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3章 张彩的毒谋
“公公应该寻求面圣途径,若实在不行,可制造一些机会,诸如陛下在公开场合亮相时装作无意中偶遇,或者邀请陛下出席专为他准备的娱兴节目!”
张彩揣测完身边这帮同僚的心思,主动建言。
“咳咳!”
焦芳捂嘴咳嗽几声,似乎是在提醒张彩,你身为吏部侍郎,不应该出如此阴损的主意,简直是给朝臣抹黑。
张彩却完全不在意,继续说道:“陛下如今居豹房不出,沉迷逸乐,若一味寻求正面途径,或许一年半载都难以如愿,想朝中诸臣用了几个月时间,方才借助公公之手跟陛下正面接触,却因陛下一意孤行而令朝议半途而止,若公公可充分利用陛下身边人,定可找到机会……”
刘瑾看着张彩,微微颔首。
虽然这主意不是那么出彩,甚至跟孙聪和张文冕的意见都有一定差距,但入耳后心里总算舒服了些。
毕竟张彩是真心实意为自己想办法。
其实刘瑾已经感觉出来了,自打沈溪在朝堂上攻击过他后,不但朱厚照跟他疏远,就连那些被冠以阉党中人的大臣,如今也表现得若即若离,他明白这些人不想在他这条船上陷得太深。
刘瑾之所以趁着刘玑家中婚宴,找这些人来商议事情,就是想趁机试探一下,看看他们是否跟自己一条心。
现在经过测试,刘瑾发现除了张彩用心帮自己出主意,其余几个都在装糊涂。
刘瑾没有出言揭破,他抚着光洁的下巴,沉吟了一下,说道:“沈家小子撰写的请辞奏疏已递交到宫里,咱家现在想问一下,若是不经陛下,是否可在司礼监朱批后,通过吏部衙门让其就此滚蛋?”
张彩又看了焦芳和刘宇一眼,二人同样无所表示,有些急了,拱手道:“公公,虽然照理说,兵部尚书必须由陛下钦点和斥退,但现在陛下不管事,其实公公可以和内阁协调一下,完成票拟、朱批的步奏……如此陛下不得不有所表示……”
刘瑾皱眉:“有咱家朱批还不行么?想让谢于乔票拟同意,怕是千难万难吧?”
张彩笑道:“内阁并非只有谢尚书一人,不是还有焦中堂么?”
“嗯?”
刘瑾侧目打量焦芳,好像受到启发……如果把沈溪请辞的奏本,交由焦芳做出票拟,再由他来朱批,整个流程合理合法,到时候让吏部执行,沈溪就不得不离朝。如此一来,无论这件事是否由朱厚照钦定,也无从指责。
刘瑾皱着眉头问道:“如此事被陛下获悉,岂非对咱家更为着恼?”
张彩正要说什么,感到地位受威胁的刘宇忍不住插话:“无论陛下是否迁怒于公公,至少沈之厚离朝十拿九稳,毕竟整个流程都在大明典章制度规范内……公公舍弃一些眼前利益,却可将沈之厚扳倒,未尝不是笔划算的买卖……”
“嗯。”
刘瑾点了点头,虽然他已准备答应下来,但心底还是有不少顾虑,于是又看向焦芳,问道:“不知焦大学士如何看待这件事?”
焦芳面色不善,感觉自己是在助纣为虐,当下皱着眉头道:“沈之厚虽年轻气盛,但总归在先皇时便得器重,在地方任职时表现突出,屡次解决边患,如今他打理兵部井井有条,外夷为之慑服,如此便让他离朝,是否有些可惜了?”
一句话,让在场人心里发怵。
显然焦芳倾向于支持沈溪继续当兵部尚书。
刘瑾不悦地问道:“焦大学士,你不会是想让姓沈的小子继续留在兵部,跟咱家为敌吧?”
“对啊,焦中堂。”
张彩趁机质问,“姓沈的小子就算有几分本事,但他当日在朝堂上攻击公公,也将吾等也归在所谓的阉党之列,他在朝的话对你我都没什么好处。”
“嗯,嗯!”
