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
桃华吓了一跳。这会儿怎么把先帝的事又扯出来了, 果然有其女必有其父, 老爹说起话来有时候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但说都已经说了, 她也只能闭嘴听着, 可不能自己跳出来给老爹坍台。
然而你不说总有人说的, 当即便听有人道:“蒋家既知有罪, 为何蒋氏还敢行医?岂不是蔑视先帝?”
桃华当即抬起头来:“不知这位大人为何要扣这顶帽子下来?蒋家早已不行医了, 我又何曾违背过?”
“你曾入宫为妃嫔诊治过。”
“那是旧友重逢,偶见误用药方,难道不言不语吗?”
“你还前去治疫——”
桃华头昂得更高:“治疫乃是皇后娘娘所荐。何况此乃为国之大事, 怎能与寻常行医相提并论?若治疫也算行医,难道我还要向那些病者去一一收取诊金么?还是说皇后娘娘忘记了先帝旨意,才会如此行事?”
把皇后都扯出来了, 这帽子还怎么扣?于阁老不由得有些头疼。他一向觉得这个女儿还是很不错的, 怎么如今越大越沉不住气,净干些授人以柄的事呢?
既然治疫不算行医, 给太后治病就更不算了, 这可是奉诏。不过到底有人脑子快, 立刻就道:“你可是给靖海侯太夫人诊治过!”
“那是我的外伯祖母。”桃华皮笑肉不笑地冲说话的人咧了咧嘴, “大人消息如此灵通, 难道不知民女的继母姓曹吗?”
合着给长辈治病不算行医?要说起来,还真的不能算, 更不能说因为你不可行医,就得眼睁睁看着长辈朋友得了病还不管的。
皇帝笑吟吟地听桃华把一干官员都驳得没了话, 才问蒋锡:“这书编完了吗?”
蒋锡答道:“回皇上话, 虽然大体完全,但有许多缺憾之处。”
女儿把这书捧得高高的,当爹的却说有许多缺憾之处,皇帝也好奇起来:“何处缺憾?”
蒋锡依旧老实地回答:“草药有南北之分,草民编纂此书,原想将药草之习性、如何种植炮制均录于其中。然而百闻不如一见,草民久居南方,因此对南方草药多有眼见,自信记录翔实无误。然而北地却不曾一去,许多草药便不得亲见,仅以前人书中所录,及询问走南闯北之药商所见,还恐有所遗漏。另外,有些草药南北皆生,然而所谓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即使同一草药,地气不同,其性定然亦有不同。否则,亦无东北参与高丽参之差别了。草民想,总要能实地勘察一番,落于文字方觉妥当。”
皇帝露出一点惊讶之色:“如此说来,你竟是想走遍南北,察验百草了?”他环视殿中,“诸卿,蒋锡不过一民,便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之理,仅编一书,便有格物求实之心,诸卿之为官,可能如此?”
桃华也没想到自己老爹竟然有这样的志向,看着蒋锡跪伏的身影,居然觉得老爹形象挺高大的。
殿里的好些官员脸色可不是很好看。无它,皇帝正说中了他们的痛处。做官嘛,和光同尘,哪里能事事都那么较真呢?水至清则无鱼,真搞得上下通透了,也就再没机会有上下了。然而这话谁敢说呢,只能哼哼呀呀地答应着。
皇帝在上头目光一扫,就知道谁心里在嘀咕,不过却并不显露出来,只是道:“有求实之心志,无论做什么都可成就。”
于阁老干咳了一声,旁边便有个官员状似好奇地问:“蒋锡,你既有此志,为何不去北方呢?”
桃华仔细瞧了瞧,确定这位就是刚才跳出来说她给靖海侯太夫人治病的那个,看他的官服是正三品,应该也是一部侍郎什么的,倒是紧跟于阁老的脚步,好使得很呢。
这问题不怀好意,但蒋锡仍旧很实在地回答:“一者草民之前丧妻,家中儿女又小,不能久离。二者路途遥远,关隘诸多行走不便。且草药多生山泽之中,草民若孤身一人,并不安全。即如得此金鸡纳粉,便是草民跟随药商队伍前往广东,又因机缘与那船长相识,才能买得此药。”
皇帝含笑听着,问道:“那你可还想走遍天下吗?”
