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戏凰> 第51节

第51节

  “可能还有别的锅,”留福十分满意,“这份陪嫁真不错!”
  胶东王也是满意的,对于他来说一包肉松饼都是上等的陪嫁,更何况从炉到锅到调味料到吃食一系列如此实惠的好东西。虽然阴差阳错地娶了家世不显的徐氏女,但王妃对自己还真要比别的女子更有用呢。
  体味着火锅给他们带来的幸福,胶东王微微一笑打开了书。不想才看了几页张长史到门前求见,留福出去拦住了人,回来禀报道:“长史来问长沙王成亲时府里的贺礼怎么送。”
  “你只说我要读书,让他找王妃。”
  留福将人推走了,回来就道:“其实早上张长史问过王妃了,不知道王妃为什么没答。估计是拿不定主意,不如我去提示一下?”
  胶东王嗤笑了一声,“不必了,她不是拿不定主意,早上没回答是因为她只想着吃的忘记了而已。”
  第54章 运气爆棚
  素波听福儿传话说张长史来见, 只得放下手里的砂锅鸡,再三嘱咐寿儿好好看着火, 然后才带着福儿回了殿内将人请了进来。
  听张长史说了事情的原委, 她便记了起来, “噢, 我知道的。”当时自己听了王府没钱之后立即想到借此机会建小厨房, 接着就为此与郑典膳吵了起来, 便将长沙王成亲的贺礼忘记了——那的确也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张长史就问:“长沙王的亲事在即,如何办才好呢?”
  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府里没有钱了吗?可以拿金子或者绸缎去换呀,素波便问:“买一份像河间王或者江都王送给我们府里的玉器要多少钱?”此时人们最看得玉石,成亲时两位皇兄送的都是成对的玉器。
  张长史就皱着眉头说:“两位皇子们送的玉壁都要值好几百金呢。”
  “这么贵?”素波嘀咕了一句, “要是能把我们收到了贺仪重新送出去就好了。”可是何老夫人曾经告诉她那是大忌,那些贺仪都记在各府的帐上,重新拿出来一定会被发现的。而让人发现后胶东王府的颜面就全丢光了。
  “果真就这么贵,我特别向河间王和江都王的王府长史打听过, ”张长史就说:“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钱。”
  他们当然有钱了!素波听人说邓太尉打了几十年的仗,每一次攻城掠地所得的金银宝物数不胜数, 邓皇后嫁给皇上时陪嫁的钱几辈子也用不完,河间王和江都王是皇后的亲儿子,当然富贵非常。
  自家王府是根本比不了的。
  既然比不了,素波也不打算比了。比起生存,脸面这种东西又算什么?拿出几百金去给长沙王买贺仪,王府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她想了想, “你去领五十金买一对玉壁,再加上八十匹绸缎一同做为贺仪送到长沙王府吧。”
  张长史就担心地说:“五十金买的玉壁恐怕不大好吧?”
  成色虽然会差些,但总归是玉嘛。素波就说:“贺仪表达的是一份心意。”她从内心从没有认同自己是胶东王妃,所以对于胶东王府的人情往来也就不会真正放在心上,便是别人因此嘲笑,她也不会在意的。而且,胶东王不懂这些事也不会反对,她正好省了钱过日子。回想胶东王中午吃了那么多的羊肉,素波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不错,王府吃饭的钱总要留足啊,因此送礼差不多就好。
  张长史见王妃拿定了主意,也就转身去了,走到门口不免又回头嗅了嗅,终于忍不住说:“王妃小厨房里炖鸡的味儿可真香,倒有些像下官家里做的呢。”
  素波就笑,“这砂锅鸡果然是按北地的法子做的,因此有些相似倒不奇怪。”又问:“张长史家里还有什么人?”
  张长史随口说后只怕自己唐突了,不想王妃倒笑着与自己说起了家常,就笑答道:“下官父母早已经过世,长辈中还有两位叔叔,兄弟二十余人,子侄辈也二三十多人。”
  这个时代往往都是大家族,兄弟堂兄弟都在一起排行,因此一辈人有二三十之多并不稀奇,素波见闻也不少了,便点了点头,不解地问:“既然令尊令堂都不在了,你到京城任官,怎么没将家小带来呢?”
  张长史便道:“我原本是进京报捷的,来京城时还想着受了封赏后快马回去年前能赶上在家里过年呢,不想竟被王爷选为府里的长史。一时间倒来不及将家小接过来。”
  什么?原来张长史竟是胶东王选的!估计他根本不明白,就是随意指的一个人吧。
  素波听了这个消息立即明白了张长史所有不当之处,他本来就是一个边城的武将啊,硬是被问题儿童选来当长史,做得不太好是很正常的,所有的错都是胶东王的!