刘玑和刘宇跟着点头附和。
就算他们跟沈溪没有过节,但始终知道自己是刘瑾派系的人,也就是正统文官口诛笔伐的阉党。
他们跟刘瑾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处于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状态,现在不得不为刘瑾着想,先把跟阉党斗得最凶的那个人打压下去,如此一来可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让朝中人不敢随便拿阉党说事。
张彩道:“这件事,既然焦大学士不想牵涉进去,那就改以吏部上清议疏,引导舆论,把沈之厚定为乱臣贼子。公公接到清议疏后先假意推辞几次,再到豹房跪见陛下,若实在无法面圣,可先斩后奏,将朱批后的沈之厚请辞奏疏交由吏部执行!”
“好,就这么办!”
听张彩这么一说,刘瑾深觉有理,握紧拳头,好像腹中已有定案。
刘玑请示:“不知在下能为公公做何事?”
刘瑾没有回答,张彩笑着道:“刘尚书可在朝中为刘公公摇旗呐喊,发动户部的人上疏弹劾沈之厚,造成满朝大臣对沈之厚竞相攻讦之势,最好再在民间找一些人议论……沈之厚在朝堂上对陛下不敬,那可是大不敬之罪,难道还让他逍遥法外不成?”
刘玑忍不住看向焦芳,想听听这位内阁次辅的意见。
但此时焦芳黑着脸站在那儿,没有回话的意思。
刘瑾见状,知道焦芳不支持,但他已不在乎旁人的看法,正式做出决定:“既如此,咱家就把事情安排下去,你们回去后,立即让麾下官员和门生故旧写弹劾奏本,一定要把姓沈的小子彻底拉下水,他一天不离开京城,咱家一天没好日子过。”
“是,刘公公!”张彩显得最上心。
刘瑾欣然采纳意见,他感觉自己距离替代刘宇更近一步。
至于焦芳,由始至终都没答应刘瑾。
等一干人从刘玑府上离开,焦芳犹豫一下,决定去找谢迁,把事情告之,让老友有个防备。
焦芳找来心腹手下,问了当日轮值情况,得知谢迁不在文渊阁值守,也不在长安街小院,那就是说回谢府去了。
焦芳非常为难,他跟谢迁之间毕竟有隔阂,且二人处于不同阵营,去谢府进见太过显眼,谢府门前必然有京师各大势力的眼线盯着。
故此,他只能派信得过的人前往谢府通知,自己则打道回府,不想过多理会。
……
……
刘瑾准备全力出手对付沈溪。
他之前计划过很多次,但发现沈溪在朱厚照心目中的地位无法撼动。
就算朱厚照和沈溪因钟夫人之事闹矛盾,他依然没机会下手。
但这次情况却不同,沈溪触及逆鳞,朱厚照的愤怒和失望显而易见,而沈溪似乎也对皇帝的胡作非为非常失望,所以刘瑾看准机会,一举把心腹大患给解决。
就在刘瑾绸缪时,谢迁通过焦芳获悉了刘瑾的阴谋。
谢迁非常紧张,明白刘瑾这一步棋走得有多狠辣。
“……刘瑾想先斩后奏,代天子朱批,让沈家小儿罢官去职,造成既定事实,再呈奏天子。如此就算天子有悔意,也是木已成舟,无法收回……”
谢迁连夜把王鉴之请到自己府宅,将了解到的情况和盘托出,王鉴之听到后心里有些不爽。
我之前被刘瑾算计,差点从朝中退下,你谢于乔没见如此紧张,好在沈之厚跟陛下顶撞,才把事情给搅黄。但现在沈之厚出了点事情,看把你急成什么样子了,分明是厚此薄彼啊!
王鉴之尽管心生不快,但想到沈溪是为他出头才造成如此被动的局面,还是愿意出一把力。
“于乔,你先莫慌张,无陛下首肯,就算刘瑾想这么做,也要思量一下严重的后果……再者,这件事你是如何得知的?”
