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明末之力挽狂澜> 第一百七十一章墨菲定律

第一百七十一章墨菲定律

  蒙古大草原上,西拉木伦河岸,粼粼波光前面,皇太极骑在马上,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人在后面紧紧相随,在皇太极面前的,则是各个被皇太极所收服的蒙古部落的首领。
  土默特部,科尔沁部,扎鲁特部、巴林部、奈曼部等各个蒙古部落的首领,每一个人在各自的部落都是说一不二,跺跺脚地面也要颤三颤的人物,如今面对皇太极,却都是谦卑地低下了头,眼睛看着地面,温顺的宛若刚出生的羔羊一般。
  皇太极开口说道:“诸位台吉,林丹汗胡作非为,倒行逆施,本汗不得不亲率精兵,讨伐无道,你们帐下的健儿们,可曾都到齐了吗?”
  科尔沁部首领乌克善上前说道:“启禀大汗,我等皆已召集本部精锐人马来此,随时听候大汗吩咐!”
  皇太极哈哈大笑:“好,好,本汗便来看看我帐下好儿郎罢。”说罢,催马前行,一众大臣及蒙古首领们皆紧随其后。
  皇太极走到前面,只见蒙古包密密麻麻,一望无际,蒙古包前,十万马上健儿静静而立,马刀闪闪,沉默如山。
  皇太极豪兴大发,回首左右:“今次本汗定要毕其功于一役,征讨察哈尔部,击杀林丹汗此獠,诸位可愿助我?”身后蒙古诸部首领异口同声道:“谨遵大汗号令!”皇太极闻言哈哈大笑,笑声在草原上传送得很远,很远。
  此刻在大明,五省总督陈奇瑜也是一样的意气风发,他与郧阳巡抚卢象升商议后,兵合一处,联合湖广,河南巡抚一道,围剿农民军,高迎祥见敌军来势汹汹,慌乱之下,一时不察,误入绝境,与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部,被官军围困于陕西安康附近的车厢峡。
  车厢峡四面皆是悬崖峭壁,又细又长,只有两侧有出口,陈奇瑜派兵把守住峡谷两端出口,顿时便把农民军四万余人,死死困在此地。
  高迎祥等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峡谷两侧出口十分狭窄,不利大军战斗,官军只需少量部队,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高迎祥的霉运还不止于此,屋漏偏逢连夜雨,峡谷内天天下雨,阴雨靡靡,连弓箭的弓弦都给泡烂了,峡谷内什么粮食也没有,官军居高临下,频频投石袭击,连日下雨又导致山洪暴发,不少士卒死于洪水之中,农民军一时陷入了绝境。
  陈奇瑜眼看剿匪即将大功告成,心中得意,急忙书写奏章,向崇祯皇帝报捷,西北匪患,似乎就此即可一举而定。
  赵无忌得知陈奇瑜将李自成等人围困在车厢峡中时,已经是十天之后了,听闻这个消息后,赵无忌并未像其他人一样,喜形于色,因为他记得,历史上,高迎祥等人最终还是脱逃了。
  历史上,高迎祥等人,以重金贿赂了陈奇瑜周围的侍臣,不知他们是如何游说的,总之最终成功说服陈奇瑜,接受了农民军的投降。
  而投降的农民军,当他们走出车厢峡的时候,立刻便杀官造反,再度举起叛旗,击溃贺人龙所部,逃出生天。
  赵无忌觉得大明历史上这些官员和武将,有时极为精明,有时便会蠢笨如猪,据说张献忠的一生中,假投降达到几十次之多,有时第一天投降,第二天便会叛乱,按理说再笨的人,也不会总是踏入到同一个陷阱中,但是几乎所有的大明官员,都会反复接受农民军的投降,不论对方想投降的心思,是真是假。
  夏允彝见到赵无忌的神色,讶异地问道:“陈大人将流匪围困在车厢峡,乃是难得的捷报,此番逆贼必然授首,我西北匪患终于平定,为何不见大人脸上有欣喜之色?”
  赵无忌叹了一口气,说道:“世事难料,此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夏允彝听得赵无忌话中有话,若有所思,却也不便追问,就转移话题说道:“有赖于大人兴修水利,浇灌田地,今年想必我神木县,定是个丰收之年。”
  赵无忌点点头,不知为何,心中却总有一丝丝不安,他想了半响,说道:“历年每到秋收之时,多有贼人窥探在旁,意图劫掠百姓,为稳妥计,传令下去,今年秋收,尽量提前收割,收获之时,乡勇停止训练,全部去帮助百姓收获庄稼。”
  夏允彝说道:“大人可是担心高迎祥等逆贼吗?”
  赵无忌摇了摇头:“不光是流贼,林丹汗也不可不防,前年林丹汗不就是在秋收之时,侵袭我大明边境的吗?蒙古那边天灾也严重,林丹汗目前缺粮,不排除他狗急跳墙的可能,凡事还是小心为上。”夏允彝听了,领命而去,前去安排诸项事宜。
  在欧洲,有条俚语,叫做墨菲定律,大意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举例来说,一面涂满了果酱的面包片,一旦从桌子上掉落,那它总是有果酱的那一面先着地。
  第一个倒霉的是陈奇瑜,不知是农民军的说客厉害,还是收了农民军贿赂的陈奇瑜身边侍臣厉害,又或是陈奇瑜当时吃了猪油蒙了心,总之,五省总督陈奇瑜在胜利在望的时候,接受了农民军的投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农民军离开绝境车厢峡后,立刻杀掉了陈奇瑜派去的安抚官,再度扯旗造反,击溃贺人龙,张天礼所部,向宝鸡方向杀去。
  陈奇瑜捶胸顿足,可惜悔之晚矣,向崇祯报捷的奏章已在路上,料想中的大捷却变成了放虎归山,陈奇瑜慌乱之下,再出昏招,他把招抚失败的原因推到了手下官员头上,向崇祯上奏,弹劾手下官员没有安抚好流贼,以至于流贼抚而复叛,致使他的招抚大计毁于一旦。
  崇祯收到奏折,顿时大怒,下令严惩陈奇瑜弹劾的那几名下级官吏,同时又令陈奇瑜速速追击流贼,务必要将这些反复叛变的贼人们一网打尽。
  陈奇瑜此举虽然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却使得手下众人从此开始与他离心离德,人人自危,而被他弹劾的几名官吏也纷纷上书喊冤,弹劾陈奇瑜收受贿赂,放跑流贼,而自绝境脱身后,农民军也变得谨慎许多,一路上的城池,能打就打,不能打便绕路而行,朝廷的重兵只能在后面徒呼奈何,追赶不上,内忧外患,弄得陈奇瑜一时也是焦头烂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