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其他类型>汉侯> 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置渔阳县, 汉改郡治, 辖地在后世的天津。
  自云中郡出发, 需横穿定襄、雁门、代郡及上谷四地, 距离着实不近。之前彭修为节省时间, 来回都是一人三马, 或是停靠设在各郡的商铺, 其后以飞禽送信。
  赵嘉身为沙陵县尉,非遇战事,不得离郡内太久。可谁让渔阳公主手持天子密诏, 点名要见他。就算是距离再远,他也得整理行装,快速出发。
  带着竹简和木牌返回畜场, 赵嘉找到虎伯熊伯, 言他要离开一段时间,家中诸事暂托于两人。
  “如遇不能解之事, 可遣人往要塞寻三公子。”
  如今上门找麻烦的, 基本都是冲着新盐。遇到这样的情况, 他倒是能扛一下, 两位老仆则是不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请魏悦帮忙。
  至于人情什么的, 反正已经欠下不少,不差这一回。
  “郎君要去渔阳?”听赵嘉要远行, 虎伯和熊伯都面露惊讶,感到十分突然。
  “是。”赵嘉点点头, 言公主召见, 不去不行。另外,按照当初的计划,渔阳盐场也该动工,正好顺便解决。
  “此去甚远,郎君需多带护卫。”虎伯道。
  “魏使君已有安排。”赵嘉道。
  魏太守不只给了他竹简和木牌,还有一份名单。名单中都是百战老兵,此次将作为护卫,与他同往渔阳。
  之所以安排这些人手,除了确保途中安全,也为给彭氏提个醒,不要因赵嘉年少就小视于他,也别想着在自己的地盘搞事。
  彼此合作,互惠互利,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敢再玩背后捅刀那一套,不提新到的渔阳公主,魏太守就和他们没完。
  除了魏太守安排的人手,赵嘉还准备带上季豹季熊,另外再选二十名更卒。这些更卒都曾随他出塞,为人信得过,身手也十分了得,都是今后的亲兵人选。
  藉此机会,可以让他们多和队伍中的老兵学习。
  三十名老兵尽是百战精锐,曾随魏尚出生入死,动手就是取命。最精锐的七八人,一个能战两三个云中骑,始终不落下风,堪称真正的人形兵器。
  据悉,被王主簿圈去的更卒,成为正卒之后,就是由这些精锐带领训练。
  关于训练方法,王主簿知道部分,捡能说的和赵嘉透出几句。听过之后,赵嘉唯一的感觉就是头皮发麻。这样的训练方式,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练兵,完全就是要手搓兵王!
  此外,王主簿告诉赵嘉,此法并不稀奇,之前没用,一则是边军体魄虽强,终究存在极限,把握不好度就会折损人命,得不偿失,自是要慎之又慎;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郡内钱粮有限。
  无论哪个朝代,军队都是吞金大户。
  纵然有好的练兵方法,后勤跟不上也是白搭。
  值得庆幸的是,赵嘉制出新盐,不过数月时间,府库就变得丰盈。魏太守请示过长安,得到景帝允许,郡武库迅速征发一批工匠,开始大批量制造兵器铠甲,甚至有部分马铠。
  同时,堂邑侯陈午接到天子旨意,抓紧赶制新马具,以最快的速度送往云中。
  军费充足之下,云中郡成为一部战争机器,开始轰隆隆运转。
  随着渔阳公主抵达,封地内的税收大多会成为献费,经由长安发往边地诸郡,作为军费补充。
  在天子的密诏中,辽东辽西的盐场也会纳入进来。
  不需要多长时间,借新盐和军市、胡市之利,边郡会陆续运转起来,筑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抵御乃至出击草原。
  经魏尚提点,赵嘉掌握其中关节,为渔阳之行做了充足准备。
  明面是渔阳公主要见他,事实上,真正站在背后的该是景帝。
  紧张归紧张,该做的事必须要做,该上禀的也不能烂在肚子里。
  他官职和爵位不够,无法直接向天子上疏,渔阳之行是难得的机会,可以向长安尤其是未来的汉武帝揭示,筹集军费的方法有很多,向种田的百姓苛以重税实为下下之策。
  “郎君,带我们一起去吧。”
  赵破奴和卫青寻上赵嘉,希望能加入出行的队伍。
  “一起去?”赵嘉想了想,笑着点头道,“好,秋收之后,畜场中无有大事,把阿信和阿敖叫来,准备一下,和我同去渔阳。”
  “诺!”