谢迁不知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是焦芳把消息透露出来的。
原则上说,焦芳属于阉党首脑之一,但实际上这位内阁次辅属于两面派,谢迁这样正直的文臣都没觉得焦芳行事有过分,在内阁尚能做到相安无事。
“你先别管我如何得知,既然刘瑾有为恶的可能,就必须要预作防备,不能让事情继续发酵,如今陛下仍留滞豹房,已有许久不曾见朝臣,我等应寻求面圣的机会……”
谢迁此时能想到的主意,就是去见皇帝,只有让当事者朱厚照知晓,刘瑾才不敢乱来。
王鉴之微微叹息:“要面圣谈何容易?之前文官中就属之厚面圣次数最多,但此番……恐怕没人能进豹房门……于乔,你最好莫轻易尝试,不会有效果的。”
谢迁看了王鉴之一眼,问道:“明仲,你不跟我同去么?”
王鉴之有些迟疑,他看出谢迁想拉他一起触霉头,似乎除了他没有别的可信任之人。
王鉴之不管怎样都是刑部尚书,在朝地位不低,若谢迁找旁人,跟他首辅的身份不那么符合。
王鉴之迟疑再三,终于无奈地摇了摇头:“唉!既然于乔你要去,那在下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
……
王鉴之本以为谢迁要带他去豹房。
谢迁也没有解释。
等出来坐上马车起行后,王鉴之才发现方向不对,这不是要去豹房,而是要连夜入宫。
“于乔,你不会想到宫里等陛下吧?”王鉴之很好奇。
谢迁没有回答,一再催促车夫,王鉴之想打探清楚,谢迁却听而不闻。
等马车停下,王鉴之才知目的地是谢迁位于长安街的小院。
谢迁先一步下马车,随后王鉴之跟着下来,谢迁反而安慰起来:“莫要太心急,等天明后吧我等再入宫。”
王鉴之心里有些不太情愿,本来谢迁邀他去见朱厚照就是强人所难,现在还不让他回府,睡那高床暖枕,而是来到小院过夜。此时尚是二月天,天还比较冷,王鉴之不想在陌生的地方过夜。
但谢迁没给他回绝的机会,先一步入内,王鉴之只能跟着一起进去。
到了屋内,谢迁用试探的语气问道:“你觉得,我等此番为之厚说话,有几成胜算?”
王鉴之不知该如何回答,摇头道:“全看陛下是否消气。”
“嗯。”
谢迁微微颔首,随即让下人为王鉴之铺床,然后便先去睡了。
王鉴之这下可受苦了,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清早被谢迁叫醒,睡眼惺忪便往宫里去了。
本以为是去乾清宫面圣,结果到了地方,王鉴之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太对劲,地方居然是永寿宫。
王鉴之看着宫门,这一惊不老小,这里已属内宫范畴,不是外臣能来的地方,而谢迁却轻车熟路,就好像经常来一样。
“于乔,你疯了么?这里岂是我等随便来的地方?”
