过来。你不会故意挑刺吧?”
  “知道了,就你事儿多!”顾玦翻了个白眼,嘴上更加不饶人,“就这破地方,要不是你是我亲侄子,我哪会过来!要是这里没有你信上说的那么好,我也没法睁眼说瞎话,还有这么多人在,我不要面子的?”
  顾淮之心说你还有什么面子可言,早就让你自己折腾光了。不过看着顾玦略显疲惫的神色,顾淮之还是咽下了这句吐槽。顾玦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是大实话。这年头又没有高铁飞机,连马路都没有,出趟远门,那真是要脱层皮。以顾玦的性子,要不是邀请他过来的人是顾淮之,顾玦还真不会搭理。
  车内沉默了一瞬,顾玦闭着眼,突然又问道:“燮儿可还好?当初你坚持要把燮儿带过来,家里人都惦记着呢。你黑了瘦了我不管,燮儿要是跟着你吃了苦,看我不拿着大棒子收拾你一顿!”
  顾淮之蓦然发现,自从顾燮小朋友出生后,自己在家里的地位那叫一个直线下降。想当年他也是顾玄心里的好孙子,顾玦面前的可心侄子,怎的现在就没一个人关心他了呢?
  这遭遇,真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马车一路平稳地驶进顾府,徐清漪早就准备好了酒宴。顾玦一行人带的东西不少,还带了不少护卫,六个人的护卫和下人加起来都将近五百。徐清漪早有准备,将人安排得妥妥当当。府上一下来了这么多客人,下人却井然有条,不见半分慌乱。顾玦等人看了都暗自点头,更有人直接夸道:“徐氏女德行兼备为人夸耀,如今看来,当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一句话夸了两家人,这名士也是很会说话了。
  顾玦只想看侄孙,连声催着顾淮之把顾燮抱出来。小家伙在冬天养了一身膘,圆滚滚的三头身,看着比出京时还圆润了不少,骤然见到这么多人也不慌,拱起来两只爪爪对着众人行了晚辈礼,之后便仰着头,冲着顾玦甜甜一笑,叫了一声,“叔爷爷,燮儿好想你啊!”
  顾玦不由惊讶,顺手抱起小家伙,捏了捏他肉嘟嘟的脸蛋儿,觉得手感不错,又忍不住再多捏了几下。见小家伙微微皱眉,顾玦立即问他,“你还记得我?”
  “当然记得!”顾燮骄傲地挺起小胸脯,“以前在家的时候,叔爷爷经常带着我玩!还有灼华姑姑和泽之叔叔也天天陪我玩。”
  这话没毛病,顾家就属顾玦最闲,其他人都要去当值。顾玦本身就是小孩子脾气,自然而然就成了顾家的孩子王。年纪小的孩子跟顾玦还真不是一般的亲热。
  让顾玦惊讶的是顾燮小小年纪竟然还将京里的事儿记得这么清楚,这记忆力,不得了啊。
  顾玦忍不住看向顾淮之,乐道:“这孩子的记性倒是随了你,过两年开蒙不用愁。”
  老头子也不用天天在家忧虑顾淮之没有养孩子的经验,把好好的重孙给养瘸了。
  说到这个,顾淮之也不由自豪。顾燮是真的机灵,学什么都快,记性绝佳。顾淮之晚上跟他讲故事,第二天他还能复述个大概。这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完全甩同龄人好几条街。由不得顾淮之这个当爹的不骄傲。
  他的崽,就是这么聪明!
  徐晰也挺为妹妹高兴,嫡长子越出色,妹子地位越稳。小外甥这么聪明伶俐,他这个当舅舅的也深感自豪。
  这孩子身上也流了一半徐家的血呢。
  才三岁的顾燮小朋友被一帮名士大佬一起夸,以这些人的身份地位,等他们回了京城,京城里又得多一位神童传言了。相比他爹六岁嘴炮林郡守才出名,在出名要趁早这一方面,顾燮小朋友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
  顾玦等人休息了一天,接着便满血复活跑过来找顾淮之,问他康郡的特别玩意儿是什么?
  然后,顾淮之就领着他们来到了城内的驰道出发站。
  看着面前长长的轨道,顾玦等人都是懵逼的,这是啥玩意儿?没见过啊!
  等到马夫将马车赶过来后,几人的表情更加迷茫。这种木头铺的轨道,马车能走吗?
  事实告诉他们,能!
