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参谋的算计
印度炮兵分成几队,向不同方向撤离,这是梅内亚姆参谋部根据美军指点,制定的一种挑战对手制空权的巧妙玩儿法,在这样复杂的山区,喷气机不容易依靠雷达捕捉到贴山飞行的直升机。不过其中的2个排很不幸地又碰上了眼力不错的中国飞行员。
郑辉编队的另2架飞机,并没有向郑辉靠拢,他们根据郑辉对敌人原来机队航向的指示,转而向敌人的出发区域扑过去,试图截住其余还没有逃走的部队。在美国指点下,印度的一些新式玩意儿层出不穷,对中国军队而言,则面临着及时调整策略的要求。
3架支奴干装载着2门火炮以及炮兵和弹药,在山岭间蜿蜒穿行。天际上喷气机的尾迹已经延伸到云层里看不见了,飞行员想,这一劫大概是躲过去了。飞机分拉开距离,准备通过两座雪山前的开阔地,通过这片无依托地区大概需要2分钟,随后就会进入新的山谷地带。然后就跑进己方防空导弹防护范围内了。
电子设备无法提供大致的算计,郑辉只能自行估算敌人的的路线,随后看准时机掉过头来,穿过云层。穿过云层,他再次靠目视,看到雪地上长长的影子,太阳正从东方升起,这些影子的长度足够将其暴露出来。眼看时机刚刚好,所有的3架敌人直升机都已经进入攻击区域内。他从敌人后上方的视野死角接近,然后打开雷达,迅速截获所有3个目标。敌人飞行速度不够,此刻再分散开来已经来不及了。敌机显然察觉到了雷达,立随即展开对抗措施,开始发射干扰,不过他们完全处于相控阵雷达的烧穿距离内,根本无法脱逃。
歼16连续发射了4枚中距导弹,两两分开,向前面的2架敌直升机飞去。在导弹主动雷达开机后,郑辉掉头收拾最后一架。
笨拙的支奴干直升机无从靠机动逃跑,不过飞行员在最后阶段难免还是要放手一搏,第一架临空抛下火炮,向一侧急转几乎翻转过来。它被导弹击中前方旋翼和机舱,随即在空中着火并打起转来,可以看到不少人员从飞转的直升机里被甩出来,掉落到下面。
另一架没有吊火炮的,则依靠较快的速度冲前前面的山,也许想增强山地杂波干扰,增加导弹截获的难度。导弹破坏了它的企图,飞机临空爆炸,拖着黑烟一头扎到地山上,从爆炸的程度看,这架飞机内装着不少弹药。郑辉盘旋一圈寻找第三架支奴干,那架飞机还落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区域,进退不得,可见郑辉挑选的时机恰到好处。他一向的作战原则就是:强敌不必硬拼,能欺负的一定要欺负到死。
敌机主动坠向地面,显然飞行员认为这是唯一的生机所在。郑辉盘旋到攻击位置,使用最后的2枚红外制导导弹攻击迫降的敌人。导弹寻着热源击中了发动机舱,但是没有引发连锁爆炸,而是直挺挺掉了下去,歼16盘旋一圈观察战果,发现竟然还有人从残骸里面跑出来,可见机体够结实的。于此同时他的两架僚机也搜寻到了敌人的起飞地点,阵地上还有几门炮没有撤离,于是呼叫指挥机联络远程火力进行打击。
梅内亚姆在查谟的指挥部内得到了火力支援部队被袭击的坏消息,不过对他而言,这点损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后方的各种装备正在源源不断送来。而最让他高兴的是,他的总攻部队在高涨的士气推动下,已近冲上了中国人的制高点,这算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在进行了一次紧急电视会议之后,中国军队决定暂时从叠木错克的几座高地上后撤,让出山脊,以便发挥本方炮兵的火力。当然在会议上,徐景哲向高级将领们保证,以他对敌人决策层的了解,他认为本次攻击不可能深入太远,敌人需要的,应该只是军事上的试探和政治上的示强,梅内亚姆并不缺乏常识,不会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在一个战略方向发起攻击;另外空中侦察表明,他的后续兵力也很薄弱。