王鉴之简直欲哭无泪,他想跟谢迁讲道理,却发现这会儿谢迁就好像一头发疯的公牛一样,怎么都拉不回去。
谢迁摆手:“进去后你便知晓。”
到了永寿宫外,二人被拦住去路,随即谢迁请人进去通禀,门口值守的太监似乎并没有觉得有多奇怪,马上入内。
太监从里面回来时,恭敬地道:“两位大人,太后娘娘在里面恭候二位。”
王鉴之瞪大眼看着谢迁,这才知道谢迁要找谁帮忙,不是朱厚照,而是张太后。
就算再无奈,王鉴之也要跟着往里走,不过这会儿他终于安心了些,暗忖:“传言说谢于乔行事每每出人意料,有如神助,果然如此,感情他还有太后这条路可走,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谢迁和王鉴之一起入内,到了永寿宫暖阁,张太后已坐好,旁边隔着个帘子,里面似乎坐着一个人。
王鉴之不敢抬头看,跟着谢迁进内后,只管依样画葫芦。
“见过太后。”谢迁行礼道。
王鉴之连忙跟着行礼。
张太后怀里抱着一只猫,听到问候,她将猫交给旁边的宫女,抬手道:“谢少傅能来,真是蓬荜生辉,哀家在宫里这许久,多时未见朝臣,只有谢少傅偶尔过来跟哀家说说外面的事情……”
王鉴之一听,这才知道谢迁是这里的常客。
张太后再道:“这位是新任刑部王尚书吧?哀家听说你是成化十四年进士,断案如神,从地方知县做起,一路升迁至今,实在难能可贵。你和谢少傅一同辅佐皇上,对大明来说实在幸甚……”
王鉴之一听深宫中的张太后知道自己的过往,深感荣幸,连忙站起来谢礼。
等王鉴之坐下,谢迁说道:“太后,老臣今日前来,是有要事跟您启奏。”
“哦?”
张太后迟疑一下,随即打量旁边帘子方向,道,“谢少傅,哀家今日恰好在跟一位宫人叙话,她在这儿不碍事吧?”
谢迁往帘子那边看了眼,发现里面是一名女子后,不由一凛。
他跟王鉴之都想到一个问题,里面不会是当今皇后吧?
关于这位夏皇后,传闻很多,却没人见过其真容,因为朱厚照荒诞不羁,几乎每天夜里都在宫外过夜,以至于夏皇后入宫来未曾被朱厚照宠幸过,这个皇后做得有名无实。
谢迁道:“无碍。”
张太后先将周围宫女和太监屏退,只留下帘子后那名女子,然后看着谢迁,抬手道:“谢少傅请直言吧!”
谢迁立即将当日在乾清宫内发生的情况跟张太后说了。
关于沈溪顶撞朱厚照,谢迁尽可能轻描淡写讲述,而对于刘瑾等阉党所为,谢迁添油加醋,将其形容得十恶不赦。
说完后,谢迁低下头,等候张太后训示。
张太后叹道:“沈尚书乃是举世皆知的能臣,先皇健在时,他长年在外,为大明社稷稳固立下汗马功劳,那时先皇便想让沈尚书回朝为部堂,却一直为刘少傅阻拦……”
谢迁和王鉴之仔细聆听,没有接茬。
张太后再道:“皇儿登基后,将沈尚书迎回朝任兵部尚书,哀家觉得非常合适,沈尚书年轻有为,跟皇儿有师生之情,若君臣相宜,尽心辅佐,不难开创新的盛世。但……如今朝堂太乱了……”
谢迁道:“太后明鉴,刘瑾此人极不安分,自执掌司礼监后便欺上瞒下,靠着陛下宠信一手遮天,陛下从不过问朝事,将所有权力皆托付刘瑾,朝中臣僚想面圣一次都难,刘瑾现在更想越过陛下,直接将沈之厚革职……”
“啊?”
张太后稍微惊讶一下,问道,“刘公公乃东宫故人,看起来挺老实的,未必有这胆量吧?谢少傅从何听闻?”
谢迁无奈道:“老臣是从刘瑾身边人口中得知,千真万确。”
张太后显然不想参与到朝廷党争中,以一种中立的态度道:“朝中孰是孰非,哀家久在深宫內苑,哪里能分辨清楚?这些事,不该由哀家来管,皇上已许久没来请过安了,就算想管也管不了……”
“皇上跟沈尚书间的隔阂,想来都是意气之争,沈尚书年岁不大,谢少傅为何不去劝劝他,让他主动跟皇上认个错呢?”
谢迁一听,就想出言辩解,却被身后的王鉴之拉了一把。
谢迁性子急,但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收敛心神,无奈地道:“老臣也曾劝过,沈溪小儿知道自己一时冲动酿成大错,心生悔意,但无奈无法面圣。如今我朝内忧外困,希望太后娘娘能出面斡旋……不令刘瑾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