  甚至素波还有些同情张长史了,懵懂之间被改变了工作,一个边关武将管王府里的琐事,连春节也没能及时回家,他还真不容易。因此就道:“如今天气已经开始回暖,张长史不如捎信接家小到京城,一家人团圆。正好我们王府有许多空房子。”
  张长史就小心翼翼地看着王妃,“我也想着要将家小接来,又怕自己在王府里留不久,大家白折腾一回。”他虽然尽了力,但是也知道自己这个长史做得很差,经常受宗正寺官员的责备和其他王府长史的嘲笑,也许王爷和王妃一生气就将自己赶回边城了呢。
  素波就问:“那你是情愿回边城还是愿意留在京里呢?”如果张长史的确不喜欢在胶东王府当长史,自己也可以想办法求宗正寺换一个人,他的确不适合当长史的。
  若是在自己刚刚被任命为长史的时候王妃这样问自己,张长史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要回边城,但是在京城,在胶东王府过了这么段时间后,他已经适应了好多,也有些喜欢这里了,毕竟京城比起边城还是有许多好处的,因此他就迟疑地说:“将来我还是想回边城,那里才是我的家。但现在我又不急着走,还想好好看看京城是什么样的。”
  素波就懂了,“这样啊,那你就将家里人接来,在京城住上些日子,带他们到处玩一玩,然后你们再一起决定,留在王府里也好,回边城也好。”
  这正说中了张长史的心思,他不由得感动地说:“王妃,你真善良!”
  做人嘛,善良是必须的。素波就笑了,“没什么的,要是我是你的家人,也愿意有机会到京城看看,将来回家时还可以把见闻讲给别人听。”前世的人都爱旅游,道理就是这样的。
  张长史笑了起来,“下官到京城之前,大女儿大儿子都嚷着要跟着一起来,只是当时下官是随将军出公差,怎么也不能带着孩子,走的时候他们都眼巴巴地看着下官。”
  “孩子们就是这样的,”素波就问:“你家的孩子多大了?”
  “最大的是个女儿,过了年十三,和王妃差不多大,”张长史说到这里赶紧停住,躬身道:“下官唐突了,罪该万死!”
  素波摆摆手,“我们就是说说话,你别行礼。”又道:“我过了年十四,的确与你大女儿差不多大。”而且她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冒犯,就像何老太太总是说自己与她的孙女差不多大,其实就是喜欢自己。而自己呢,也很享受大家的关爱。
  张长史见王妃果然没有生气,越发觉得王妃着实是个和善人,便将平日没机会与人说的家常都倒了出来,“接着是个儿子,十二岁,已经能跟着我出门打猎了,再下面三个小的也都是儿子,淘气得很,又特别能吃,到山上打上两三只兔子一顿就吃光了!倒是个个长得跟小牛犊子似的,壮实得很。”
  素波就赞道:“长得壮就好!”这时候很多小孩子养不大的,唯有身子壮的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活下来。
  张长史到京城这么久了,还第一次跟别人聊起了家人,满是大胡子的脸上现出了柔情,“他们要是知道能到京城,还可以住在王府里,一定乐得能把房顶掀翻了!”
  素波就说:“你去仓曹那里多领十两金,送回家里给长史夫人做路费。”
  “那怎么能行?”张长史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府里银钱本就不够用,再说给长沙王买玉壁才只用五十金……”
  素波就截住他的话笑问:“你觉得我们就是给长沙王花五百金买一对玉壁,他会在意吗?而你们家长史夫人接到十两金是不是很有用呢?”
  张长史先前不过是一个下等的军官,俸禄不多,家里果真不富裕,孩子们都爱吃肉,可是羊却不是总能买得起的,十两金对张家可是了不起的一个大数目,夫人收到了还不知怎么高兴呢。
  而长沙王,张长史虽没见过,但他认识长沙王长史,花起钱来像流水一样,恐怕值五百金的玉壁在他眼里也只平常吧。
  想通了,张长史就由衷地拜谢,“多谢王妃,下官就收下了。”
  “这就对了,”素波就说:“长沙王的贺仪不过是面子情,我们自家人过得好才是更重要的呢。”
  张长史到了京城之后,一直觉得所来往的人个个高傲不凡,言谈行事深奥莫测,自己想与大家交好却格格不入,不意间却听到王妃如此简单质朴的话,立即奉为至理名言,诚恳地道:“王妃果然是王妃,见识远比下官强多了。”
  素波被表扬了,倒也有些不好意思的,就说:“那你去忙吧,给家里写一封信,再把长沙王成亲的贺仪买了。”
  “是!”张长史就道:“我就去领金锭,回来再求功曹帮我写家书,下午就将事情都办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