  赵破奴和卫青大喜,回头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公孙敖和赵信。
  队伍要经过雁门郡,赵嘉有意和刘荣见一面,当下叫来云陶,让他回家询问父母,是否要给云梅递送书信,亦或是随队伍一同出发。
  闻听此言,云陶双眼发亮,表情中满是兴奋。
  “郎君,我也能去吗?”
  “当然。”赵嘉俯身拍拍云陶的发顶,“能去。不过要你阿翁和阿母点头。”
  “谢郎君!”
  云陶着急回家询问父母,整个下午都有些魂不守舍,把骆驼的食料送进牛栏,还和搬运草料的阿鹰撞到一处。
  后者不满呲牙,挥舞起拳头。被赵破奴抓住领口,到底哼了两声,接受云陶道歉,拉起拖车转身就走。
  三十名老兵从郡城赶来,赵嘉正忙着准备途中所需,将他们暂时安顿在畜场,待到一切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启程。
  孙媪和妇人们抓紧准备干粮,烹制肉干。
  为出行方便,赵嘉命人开粮仓,取磨好的米粉,用鸡蛋和面,大量制成面条,水煮后油炸。成品晾干以开水冲泡,没有太多调料,加点新盐和辛味的酱,连汤带面很能管饱,滋味也是不错。
  “比踅面好。”尝过西汉版的伊面,几名老兵咂咂嘴,都有些意犹未尽。干脆捧着空碗围住锅台,没到片刻的功夫,就是三碗汤面下肚。
  他们口中的踅面,可追溯到高祖时期,是淮阴侯所部发明的一种军粮。
  以面粉开糊蒸煮,制成大面饼。面饼切条,士兵随身携带,吃时用水煮开,很能管饱。实在来不及,直接干吃,同样能填饱肚子。
  没有后世的调料,这种军粮的滋味自然有些寡淡。不过以当时的条件,让军伍吃饱是首要,没谁会想不开,一门心思追求味道。
  和踅面相比,伊面用油炸过,保存时间更长。加上赵嘉不计成本,合面时加入鸡蛋,哪怕仅有盐和酱,滋味也是相当不错。
  至于油炸食品不健康,赵嘉耸耸肩膀,表示在亩产两石、吃饭成问题的西汉边郡探讨这个问题,纯属于-耍-流-氓。
  伊面问世,第一批面饼很快落进众人肚子。
  赵嘉吃完一碗,觉得还少些滋味。看到从半人高的木栏后飞出,羽毛五彩斑斓的雉鸡,登时双眼一亮,左手握拳敲在右手掌心。
  他怎么把这个忘了!
  “孙媪!”
