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罪名
第184章罪名
原来那妇女是之前因为黄河凌汛被处死的林知县的妻子,林知县死后,林夫人和儿子也被入了贱籍,成了一个低阶官员的仆人。
得知他们的身份,皇上脸上极度不悦。
一个贱奴,罪臣家属,也敢敲登闻鼓、告御状?
定安侯世子更是一脸惊恐,但很快用愤然掩饰下来。
“你这贱奴,竟也敢冒犯陛下圣颜?陛下英明神武,可也不是什么奴才可以冒犯的!还不滚下去!”
林夫人哭着喊道:“你这奸官,你这是怕了吗?怕我抖出你做的那些恶事,还有你推出我夫君顶罪的恶毒心肠!”
定安侯世子喝道:“天子面前,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陛下圣裁,我那夫君一片赤子之心、铮铮傲骨,只为做一个好官,为陛下尽一份绵薄之力,照顾一方百姓,担任知县十余载,始终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敢让百姓受了委屈,污了陛下的清名,这么多年,他的所有作为是百姓和各位大人知道的呀,他怎么可能会克扣赈灾物资?怎么可能不尽力对抗黄河凌汛?”
“民妇前些时日,有幸找到先夫生前的书信,那里面,就有定安侯世子的亲笔书信!”
“在信中,定安侯世子软硬兼施,逼迫先夫不得泄露他的秘密,否则便让我们林家付出代价!”
全场哗然,林夫人继续说道:“那些书信就在这里,请皇上过目!”
皇上扫了一眼面色铁青的定安侯世子,“呈上来吧。”
边上的小太监便接过林家儿子手中的书信,弯着腰递上。
皇上越看脸色越难看,最后直接掷在定安侯世子跟前,龙颜大怒,“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定安侯世子扑通跪下,扣头道:“陛下明察,这都是这个刁奴血口喷人,一派胡言,陛下!”
然而这求情并没有多大效果,皇上当场下令,定安侯世子收监,定安侯府封府。
一时间,众人哗然。
定安侯世子可是这十来年的重臣,如今一朝落马,原先依附他的小官们避之不及,而家眷又都被困在府中,等候裁决。
唯有定安侯世子夫人的娘家吏部尚书上奏,家人无辜,虽定安侯世子罪名未定嫌疑未脱,可他的家人毕竟是不知情的,请求陛下不要迁怒他人。
皇上也在思索。
马上又有人道:“定安侯世子犯下的是滔天大祸,本就是要抄家灭族的重罪!谈何无辜?尚书大人就算心疼自己的女儿,可也得以晋国朝纲为重啊!这么多年了,官员贪腐致使百姓蒙难的,都是这么处理!难不成你的女儿是个宝,律法不得及,而别人家的女儿就是低贱可欺吗?”
这话句句诛心,吏部尚书看出这人是他的政敌后,心中火气更大,可他提到国家朝局,吏部尚书怎敢公然徇私?
眼见他的儿女亲家宋丞相也置身事外,吏部尚书的老脸上更是悲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若说定安侯世子犯事,家眷还有那么些冤枉的话,随后发生的事情便无人可说了。
要不怎么说这人呐,在得意的时候就更应该小心谨慎,免得出了事那可真是小鬼都厌弃。
自定安侯世子落马,那些个过往的仇敌,不管身份如何,都敢告上一桩。
不说定安侯世子硬生生多加了几桩罪名,就是定安侯世子夫人,也因为治下不严,纵刁奴行凶,被下了牢子。
甚至是定安侯世子夫人的心肝肉郑思琅,也因为欺民霸女,被绑进牢狱“孝顺”爹娘去了。
剩下的早已退出朝堂空有侯爵的定安侯,郑思琳和一些堂亲戚,只得在被封了的定安侯府惶惶度日。
这民间说什么的都有。
绝大多数人都说,定安侯府这么多年欺弱行恶,终究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得到报应了。
叶锦汐听了,只有冷笑。
这一些,完全不够。
那一家子嘴脸,怎么可能只干了这些事情?
这一些开胃小菜,根本无法让皇上动杀心。
没看这么多罪名,每一条都足以判重罪,可依旧被搁置不动了吗?
皇上终究是舍不得这个压制叶家的棋子。
更何况,当年判了林家冤案的人是皇上,若他现在翻案,岂不是说明他自己昏庸无能,判错了?
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流言存在的。
更不会让这件事被记录到史册里。
他只是在找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完美的解决所有问题的机会。
可叶锦汐不会让他等到的。
叶老夫人看着面前吃得津津有味的女孩,心中五味杂陈。
“汐儿,最近发生的事情,可与你有关?”
叶锦汐笑眯眯的说道:“祖母认为呢?”
叶老夫人叹了口气,“那定安侯府张扬跋扈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么多年倒也有不少官司,可从未如此大强度的打击,这几件案子,看似是林知县家的妻小引出来的后续,可实际上,若说他们背后没有一个出谋划策的人,那是不可能的。”
不然的话,这些人如何能一下子集结起来,去告一直高高在上的侯爷呢?
叶锦汐漫不经心,吃完口中的糕点才道:“祖母觉得是汐儿主导的这一切吗?”
叶老夫人轻笑,“你个小猢狲,向来鬼主意最多,谁知道你在想什么?”
叶锦汐嘿嘿笑,“汐儿倒是真没有规划这一切,不过添一把火还是可以的。”
她敢说出这些话来,便是笃定疼爱她的祖母不会怪罪她。
叶老夫人宠溺而担忧,“你若真想去做,便放手去做吧,那定安侯府造了这么多孽,也是该遭报应了。但是,切记要小心行事,不可漏出马脚,你可知道?”
更何况,定安侯府曾经害了她的亲生儿子!
“孙女知道。”
近日来,定安侯府可真是虱子多得挠不完。
吏部尚书和一家妻小忙的团团转,也没能把那些事情压下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老者敲响了登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