蒋锡想了一想,道:“草民的儿子今年才三岁,但女儿已能管家理事,草民虽不敢离家太久,但若行程以半年计,其实草民很想去的,只是能让人同行的商队难找,还有路引文书亦不好办。”
皇帝哈哈大笑道:“好!你有此心志,朕心甚慰,若此书能成,亦惠及万民。来人,拟旨。着蒋锡奉旨编纂《草药纲》一书,出行各处,通畅无阻。若出外勘察,遇县可支银二十两、人一名,遇州则银五十两、人二名,遇府则银一百两、人四名,为其助力。并封蒋锡为药师,凡大内所藏医书允其借阅,见四品及以下官员不跪。”
桃华又惊又喜,连蒋锡自己都愣了。奉旨修书,这可是莫大的光荣,而且有了这道旨意,就等于有了皇帝当靠山啊。并且皇帝的旨意里给了极大的权力,这种在外头遇衙门就可支钱支人,各关卡都能通行无阻,意味着蒋锡可以随便去哪里都行了。而见四品及以下官员不跪,就等于给了相当于四品官员的官阶,即使在京城里也不必到处受气了。
蒋锡怔了片刻,眉开眼笑地磕下头去:“草民谢皇上隆恩!”完了忍不住就问一句,“皇上,草民今日就能去大内借阅藏书吗?”皇家藏书,或许不如世代行医的人家来得专精,但其内容丰富却是个人家藏远远不及的,定然还有许多孤本呢!
皇帝看他这样兴奋,不由得好笑:“你只关切大内藏书吗?”
蒋锡这才发觉自己失态,连忙解释:“草民听说大内有前朝孤本收藏,所以惊喜失态了。至于其他,皇上允草民各处通行,又能在当地衙门借支人手,草民便可去许多地方,自是大好事。草民定然尽心竭力编纂此书,不负皇上厚恩。”
皇帝含笑点头,对杜太监道:“送蒋锡父女出去,并去蒋府颁封赏旨意罢。”
殿中众官员看着蒋家父女走了,便也纷纷告退。本来他们也议完了事,若不是皇帝忽然召了蒋家人来,他们早该退了。
方才跳出来指责桃华给靖海侯府出诊的那人姓鲁名显,乃是吏部右侍郎,娶的是于阁老门生之女,能有如今成就离不开于阁老大力提携,自然是于党铁杆。出了文光殿,鲁显便凑到于阁老身边,小声道:“阁老,皇上今日说的话,倒像是在敲打下官等呢。”
于阁老轻轻地哼了一声:“此次治疫出事甚多。我怎么记得,洛南县与你也有几分关系?”
鲁显吓了一跳,忙道:“阁老明鉴,洛南县令虽是下官姻亲,但隔得甚远,下官平日与他并无甚来往的。”
他这话说的半真半假。洛南县令是他女儿夫家小姑的公公,原是洛南县丞。因他是捐了个监生而不是正经考出来的功名,论理做个县丞也就到头了。谁知前几年洛南县令丁忧,这个缺就空了出来,他动了心思,七弯八拐就托到了鲁显这里。
鲁显本不愿管这事的。他虽身居吏部,但除了听于阁老的调动官员之外,自己倒是不大谋利。无奈女儿与这小姑相处得好,回家来对父亲撒娇撒痴,他便只得应了。之后洛南县令倒是来送过几回礼,因他不大回应,也就渐渐淡了。谁知道此次大疫,他竟有胆子弄出这样的事来,眼见着皇上震怒,准了安郡王奏折所请,已将此次一干借难谋利的人都抓了起来,如那惠民药局副使和洛南县令这样的,均判斩监候,只等到腊月里就要行刑了。
出了这事,鲁显也觉得没脸,因此越发看不得皇帝抬举蒋家。尤其今日皇帝拿着蒋锡说事儿,言语之中似有所指,更不能不教人疑心。
“无甚来往就好。”于阁老轻轻哼了一声,“你当知道此事的厉害。前次宗人府闹出贪污一事来,已经换了些人,此次势必又要一番更替,你且坐稳了你的位置!”
鲁显听于阁老声音阴沉,心里一阵发悸,连忙答应。过了片刻,才又小心翼翼地道:“阁老,这连着两次,下官委实有点担心,不会是皇上……”
于阁老默然半晌,才缓缓道:“此次太后得疟,皇上忧心不已,应是不会……”就去年皇后还弄掉了一个龙胎,这其中也有太后不作为的原因,如果皇帝真的恼了于家,这次该巴不得太后早死了才是。
“是是。都是安郡王闹出的事!”鲁显听于阁老这样说,便放了心。
“可不是。从他来了京城,这事就没断过。”于阁老冷冷地道。先是修他的郡王府扯出贪污案子来,幸好拉下马的都是于党的小喽啰,倒也不伤筋动骨。但南苑围猎的时候于锐失了金吾卫指挥使的位置,却是让于阁老极心疼的事。
便是于阁老再强硬,他也不能不承认,于家自他和太后起兴盛无比,却把底下的儿孙们惯得无能了。他有六个亲孙子,却没一个肯去学武的,都吃不了那份苦,只有自幼丧父的于锐磨练了出来,却又因着一时冲动闹得前功尽弃。
至于那些旁枝的族人,更是烂泥扶不上壁,一个个的不知道自己努力,眼睛都盯着承恩伯那个爵位,一窝蜂地想着过继。
说起承恩伯,于阁老又是一气。老承恩伯,也就是太后的亲兄长,虽然是个老实人,但当年也是科举出身,能做到四品知府的,怎么生个儿子却这样不成器。在猎场闹出大笑话,自己到现在还躺在床上不能下地。如此下去,于家靠谁来支持?