  顾淮之吩咐车夫稍微把速度放慢点,慢慢在城内转一转。
  这种新式的出行方式立即勾起了大伙儿的好奇心,一路上走马观花参观了一番康郡府城的风光,大家心里都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儿。
  徐晰眼神最好,一眼看出城内最大的优点,“城内十分干净,一路走来,路上并无任何秽物。就算是贫民住的那一片,也干干净净的,竟是比京中的贫民区还干净。你倒是有办法,竟然连贫民都教化成功了。”
  贫民一天天为生计发愁奔波,能维持一家的嚼用就不错了,哪还有心思关注卫生问题?
  顾淮之微微一笑,没有答话。这也是之前几个月大施工的功劳,修路这么大的工程量,顾淮之都把主意打到山民头上了,城内的丁壮自然也全面出动了。当然,因为顾淮之给的好待遇,他们心里没有任何不情愿,反而美滋滋的。就连治安都好了不少——小混混们也都跑去工地干活凭本事挣钱去了,偷鸡摸狗的事儿自然就少了。别说小混混了,府城现在连乞丐都没了,全都跑去工地上干活攒钱去了。几个月下来,他们攒下的工钱也不少,顾淮之又安排人给他们在府城附近的村落落户,让他们去开荒,告诉他们,开出的荒地以后就是他们的。
  这话极大刺激了他们的干劲儿,农业社会,土地就是农民的命,现在顾淮之给他们分了土地,他们简直想给顾淮之立块长生牌位。
  顾玦虽然不出仕,但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之下,对官场有着敏锐的直觉。见了府城的景象后,立即拍了顾淮之后脑勺一巴掌,乐道:“行啊你小子,一年不到能把府城改成这样,别说同辈人了,就是现如今那帮老狐狸也没几个能做到的。到了今年年底,各州刺史向朝廷递折子邀功时,再让老头儿给你扬扬名,趁早干出点名堂好回京。”
  顾玦还是觉得哪儿都不如京城好,毕竟是天子脚下,和康郡这破地方完全不是一个等级。顾玦都觉得让顾淮之在这儿待上好几年那绝对是委屈了顾淮之。
  顾淮之自己倒没觉得不习惯,这人吧,拥有了足够的物质条件后就会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顾淮之的衣食住行已经是这个时代的顶级水平了,上辈子也生在富贵之家,钱对他来说,真的就只是个数字。康郡虽然穷,但那种带着贫民脱贫致富,改造城市搞简单基建的满足感,却是顾淮之以往从未有过的体验。
  这样的心情,顾玦显然是无法理解的,他的理由也很强大,“再过几年,燮儿也要开蒙了。康郡这地儿一无名家大儒,二没世家。你要是敢耽误了燮儿,老头儿得气的亲自跑过来抽你一顿,再把燮儿带回京城亲自教养!”
  世家子也要相互交流维持人脉的,打小培养的交情更可靠。顾淮之当年纯属是被战乱耽误了,只能在顾家的坞堡里待着,没怎么和同龄的世家子来往。所以现在顾淮之和其他世家之间的感情并没那么紧密,也就和徐王两家姻亲的感情好点,至于其他的,还处于我背过谱系知道你这号人的状态。
  也就是顾淮之本人足够给力,靠自己的本事闯出了偌大的名声。不然的话,回京后其他世家子抱团排挤他一下,暗戳戳给他出点难题,也得浪费他不少时间去打通这些人脉。
  现如今天下已定,顾玄当然不会让顾燮像顾淮之当年一样,脱离同龄世家子圈子。
  顾淮之也很无奈,让他把儿子送去京城好几年见不着那肯定是不行的。不过顾玦的顾虑也有道理,为人父母者,总想你把孩子的路铺得再平一些。顾淮之也只能给自己打气,让自己加快进度,争取三年内让康郡彻底安宁下来,脱贫工作刻不容缓。
  当然,对于京城的动态,顾淮之也不会放过,正巧顾玦过来游玩,现成的万事通,顾淮之哪会跟他客气,直接就问了。
  顾玦的回答也让顾淮之挑了挑眉,“大事儿倒没有,不过郑家那小子,还真是个狠角色,收拾起人来手段那叫一个厉害,上一刻还在和人笑眯眯聊天,下一刻就能把人送进大理寺。你们这一代,人才还真不少。对了,我出京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其妙就开始和范家掐上了,也不知道谁能掐赢?”
  顾淮之心说郑文襄这哪是莫名其妙掐上了范家,分明是谋划多年,终于要向范家报当年陷害郑家的仇了。
  并且,顾淮之还早就知道了结局,根本不担心郑文襄会被范家按下去。不过,范婷之前不是说,在她的上辈子,她嫁给了郑文襄好几年后,郑文襄才对范家动手的吗,怎么现在还提前了?