会议的结果是高地上仍然在作战的中国军队得到命令,退入坑道,放弃制高点。这样好让后方炮兵放开手脚。
印度25师的锡克营,在一番苦战后,终于将一面破破烂烂的军旗,插到了叠木错克3600米的制高点上。从这里向东,可以居高临下俯瞰中国的阿里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是如徐景哲所预料的那样,梅内亚姆根本无心突入太多,徐景哲很快截获了,印度司令部要求部队停下来,等待进一步指示的命令。
梅内亚姆一直在等待其他战线上的情报回馈,尤其是列城附近中国坦克的动向,当然这此攻击本身就是一场政治上的胜利,对于印度的内政尤其如此,所以他在第一时间向新德里直接报告的胜利。在电报中,他将功劳归结于部队的勇猛以及新式装备的作用,将敌人损失垮了了不少,唯独没有提及自己的指挥,他知道总理喜欢谦逊高尚的将领,自己应该表现的淡薄矜持一些。
郁郁寡欢的卡汗终于迎来了不多见的重大胜利,在秘书念过报告后,他激动地从沙发上站立起来,将电报纸要过来,双手颤抖捧着又细细看了几遍。急速提升的血压将隔壁的医生吓了一大跳,直到血压和心率稳健维持在正常数值后,医疗组才决定暂不处置。
阿萨姆失败以来,前线鲜有可以让人振奋的消息。现在不光是外交部长喋喋不休地谈论敌人的强大,己方的前景不妙;包括美国国务院的小角色,也敢在他面前大谈印度的战略失误,美国人一直企图以印度暂时的挫折为要挟,要求他将巴基斯坦南方的占领区,拱手让给美国势力,好让他们好前后夹击伊朗,这是他死也不能答应的。
钱德拉告诉卡汗,美国现任总统背后的智囊团,至少在商讨几种与中国妥协的可能性方案,即:中国出卖部分巴基斯坦利益,换取美国默认中国肢解印度北方。最终结果是,巴基斯坦的南方海岸线地带获得独立,而印度的北方会出现一系列中国控制的新国家出现。在一个更小的印度与巴基斯坦背后,中美两国共同瓜分南亚利益。
美国人能够提出如此荒诞的计划,显然是因为对中国之前的一系列战斗胜利十分的买账。不久前,当印度大军还在高歌猛进的时候,美国人还多次试探,提出了很多美印分制印度洋的计划;现在眼看局势变化,美国竟然又有了和中国二一添作五的念头,光想想这些也足够卡汗血压上升的。
“梅内亚姆将军拯救了我们的国家,一举打到了敌人的境内,让他们也吃苦头。。”
“好像是这样的。”秘书小心翼翼地说道,他从地图上看,印度军队似乎还没有跨过边界。
“我需要所有的国民都知道我们打了胜仗,让全世界都应该知道我们重新赢得了战争。让他们知道我们包围国家的决心是不可战胜的。”
总理用沙哑的嗓音慢慢说道。
“是的总理,马上召集所有的媒体到外交部,或者让国防部的发言人来谈这件事。”
“让外交部来办吧,这种事情交给国防部可能会办砸了。”
秘书赶紧退出去,去张罗卡汗的外交公关。
林淮生的指挥部,完全没有被印度在北方发起的,团一级攻势所惊扰,即使国内的高级指挥官们都在猜测印度的真实意图,对林来说,印度能够发起这样一次试探性进攻,是有益无害的,如果梅内亚姆能看到叠木错克的进攻兵力,那么他就有足够的理由说服陆军参谋部,将更多的预备队何装备调派到尿不拉屎的雪山上。当然,对于中国军队的全盘局面而言,从阿克赛钦的出击,同样需要相当严格的保密,其目的地一样是新德里,关于这一点林淮生并不去多想。
他弯腰在地图上,仔细测量要地间的距离。从胡萨布出发,到查谟的距离是218公里,到阿姆利则是230公里,穿越边界到新德里大约600公里,并且所经过的地形都非常有利于进攻。他现在需要等待梅内亚姆新指挥部地点的最后情报,来对进攻计划进行微调。
