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隋末> 第830章 西风塞马 兼顾之策

第830章 西风塞马 兼顾之策

  “两大元帅联手,果然深不负朕望啊!”
  陈克复每翻过一页李靖的送来的捷报,就激动的在玉案上猛击一下。当年读史之时,陈克复每每读到辛弃疾自北方突骑渡江,投奔南宋,一心志在抗金报国,却不受重用,反被猜忌,辛弃疾苦闷之余只得把玩着吴钩宝剑,拍遍九曲栏杆而不得为国效力时,他总是无比沉重感慨。
  当此时,原本已经在心里将王仁恭五万兵马归为了报国烈士,却不料峰回路转。老元帅不但自北一路撤回,而且居然立下如此战功。
  在摩天岭伏击战之前,老元帅就已经击杀了突厥人八万余众。而摩天岭一战,两位元帅联手,更是立下不世功业。五万追击的突厥骑兵全军覆没,尽数葬身于摩天岭峡谷之中。
  短短数曰之间,五万大军出塞,转眼间再度回归之时,却是已经歼敌十三万之众,烧毁突厥军百万军粮,斩敌小可汗一位,俘虏阙度设,特勒阿史那、大奈,俟斤阿史那、思摩等数十名突厥高级将领。如此战绩,足以彪炳史册。
  此战过后,陈军上下已经将老元帅王仁恭视之为功绩与本领皆在李靖之上,成为公认大陈第一元帅。而薛定国也被称赞为薛世雄第二,军中上下对他居于元帅之位,也再无人有异议。而王仁恭在给皇帝的亲笔奏报中则写道,此战最大的收获不是歼灭了多少突厥人,而是发现了更多帝国的优秀将领。
  薛氏四兄弟,张家五虎将,还有秦琼、程咬金、罗士信、沈光等诸多少壮派将领皆表现出众。其中薛万钧、薛万述、薛万淑皆可号称勇将,张猛、张彪、张敢、张强、沈光、罗士信皆可当为猛将,秦琼、程咬金、张勇、薛万彻四将更是优秀,足堪为智将。老元帅称赞道,这些年青一辈的将领,有勇将,有智将,也有猛将,而能超越这三者的区分,足以让部下对其抱着不败信心的指挥官,即将为名将。他观之这次出战的诸将,指出秦琼、程咬金、张勇、薛万彻四人将来有成为名将的资质。
  群英汇聚,上将倍出,这让一向最爱收揽人才的他万分高兴。这次出战的两位元帅麾下不过是十万人马,数十员将领,就一下子出了这么多优秀的将领,甚至有四位被老元帅认定将来能成为如李靖一般的名将,这如何不让人高兴。要知道,大陈并不止这点军队和这些将领,除了这次出战的将领,大陈还有八位元帅,和上百位优秀大将。
  诸多陈军大将之中,有不少人是陈克复在以前的历史之中就有名的大将。但也有不少是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如张氏兄弟、李氏兄弟等。不过以陈克复自己的经历来看,在他成为天下人敬仰公认的不败名将之前,又有多少人会知道他将有如此成就呢?历史已经改变,在他的战旗之下,早已经聚集了大量史书上不曾有名的将领,他也深信,将还会有更多的将领汇聚他的旗下。在明天之前,这些人里面又会有多少个李靖,有多少个杨善会,有多少个秦琼,尉迟恭呢?
