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第396章 贸易大棒
“卖给他们武器又如何?君不见乌桓如何,我们卖给他们的武器还少吗?如今乌桓又如何,还是以前的乌桓了吗?”
叶晨问出这个问题,让他们都开始思考起来。
如今的乌桓,战力下降的非常厉害,已经不是草原上的雄兵了,他们就算武器精良又如何,打仗靠的是战士,虽然武器装备也很重要,但是这是在士兵合格的基础上,让一群没有受过训练的农民拿着精良的武器跟身经百战拿着普通武器的军队打,结果农民肯定一败涂地。
况且卖武器只是跟草原贸易的一部分,杜康酒、粮食、食盐等都会跟他们贸易,一旦匈奴他们可以轻松获得,那么谁还愿意提刀跟敌人拼命。
要是好抢也就算了,无本买卖做起来更加的舒服,可是十万大军都奈何不了人家,抢是抢不到了,至少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代价就算一国都无法轻易的承受。
“主公,您是打算让匈奴和鲜卑也像乌桓那样,消磨他们的意志,让他们没有勇气再打仗。”关羽问道。
“没错,此战之后,回去的时候他们若将军队解散,让他们回各部落,那么他们今后想要聚集起来就困难了,而这段时间内,我们如果通过跟他们大规模贸易,让他们获得他们想要的,那么今后就更加的难以对我们进攻了。”
匈奴出兵,如果没有获得好处,今后谁还会跟着他们打仗,就算於夫罗想要聚兵,那些部落首领看不到好处一定会抵触,到时候想要聚集足够的兵力就困难了。
况且此战之后,叶晨肯定会加强整个辽东的防御,到时候望平城建起来,而且辽西的公孙瓒也一定会加强军备,到时候想要攻破辽东,千难万难。
“同样的,卖给他们武器也只不会卖最好的给他们,也不会一次性卖给他们太多,其他物资可以敞开的供应给他们,通过贸易慢慢的渗透到他们内部,最后区别对待,给他们不断制造矛盾,只要他们无法合成一块,那么他们今后就别想再来进攻我们。”
想要攻打辽东可不是一个部落两个部落的事情,没有几个大部落联合起来,绝对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对付辽东,这就是叶晨的底气。
几个将领再没有忧虑,乌桓的例子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只用了两年,两年内乌桓的战力下降严重,连最基本的警惕性都丧失了,否则也不会让人轻易的攻进他们的腹地。
在於夫罗收到叶晨的信的时候,柯比能也见到了几十个被叶晨放回来的大小将领。
“混蛋,我就知道是於夫罗捣的鬼,混蛋。”听完手下将领的供述,柯比能大骂於夫罗混蛋。
“大人,是啊,当初要不是於夫罗诱骗我们在前方开路,而他自己去偷偷的返身逃跑了,否则我们也不会被俘。”他的手下将领一个个哭诉着申斥於夫罗。
柯比能深吸了几口气,将愤怒先压下去了,他现在还不敢对匈奴怎样,因为他还需要匈奴提供的粮食,柯比能不是没有自己的粮道,只是他这次为劫掠而来,根本没想过打什么硬仗,所以难免准备不充分。
“大人,辽东汉军送来书信。”叶晨没有着急给柯比能送书信,就是要等到这些降将回去之后再送,这样效果会更好。
送的书信跟给匈奴的书信差异不大,都是跟他们展开贸易,只是多了一个赎回俘虏的条件。
如果按照市场价,将近四千人,还都是士兵,怎么都要几万头牛羊才可以,但是叶晨要求柯比能送一万匹马来赎回。
叶晨给的书信均有报价,这个报价他们一看竟然比他们之前从乌桓手中购买的要低三成,看了这个报价,他们立刻就心动了。
乌桓卖给他们的已经是二手甚至三手了,价格当然高,而叶晨给他们的报价其实并不低,比他们正常的价格高很多,奈何是第一手,价格低了很多。
看了条件,柯比能是心动了,这跟他此行的目的有关,目前鲜卑内部还混乱不堪,没有统一,他一心要做的就是统一鲜卑,根本没有想过要跟辽东的军队死磕。
如今不用死磕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如何不让他心动,他可是最清楚乌桓有多富裕的人,乌桓的富裕都是因为跟辽东贸易,只要他能接过来,直接跟辽东贸易,那么他的部落实力就会迅速壮大,要统一鲜卑就不在是梦想了。
跟匈奴合作是不可能了,除非有天大的好处,这个仇是不能轻易摸去的,除非有足够的理由。
还有就是俘虏也要处理,一万匹马不算什么,这次从乌桓手中抢夺的就不止这点,所以柯比能已经无法跟辽东打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最大的谋取好处了。
但柯比能并没有妄动,甚至他不敢公开跟匈奴决裂,这些释放回来的将领也被他暂时隔离开了,他怕一旦跟匈奴决裂,对辽东没有优势,那么辽东方面会不会撕毁这些协议。
柯比能并不知道的是跟草原贸易并不是被逼出来的策略,而是一个大的战略,就算没有匈奴鲜卑联合攻打辽东,只要叶晨收拾了乌桓,那么接下来也会跟他们贸易。
“派人传信给辽东,我们愿意跟他们交易,不过具体条件要跟他们好好的商谈一下。”
“另外,给我约见於夫罗,跟他商量一下尽快攻击望平城,说我们数万大军不能在此等死。”
两条命令下去,只是这两条命令好像有问题,既要跟辽东打又要跟辽东谈合作,其实无非是柯比能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向辽东施压,获取更多的好处,争取谈条件的时候能有更多的优惠。
柯比能在历史上也是枭雄,后期统一鲜卑,力量强大,直接威胁北方的安全,曹操不得不用刺杀他来瓦解鲜卑,从而解除危机。
於夫罗接到柯比能的消息,然后一个人看着辽东给的信,静静的在大帐里面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