敌人差不多全部收缩到克什米尔地区,被梅内亚姆合并掉的西方司令部成了一个空架子,只剩下了4个师以及第50空降旅,来守卫漫长的防线。印度部队进出克什米尔的捷径是阿姆利则到达伊斯兰堡;帕坦科特到查谟的两条铁路,其余方向都是连绵高山,不利于部队调动。现在只要有一支精兵,将这两条血管掐断,梅内亚姆的几十万大军就留在高原上下不来了;届时新德里附近,大约就只剩下斯潘加的一支劲旅,不算预备役部队的话,其人数不会太多。如果梅内亚姆要拼死下山救新德里,他背后的中国军队就会趁势掩杀下来,如果他坐视不管,那么正好就与斯潘加在新德里附近进行一次决战,说不定就一路杀到总理府门口了;以林淮生对卡汗的了解,那是一个不会迁都逃跑的人,这样有利于一次性解决印度问题。
“正面的4个步兵师全都不满员,且战线很长,不值一提,”一旁周耀华说道,“王镇北可以轻易突破防线,一下子就进入敌人过境内了。我只是担心后续的巴基斯坦部队难以完成歼敌任务。”
“即使无法有效歼敌,也必须决然挺进,没有时间回头吃掉敌人,军事常识当然都是以歼灭有生力量为首要目的,但是这次战斗还是要打政治。”
“你认为靠这一战,印度就要完蛋了?”
“是的司令员同志,要知道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民族众多,矛盾重重,没有经历过土地改革,基层组织松散的庞然大物,虽然它还在顽抗。我坚信,只要我们到达新德里附近,印度的抵抗意志会崩溃的。”
“会不会迁都到南方继续作战?在哪里可以更简单地接受西方援助。”
“从政治上看,只要印度政府迁都,他们会立即失去支持,而我们就提前胜利了。”林淮生冷笑道,就好像一切都在算计之中一样。
“斯潘加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敌人预备役部队数目还是非常可怕,仅仅在新德里周边,就由有100个以上的补充营在训练中。”
“这些部队大部分还在等待重武器,没有重武器,他们不堪一击。”
“但愿如此吧。”周耀华惆怅叹息道,他的实战经验不如林淮生,不好继续抬杠下去,虽然目前林还在他的指挥下,但是作战时,就会出任前线部队实际指挥官,上级非常看重他的临机指挥能力。而自己挂着最高指挥官的名头留在后面,需要面对的是保障工作以及与友军的沟通,他知道这才是一项真正的苦差,巴方的高级指挥官十分担心会吃败仗,而基层军官则害怕斯潘加的坦克。
“边境战斗不算什么,但是我们至少需要一场对斯潘加集团军的胜仗,来提振巴基斯坦部队的士气。”
“斯潘加的第4装甲师,此刻就在新德里西北帕尼帕特地区。我们突破边境的时候,如果它反应及时,其主力应该赶到了阿姆利则附近。我想届时可以将生力军换上来,在那里狠狠地打它一下,最好全歼。这样士气一定会起来的。我们有三个装甲师(旅),打它一个,一定能赢。”
“这个师的战斗力虽然不如白虎师,也不是省油的灯,根据情报,他们刚刚补充了一部分西方坦克。”
“呵呵,没有比这一带的平原地形,更适合坦克作战的了。贺凡在阿萨姆时,一直抱怨那里的地形只能小打小闹,无法施展装甲指挥官的远大抱负;我让他来这里,他倒好,宁愿去北面。等我们这边消灭了斯潘加,让他在高原上淌着鼻涕后悔去吧。”
林倒是很乐观,没有担心敌人横在眼前的这支部队,似乎第4装甲师的补充、换装,以及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给他一举歼灭似的。
“大规模坦克战,在我军军史上可都是空白。”周耀华说道,他倒不是张别人志气,只是打心底里看不惯林淮生在自己面前说这些大话。不久前他们在奎达第一次相遇时,林淮生说话还是挺有分寸的,远没有现在这么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