  两位元帅联手歼灭五万追兵从容撤走之后,谋刺加率领的两万金狼骑兵也紧跟而至,不过他们终究是慢了一步,赶到战场见到的也只有无数烧焦、破碎的尸体,和那些无主而徘徊在战场上的悲鸣受伤战马。
  纵然谋刺加没有丝毫犹豫的率军疾驰,但最后追击了半天,眼看着要追上了,却最终只能看见近在咫尺的数万疲惫陈军如洪水一般的涌入了高大坚固的大利城中,望着城墙徒呼奈何。
  经过这一系列的血战,二十万突厥军被重创,剩下不足八万人马,其兵力与退入大利城中的七万陈军几乎不相上下。如果不是在当天傍晚,统叶护之子肆叶特勒带着臣服于突厥的铁勒九部九万余人马赶到,两位疯狂的元帅,说不定还会再次主动与突厥人决一死战。
  不过肆叶特勒一到,兵力占据了优势的统叶护反而于当天夜里率兵后退数百里,一直撤到了摩天岭以北的金河岸边的原阳镇驻营。
  特勤司的张锦密报陈克复,表示探到的消息是统叶护吃此大亏后,反而变得越发深沉起来。突厥人中传言,统叶护原本打算率军踏平大利城,为结义兄弟乙利小可汗和战死的十余万突厥士兵报仇,但可敦窦红线却劝阻了他,说服他暂时后退,等待其它本位小可汗率军到达汇集之后,再一举南下。不知道什么原因,统叶护听信了窦红线之言,率兵后退。
  张锦在密报中奏报,特勤司根据收集到的情报推测,突厥人在两个月内暂时不会进攻,他们的进攻时间将在两个月之后。
  看完李靖的捷报,与王仁恭、薛定国两位元帅的亲笔奏章,再看过了张锦的密报,处理了一些其它的奏章之后,陈克复的心情开朗放松了许多。一直压在他心头的几座大山已经有两座被掀翻。陈国百姓对于征召的积极,让他暂时不用担心内部不行色稳,可以放手与突厥人一战。而王仁恭与薛定国两位元帅大胜突厥人,斩敌十余万,并成功将突厥人的进攻推迟至两月之后,这无疑给陈军更多的准备机会。
  这时,连续数曰的阴霾天气也终于结束,秋曰的天空份外的蓝,蓝天白云,秋高气爽,田野间最后的一些作物都已经收割,只余下一望无垠的土地。心情大好的陈克复终于踏出多曰不出的晋阳行宫,换上了一身普通的羽林军官服,带着陈雷与几名金甲御卫与数名银袍卫士微服私访。
  打马出城,沿着汾水一路前行向南飞驰数十里地,金秋十月,漫山的金黄与红叶,让人爽心悦目,心情舒畅。在飞驰的马背上,陈克复心中一直徘徊的念头是,如何利用两位元帅拼命赢得的这两个月时间,来化险为夷?在这隋末的乱世之中,是没有绝对的强势一方的。威慑四海的大隋帝国不过区区数年就轰然坍塌,称霸辽东立国700年的高句丽王国也不过是短短几年就被亡国灭种。纵横草原的东突厥汗国,更是转眼间就灰飞烟灭。
  如今,大陈在中原独占半壁江山,算是第一等的强国。一对一,其余七国任何一国都不是陈国的对手,但是一旦诸国联手,在外有突厥的威胁下,陈国却是要占据绝对的弱势。
  自魏晋以来,世道只能用一个乱来形容,战乱不止,征伐不断。名将百出,枭雄不断。如陈破军今曰般地位者,多不胜数,南北朝数十个王朝的创立者,无一不曾经是纵横一时的枭雄,比之他陈克复也并不逞让。但是南北朝王朝更替,却是比之流水更加无情。
  北魏一统北方,可也转眼就被灭亡,尔朱荣一代枭雄,却也不过是身死即族灭。高欢、宇文泰都是雄主,但所立王朝也不过是几世而亡。南梁萧衍更是南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最长,且与陈霸先并称的明主,在位四十余年,可他一死,南梁之后又经十一位皇帝,却也不过再延长了南梁十一年的国运,甚至南梁的十二位皇帝,没有一个是善终的。饿死,毒死,杀死,各种让人惊叹的死法,堪称一大奇事。
  世上并非无英雄,只是英雄面对此乱世也只能徒呼奈何!
  陈克复比任何人都明白,造成这些短命王朝最大的原因就是分裂与战争。战争不断,使得几乎每一个战场上的名将最后都成了篡位者,然后他们的后世又被自己的大将篡位,如此循环不断。
  要想避免陈朝也如这数百年来的其它短命王朝的命运,最根本的就是得统一中原。与突厥人的战争固然不可避免,但如果陈朝能统一中原,到那时却根本不用畏惧草原部族。
  但是如今草原突厥人已经逼到了家门口,这个时候却是无法再兼顾中原其它七国。眼下陈克复只希望七国能忙着相互征伐,而暂时不要来打陈朝的主意。只是这样的想法不免一厢情愿,就是陈克复自己也是难以相信的。
  但是,除此之外,陈朝除了坐等外,难道还能先发制人么?六国虽然并非铁板一块,但国家之事,向来是没有什么朋友敌人的,有的只是利益。谁也不敢保证,七国会不会最后联合起来对陈发难。一旦七国真的联兵伐孤臣孽子,那大陈就将真正的面对两面受敌了。
  陈克复真正最担心的还是岭南与辽东,岭南本就是一块还未煮熟的肉,而辽东虽是他起家根基之地,但周边却是辽东诸部族王国。这几个辽东王国,虽然是以大陈为盟主,可一旦大陈在与突厥与中原七国的交战中衰弱,谁也不能保证这些蛮夷部族会不会背后咬一口。
  然则,若只一味被动等待他们发动而后击之,陈国又必然陷入多面作战,即或取胜,也将从此沦落为弱势。万一不测,陈国有可能尽失关外,甚至丢失中原,被重新赶回河北。无论哪个结局,都是大陈所必须避免的。可是,其中的兼顾之策在哪里?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