白居易《长恨歌》里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于阁老现在就有这种感觉——锦衣玉食,能养出才貌双全的女儿来,嫁出去还可以笼络姻亲,可同样的锦衣玉食,养出来的却只是纨绔子弟,根本撑不起门户!
有时候于阁老真想把日子过成从前那样儿,家里所有人的份例都砍去八成,让他们吃点苦头才知道上进!然而这只是想想罢了,不要说下头的子孙,就是他自己,过惯了富贵日子,也不可能回到从前了。
罢了罢了,再想办法吧。于锐是再进不了宫卫了,那就放到外头去练练,能攒点军功也是一样的,不过比在宫卫里更辛苦些就是了。但是如今天下不说四海升平吧,战事也不多,要攒军功,不打仗可不行。
西北——那地方去不得!如此就只剩东南了。东南一带,领兵的是陆大将军,如果把于锐送去……
于阁老心里不很有底。陆大将军此人,只管打仗,从不结党,即使于锐去了,恐怕也要从头做起,哪有那么快就能攒到足够的军功呢?那么——他记得陆大将军有两个儿子,虽然年纪才十二三岁,但亲事也可以议起来了……
于阁老心里盘算着事,对鲁显便有些敷衍,弄得他心里惴惴不安地回了家。
鲁府宅子并不很大。京城里寸土寸金,鲁显这个宅子位置不错,价格自然高昂。不过横竖他家里人口不多,倒也不值得一掷千金去买那豪华宅第。
不过也因为宅子不大的缘故,内院有点什么动静,在垂花门那儿也就听见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带着哭腔,平常鲁显听到这声音都要欢喜的,此刻却想皱眉,因为这是他女儿回来了,而且多半又是受小姑之托,回来说情的。
果然,正房里坐着三个妇人:鲁显的母亲鲁老夫人,他的妻子鲁夫人,还有就是他的闺女鲁璇。
鲁璇是个二十来岁的俏丽少妇,这会儿脸上的脂粉有一点儿乱,眼圈也是红红的,一见父亲回来就连忙起身:“爹爹可回来了!”
鲁显少见地没有对宝贝女儿露出笑容:“怎么三天两头的往娘家跑?亲家太太也不管你吗?”
“爹!”鲁璇从没受过这样的冷遇,不由得跺了跺脚,“素儿的公爹被判了斩监候,爹,你想办法救救他呀!”
素儿就是鲁璇的小姑,鲁显料着她就要提这事,不由得一阵头疼:“这事爹管不了。那是皇上亲自批的。”皇帝说要杀,他哪有本事救。
“那可以换人呀!”鲁璇早就有对策了,“用个死囚把人换出来,这总行吧?”
鲁显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这种事当然是有的,而且历朝历代都有。但你也得看看是什么案子。这种皇帝御笔亲批的大案,你也敢把人换了?到时候一露馅,整个鲁家都完蛋。
“胡闹!这是多大的事你知道吗?”鲁显头一回对女儿提高了嗓门,“万一事泄,你是要害死全家吗?”
鲁璇吓了一跳,不由自主往后退了一步。鲁显犹自怒气冲冲:“这几日皇上没干别的,就揪着这事儿往下查呢,连于阁老今日都提醒我要远着他家,你倒好,这是怕你爹的官坐得太稳当了是不是?”
“咳咳,这是干什么!”鲁老夫人发声了,手里的拐棍还在地上顿了一下,以加强自己的气势,“你这又吼又叫的,是要生吃了璇儿不成?璇儿,到祖母这里来。”
这个家里,鲁老夫人是最疼爱鲁璇的。盖因当年鲁夫人怀着鲁璇的时候,老夫人生了场重病,几乎群医束手。偏从鲁璇生下来,老夫人这病就慢慢好了。因此老夫人视这个孙女为福星,在鲁璇满月的时候还特地请了个当地有点名气的道姑来批八字。
那请来的道姑道行没有,却是个最善察颜观色的,就靠着这个本事奉承各家女眷,募化那香油钱。鲁家的事她是知道的,因此最后就批出个鲁璇与祖母八字最相得的结果,骗得鲁老夫人乐呵呵地酬了她十两银子,接着就把孙女抱到身边养着,看待如同自己眼珠子一般。
鲁璇立时就扑进鲁老夫人怀里去了:“祖母,我这也是没办法!我,我五年都没动静,再这样,他家就要纳妾了!”