  第98章 变化
  郑文襄为什么突然提前对范家动手,顾淮之也不知道,但顾淮之深知郑文襄必然是有了必胜把握才会选择这时候出手。整个郑氏嫡系就剩他一个,家族的污名必须由他洗刷,身负这么大的责任,郑文襄绝不可能草率复仇。
  顾玦对郑文襄并没太多关注,他又不混官场,要不是顾淮之平日里和郑文襄颇有交情,顾玦估计都想不起来郑文襄到底是哪位。
  最吸引顾玦的,还是顾淮之做出的这个驰道。
  对于新事物,人都有好奇心。以顾玦的眼光,自然能看出,驰道的作用,绝不仅如此。
  驰道的出现,极大缩短了赶路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如同现在,府城酒楼中就能有离府城上百里远的安顺县才有的新鲜蕨菜,若是往年,酒楼里只有别地儿的干菜,想要吃新鲜的?不好意思,您自个儿去当地吃吧。
  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最重要的是,已经有商户看到了这驰道的巨大作用,这可是他们运货的神器啊!
  这就要夸一波顾淮之的安排了,驰道的标准是按照官道来的,也就是说,这一路上都有驿站,驿站里备好了换乘的马匹和士兵,大大的提高了运货途中的安全性。这么平坦的道,马也跑得快,一站一站停,有具体的歇脚处,那可比带着一堆货物出门结果碰上劫道的山匪强多了。
  当然,这路费也不便宜。对此,顾淮之理直气壮得很,官府修路不要钱的吗?后续维护费也得算上,想走驰道,高速费交来!
  原本陈县令心里还有点慌,毕竟顾淮之定的过路费是真不便宜。相对于之前收的商税,这过路费算下来可都是商税的好几倍了。更过分的是,顾淮之还特别精明的表示,过路费是过路费,商税是商税。这税费……陈县令都担心商贾们会一怒之下全体撂挑子不理顾淮之。
  然而让陈县令困惑的是,商贾们不但不反对,反而全都喜滋滋地捧着银子过来交过路费,看着驰道的眼神就跟看金元宝似的。
  陈县令简直要怀疑,到底谁才是商贾?不都说商人重利,精明又能算计吗?为什么这些商人就跟脑子进水似的一股溜往外送银子呢?
  顾淮之倒不意外,成功的商人本就具有超前的眼光。商人们看重的是驰道给他们提供的持续价值。现在还是逐渐打通康郡郡内各县的路,等到日后打通了全齐朝境内的路,那他们商人的盛世就要来了。想想吧,赶路的时间变短后,原本放不了多久的东西也能远销各地,他们在各地来回运货的次数也能变多,节约了时间成本后,生意次数多了,进账自然要多上不少。
  相比之下,那些多出来的过路费,真的只能算是九牛一毛。更何况,这可是官道,有朝廷做保,他们运货路上也不用胆战心惊地怕碰上劫匪了。天知道持续了两百多年的乱世给了商人们多大的打击。乱世乱世,流民多,土匪多,他们这些运货的商户,在这些流民土匪眼中就是大肥羊,不抢一把都不好意思管自己叫乱民。
  除此之外,还有朝廷军队抢东西。人都是要吃饭的,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但动辄几十万大军,粮草未必管够。乱世官兵又不是我种花家的子弟-兵,军纪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那两百多年,官兵没少干当街抢老百姓东西的事儿。零散的老百姓都被抢了,带着丰富物资的商队能不被抢?被抢还算幸运,更多的是杀人越货,连命都丢了,还有的直接就被强行征进军中,也不管这人之前到底上没上过战场,往他手里塞一把不咋滴的武器,赶着他们冲在最前面,纯属让他们去送死,榨干他们最后一丝价值。
  可以说,这两百多年的乱世,逼死了将近八成的商贾,留下来的,都是些强悍的角色。这样的人,不缺对商机的敏锐力。
  说实话,顾淮之最开始都没想到这一层。后来看到商户们这么激动的模样,顾淮之才突然想明白了各种缘由。也不由感叹,只有从乱世中走过来的人,才明白安稳日子的可贵。
  感叹归感叹,顾淮之商人本性发作,都在琢磨着让康郡商人捐款修驰道的事儿了。反正修了驰道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也能缓解朝廷财政的压力,双赢的事儿,还是可以商谈的嘛。
  顾淮之也没瞒着顾玦,叔侄两一边赏景一边闲聊,顾淮之顺嘴就把自己接下来的打算告诉了顾玦。
  “这一手借鸡生蛋可真漂亮!”绕是顾玦再狂狷,也不得不赞叹一句顾淮之的手段之高。把人算计得明明白白,还让对方对他感恩戴德,一分银子没出,名声政绩全都倒手。
  这才到哪儿呢?顾淮之轻笑一声,继续说道:“到时候再让人告诉他们,捐款前三名可以免除三到五年的过路费,并且还能得到我亲题的牌匾一块,如何?”
