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南宋第一卧底> 第2538章:身凭沧海且静听、阴云如封、波澜

第2538章:身凭沧海且静听、阴云如封、波澜

  如果这种协议借款申请涉及到的数额比较少,沈墨一般都是签完就算。商社还款的时候都会按照市场上同业拆借的水平,支付给通州财政部门一些利息。
  至于说大额拆借,比如说二十万两银子以上,就需要沈墨和拆借的财团直接联系,双方商定一个合适的利息等级。
  其实这就相当于政府借给了私人公司一笔款项,虽然和后世的财政政策并不符合,但是放在通州也是没办法的事。
  可是这张内部协议借款申请,沈墨在签字之前,却是偶然扫了一下它的名头。
  可是这一眼,居然被他发现借款的是淮扬财团,驻通州办事处!这一下沈墨立刻就愣住了,马上停下了手里的笔。
  在这之后他又看了一下数额,发现是三十万两白银!
  “怎么回事?”这时的沈墨也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财雄势大的淮扬财团会没钱?这就跟张天师被鬼迷了一样,不是笑话吗?
  沈墨随即让自己的机要秘书王轩进来,让她把淮扬财团驻通州办事处的负责人叫来。
  然后他想了想,又派人去通知沧浪园的张嶷如姑娘过来。
  当她们全都到齐了之后,沈墨在会议室里和这位淮扬财团的代表一接洽,才发现这件事里果然有蹊跷!
  ……
  原来在沈墨理清了江南的丝绸市场之后,有些小工坊已经开始织造丝绸了。
  当然,现在所有的大丝绸商都拒绝收购成品,想用这个方法来煽动民间反对沈墨的浪潮——这个方法显然没成功,我想大家都还记得。
  于是当这些小工坊的丝绸生产出来之后,沈墨随即就跟淮扬商团商议好,制定了一个回收丝绸的标准价位。
  这样他就可以让那些小工坊,到各地的泰山商社找到淮扬商团的收购点,将丝绸卖给淮扬商团的人。
  在这里,当然最大的一个收购点就位于通州的石港场商业港口。也就是水晶宫大楼直接可以看到的那片港口区上。
  在沈墨和淮扬商团制定定好了价格之后,随即全天下的丝绸织造工坊就都得到了消息。只要他们去到有淮扬财团商人的地方,就可以顺利的将自己的丝绸卖个好价钱。
  在大宋,最普通的丝绸叫做“大疋”,这个字和“匹”是一个读音。意思就是稍厚一些,质地也平常的丝绸。
  像这种大疋,也是丝织品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沈墨确定下收购大疋的价位,是十两银子一匹。
  至于其他的绢、帛、纱、锦、自然也有各自不同的收购价。而且这里边还按照纺织的工艺精细与否,将产品分成了上中下几等。
  当然由于丝绸的品种和等级太多,无法全部一一罗列出来。所以咱们就以十两一匹的这种“大疋”丝绸,作为衡量标准。
  实际上大家可能觉得,十两银子的价位太高了。但是大家可能意识不到,现代人看到的丝绸,其实都是工业化以后的产品。这样的丝绸在养蚕和制造方面的成本,已经是降到了很低的程度。
  而在古代,丝绸的价位始终都是居高不下的。如果要是大家觉得一匹丝绸十两银子有些贵了,那么我说出另一条消息,大家肯定会笑得不行。
  因为在古罗马,华夏丝绸的价格是12盎司黄金才能购买一磅丝绸(一磅是十六盎司)——在罗马那里,人家丝绸都是按斤卖的!而且跟黄金的价格基本上差不多!
  由于罗马帝国对丝绸的追捧,曾经一度闹得他们的黄金储备直线下降,甚至导致了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可是那些罗马贵族们,依然控制不了自己对丝绸的狂热。
  即便在元老院极力抵制的情况下,当时的凯撒大帝还是穿着满身丝绸,打扮成一个红包套一样去开会。
  而后来的国王尼禄,干脆就是穿着丝绸做成的女装上场……为了爱美,人家连节操都不要了!
  当时的罗马人被丝绸的昂贵价格所诱惑,甚至有人一点点的把丝绸拆开,然后在里面掺上羊毛重新织到一起。用这种拙劣的伪造手段,居然也能赚到钱。
  到最后,罗马人还是被丝绸的魅力和它昂贵的价格逼疯了。
  他们其实本来打算亲自发兵,到丝绸产地华夏来干一票的。后来发现他们根本过不来,于是就把气撒在了丝绸的转手贸易商,波斯人的身上。
  罗马人认为那些波斯商人,非常明显在丝绸上赚了他们不少黑心钱。而波斯人则是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凭实力涨价。所以在他们双方互不相让之下,索性大打出手……于是就酿成了一场由丝绸引发的战争!
  所以在古代,丝绸的价格就是这么猛……而沈墨这次发现的异常,正是淮扬财团的通州办事处那里出现的。
  正因为他们按照承诺的十两一匹的价格,大量收购了从大宋各地运来的丝绸现货。导致淮扬财团的现金已经出现了不足的迹象。
  于是,他们才会向通州财政部门拆借……这下立刻就引起了沈墨的警觉!
  沈墨当然现场批复了这次的借款申请,然后让那位淮扬财团的代表直接到财务部领走三十万两银子,立刻回到石港场收购站去继续回收丝绸。
  在这之后,等那位淮扬财团的代表刚走,张嶷如就看到自己的老师兼郎君陡然间皱起了眉头!
  “这不是好事儿吗?老师?”这时的张嶷如看到沈墨的样子,于是笑着宽慰他道:
  “丝绸的数量越多,就说明各地的纺织户信心越足。市场也开始渐渐繁荣稳定,这不正是老师想要的结果吗?”
  听到了张嶷如的话,就见沈墨神色冷峻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却缓缓的说道:“就怕这些销售到通州来的丝绸,它的来历……不那么简单呐!”
  ……
  在这之后沈墨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开始派出大量调查人员,奔赴各个丝绸产地。
  沈墨要求他们每到一地,就配合泰山商社跟淮扬财团的当地人员,用最快的速度搞清那个地方丝绸的产出量,还有运往通州的数量。
  与此同时,他也派人密切监视着通州石港场,淮扬商团收购丝绸的站点。并要求他们把每天收购丝绸的数据,都向他汇报一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