鲁显攀了于阁老,仕途顺畅,给女儿找的夫家自然也不差。当然,因为鲁显的官职一直在对方之上,所以那家还是要捧着鲁璇的。无奈鲁璇日子虽过得顺心,肚子却不争气,到如今成亲已经快五年了,硬是不见动静。再这么下去,就算鲁显官再高也不好说话了,难道因为你官高,还让女婿断了香火不成?
鲁璇边说边抹泪:“公爹也就罢了,婆母的脸色早就不大好看,只小姑时常替我说几句话。如今若是这事都办不成,小姑以后岂肯帮我?”
鲁老夫人一阵心疼,不由得就道:“显儿,你就这么一个闺女,怎好看着她受苦?”
鲁显头大如斗。欲待解说此事严重,但他出身寒门,鲁老夫人年轻时不过一个村妇罢了,有些事跟她讲了也是白讲。然而他又是个孝顺的人,不能对母亲拉个长脸,一时倒不知该怎么办了。
倒是鲁夫人在一边轻声细气地道:“璇儿,早就跟你说过了。你肚子没动静,就该挑个人放在姑爷身边。如此一来,既拢住了姑爷,又堵住了你婆母的嘴。且你挑的人,身契都握在你手里,岂敢跟你作对?丫鬟们生下的,就是儿子也不金贵,将来等你自己有了孩儿,自然稳稳压过他。你只是不肯,好似母亲会害你一般。若这样拖下去,你婆母或指个人过来,或干脆就往外纳了良妾,你却不好掌握了。”
她说的这番话,其实是宅门内夫人们最常用的也是最稳妥的办法。只是这个女儿自幼被婆婆抱去,跟她这个亲娘倒不亲了,凡她说的话,鲁璇只当耳旁风。到如今弄成这样,又只会回来哭闹。
鲁夫人是官家女子,于朝政上要比村妇出身的鲁老夫人和被村妇养大的鲁璇懂得多了。洛南县令是鲁家姻亲,此事鲁显正该避嫌,哪有自己还凑上去的?
鲁璇趴在鲁老夫人怀里只是哭,并不答话。鲁显烦躁起来:“你母亲这话说得再对也没有了,你还哭什么!”
鲁璇呼地站起来:“娘说得这么大方,你当初三年都没生儿子怎么不给爹纳妾?凭什么来管我?”
鲁夫人先是愣了一下,待听见最后一句话,啪地一声一个耳光就抽到鲁璇脸上去了。鲁显正是因着娶了她才能入于阁老的眼,因此即使三年无孕,头一胎又生了闺女,鲁老夫人有些挂脸,鲁显却是半点都不敢动歪心思的。当然她之后接连又生了两个儿子,鲁显自然更没了纳妾的理由。
这事儿原是她颇为自豪的——做到鲁显这样官阶的,家里不纳妾不收通房的人可不多——她娘家的姐妹们颇有些嫉妒的,只不敢在她眼前犯酸罢了。没想到这会儿被亲女儿明晃晃地揭出来,这脸上如何挂得住?说起来她一辈子顺风顺水,唯独在这个女儿这里不如意,也是相处时间少,母女之情不深,一时忍不住就动了手。
鲁璇被打愣了。鲁老夫人却一下子不干了,连拐杖都不要就站了起来:“你,你好大的胆子,竟当着我的面打璇儿!你这是打她还是打我?”正要往前迈一步,却觉得腿上一阵疼,咕咚就倒下去了。
这下鲁璇顾不得哭,鲁夫人顾不得生气,鲁显也顾不得发愣,连忙一起把鲁老夫人扶到床上去,又忙去请太医来。
鲁老夫人跌这一下,不但腿上痛,手肘也扭伤了,不免就怪起鲁夫人来,一直闹腾到半夜才罢休。
鲁夫人也是一肚子气,伺候婆母睡下,才跟鲁显诉苦:“打入了秋就说腿疼,请了太医来开了药油,又嫌气味大不肯涂,怎么劝也不听。今日闹出这事来,倒都是我的错了。”说着就哭。
鲁显既孝敬老娘,又爱重妻子,还心疼女儿,但又重视官位。今儿这可是种种矛盾都凑到一起来了,他既不能说母亲不是,又不能说妻子不是,也舍不得说女儿不是,憋了半天只能骂道:“都是安郡王和蒋家闹出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