  赵嘉放下碗,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孙媪面前,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说过一遍。孙媪郑重点头,亲自到鸡舍抓出五只肥鸡,收拾干净,加上大块猪骨,开始熬煮高汤。
  煮好的高汤盛出放凉,再凝结成块,存放到罐中。随着天气转凉,可以保存很久。而加入高汤的伊面,味道自是更上一层楼。
  妇人们拿起长筷,将炸好的面夹起,码放到木盘里。
  起初面团大小不一,看起来也不甚美观。随着炸得多了,手艺愈发熟练,炸出的面饼都接近圆形,重量也十分贴近,抓起一块,刚好泡开一碗。
  加入高汤的伊面香味扑鼻,尤其得少年和孩童们喜欢。
  为了携带方便,赵嘉让人制成藤箱,用薄布垫着,将晾干的面饼一层层码放。
  此外,季豹和季熊特地前往郡城,运回两车酱。装酱的陶罐没开封,直接送上马车,准备带着一同上路。
  伊面之外,妇人们还备下大量的烤饼、包子和肉干,并有不少干菜葵菹。风干的鸡鸭装进麻袋,都是提前制好,不加热也能直接吃。
  此外,还有做得不太成功的火腿,以及装在陶罐中的糖水野果。
  看着大量吃食送上马车,畜场众人见怪不怪,并不怎么稀奇。从郡城来的三十名老兵眼睛瞪得像铜铃。这些吃食,他们别说尝过,有的压根都没见过。
  路上的口粮准备得差不多,赵嘉寻上医匠,想要备一些必须的药品。没等他开口,医匠就指着摆在墙角的藤筐和木箱,告诉他东西早已经备好。
  “这是伤药,膏、粉尽为外用。”
  “这几瓶都是丸药,能止痛去热。”
  “这些郎君务必收好。”医匠捧起两只陶罐,郑重递到赵嘉面前,“罐中为-剧-毒,见血封喉。为找齐这些-毒-蛇,着实费了一番力气。”
  医匠兴致勃勃地介绍-毒-药-成分,并指点赵嘉该如何给箭矢喂-毒,提前多久抹上箭头,效果才会更好。
  “击敌可用,打猎勿用。”医匠叮嘱道,“毒-性-太烈,怕是会-毒-到人。”
  捧着两只陶罐,赵嘉木然点头。
  西汉的医匠果然有性格!
  雁门郡那位整天研究千刀万剐,一门心思投身解剖事业;眼前这位制-毒-和制药两手抓,两手都很硬,分明朝着“毒-药不分家”的方向大踏步迈进。
  找这样的医匠看病,心理承受力差点,估计病没治好,人早已提前崩溃。
  口粮药品备齐,熊伯带人对着大车敲敲打打。
  从外部看,仅是仿造安车,加了四壁和车顶,没什么出奇。
  推开车门,内里实是别有乾坤。
  一个小方几固定在车板上,不用可以按下去。一只木箱镶嵌在车壁上,里面是御寒的衣物。车板铺着熊皮,一张不够,直接三张。还有两张羽绒被,足够夜里保暖。
  此外,车顶能防雨雪,赵嘉特地引水浇过,百分百能挡住暴雨。
  随行众人也有歇息的大车和帐篷,除了御寒的兽皮,还有赶制出的厚被。
  由于路途不短,随行人员也不少,赵嘉还多带了几车新盐,一部分作为献礼,另一部分准备在沿途市出。
  看到大车一辆辆装满,郡城来的老兵从吃惊到习以为常,直至赵嘉拿出什么,都能够泰然处之,经历了一番复杂的心路历程。
  随着最后几辆大车备好,赵嘉分别给魏太守和魏悦送去书信,并将官寺诸事托付县丞,即告别畜场众人,出发前往渔阳。
  队伍出沙陵县,东行进入定襄。
  因天气晴好,车队中途不停,众人轮换入马车休息,用了预期三分之二的时间,就穿过定襄郡,进入雁门郡内。
  照原定计划,赵嘉前往拜会刘荣。不想到了地方,被告知刘荣已于数日前赶往渔阳。
  既然正主不在,赵嘉自不好多久,将云陶留下,让他同云梅相会,言回程时再来接他,当日就组织队伍启程,继续赶往渔阳。
  进入代郡时,寒风自北袭来,大雪从天而降。
  队伍被风雪堵住,只能寻避风处扎营。
  前方探路的斥候迟迟未归,赵嘉心头不安,亲自带人前往寻找。行出数里,从雪中挖出重伤昏迷的汉骑。
  “还有气,快带回去!”
  发现斥候还活着,一行人快马加鞭返回营地,将人安置到马车里。
  看到取下的箭头,赵嘉眉心紧拧。
  使用这种骨箭的,不是别部胡骑就是匈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