  咝——顾玦倒抽一口冷气,惊疑不定地看着顾淮之,目光十分复杂,“你这脑子,莫不是陶朱公投的胎?这么多商人绑在一起都算不过你一个,真惨。”
  “小叔此言差矣,这怎么能算惨呢?”顾淮之老神在在地开口,‘“谁家惨起来是这么惨的?他们捐了款,得了名又能多挣银子,这样名利双收的好事,他们感谢我还来不及。哪里能称的上一个惨字?”
  顾玦无语,行吧,你小子手段高你说了算。话说这个操作好熟悉,当初那批家人闹出事儿来的新科进士们也是这样被顾淮之卖了还对他感激涕零的,现在都兢兢业业地蹲在山沟沟里教化孩童呢!
  好在这小子是顾家的,要是别家的,老头子该睡不着觉了。看看冯克己,多厉害一老头儿,连着在这小子手上吃了好几回憋,现在正在家里痛骂冯适来着。惨啊。
  顾淮之一见顾玦这样就知道他又在心里腹诽自己,不由微微撇嘴,这就奸诈了?我还没说到时候可以全国招标收捐款修路呢,前几名朝廷来给他们扬扬名,准保一帮人抢名额抢得打成狗头。
  花别人的钱给自己修路,真爽!
  别说,康郡已经有脑子灵活的商人开始涉足快递行业了。有些人家闺女嫁得远的,想给闺女带点东西又抽不开身的,就能花点钱给这些车队,让他们帮着带过去。当然,这只是车队进账的小头,大头还是各大商户的大笔生意。商户们的销路越广,需求的人手也就越多,于是便有人另辟蹊径,开了一家名为心安镖局的代寄店。让顾淮之都惊讶了一回。
  这就是古代版的简易快递啊!
  震惊之下,顾淮之还让人提点了一下那位心安代寄店的当家,说不如走群众路线,将店做成连锁店,以后康郡全郡都修了驰道后,就可以在各县开分店,将寄去同一个县的包袱放在一块儿,每个驿站点都安排人收包裹,再往镇上走,以此类推。
  那当家还挺有魄力,觉得这办法可行后,还同安顺县驿站的驿丞达成了合作关系。没办法,现如今大多数人不识字,驿丞正好可以帮忙按地址分一下包袱,除去给驿丞的报酬外,也给驿站交保管费。双方白纸黑字写得明白,顾淮之也想看看这种模式能不能行得通,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看看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
  还真别说,这心安代寄店的生意还行,几个月下来,名声已经打出去,生意越来越好。老百姓有寄衣裳的,也有寄信的,还有寄米粮的……热闹得很。
  积少成多,算下来倒也没亏钱。
  这样便捷的生活方式,引得顾玦等人啧啧称奇,心道哪怕这康郡山水不佳,见识过这样新奇的物事,也不虚此行。
  原来,生活还能这么过。
  这是无数康郡百姓的心声。
  自从驰道修好后,陈县令的嘴角就一直没下来过。天知道这条驰道让他们安顺县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安顺县三面环山,是康郡出了名的贫瘠之地,当地百姓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望。结果就这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官府给分了田地不说,还给修了驰道,打通了他们和府城之间的商道。现在,安顺县百姓一天起床后,大人先去忙田地的活,再进山摘些果子,还有些心灵手巧的姑娘自己编些花篮,都能通过这驰道去府城换钱。
  就连小孩子都不胡闹了,进山拾掇点柴火,或者掏几个鸟窝,水性好的下河逮条鱼,攒一攒也是一笔进项。卖来的银钱,或许可以换一根他们期盼了许久的糖葫芦。更多的是被他们的父母好好收着,说是村里来了教书先生,得把银子攒着,等他们再大点,就把他们送去教书先生那儿,让他们念书。府君大人说了,现在朝廷用什么科举取士,只要读好书,长大后通过了考试,就能当官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