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从1983开始> 第216章 社会话题3(月票加更)

第216章 社会话题3(月票加更)

  “……”
  电视机里已在播着别的节目,一家三口好一会没有动静了。
  于佳佳揉了揉眼睛,莫名想哭。
  她也不晓得为什么,没有悲痛欲绝的情绪,没有撕心裂肺的场面,白奋斗就那么坐在门口,带着一丝伤感。
  而就是这丝伤感,像病毒一样从荧幕里钻出来,渗到她的骨头里。
  “你们说……”
  老妈拿起没织完的毛衣,毛线缠在手指上却不动,“小薇讲的那些东西,到底是真是假?”
  “可能是真的吧。”老爸道。
  “那她名字呢?”
  “假的,不是说虚假身份么。”
  “那她真名叫什么?”
  “叫沈桃红吧。”
  于佳佳应了一句,遂又沉默。
  ……
  葛尤坐在沙发上,抹了抹眼角,不好意思又有点自豪。
  他跟媳妇来探望老爹,也就是葛存壮,一家人顺便看了两集《胡同人家》。
  老爹顿了顿拐杖,道:“虽然前面我不喜欢,太贫,这两集还不错。我以前拍戏,哪有这么复杂的人物情感,除了好人就是坏蛋。现在老说要生活化,人物要饱满,我一直没领会什么意思……反正你这回不错。”
  “嘿嘿,瞧您说的,我也没想到我能演的这么好。”
  葛尤嬉皮笑脸,末了瞅瞅荧幕,已经在重播昨天的戏。他看着里头的大杂院,心里有数,自己肯定要火了,同时又有些迷茫。
  “哎哟,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演上这么好的戏了。”
  ……
  “这小子,我真有点后悔放人了。这剧要是我们来拍,绝对还能上一个台阶。”
  “你别妄自菲薄,《末代皇帝》也不差。”
  “不不,好就是好。《末代皇帝》在制作上肯定要超过《胡同人家》,但太死板了,缺乏观赏性。
  老百姓一看,哪个亲近啊?肯定是胡同。”
  戴临风砸吧了下嘴,担忧道:“不过意识太超前啊,就怕惹出什么麻烦。”
  ……
  一处普通的住宅楼里。
  杜献穿好了衣服,奇道:“都演完了,怎么还坐着?”
  “嗯,没事。”
  沙发上的陈到明回过神,问:“你上哪儿去?”
  “我买包火柴。”
  “我去吧,你歇着。”
  “一块儿,正好走一走。”
  陈到明遂关了电视机,慢吞吞的穿衣服穿鞋,出门踩了两步,才终的一叹气,“好戏啊。”
  ……
  中戏附近的街口。
  胡君、何兵、江杉等人从饭馆小聚回来,照例陈晓艺请客。她总请客,在班里最有钱,因此还得了外号,叫“大发”。
  天津大发的大发。
  “哎,你们感觉怎么样?我觉得挺好的,都想哭了。”江杉道。
  “是不错,那个什么许非啊,来挑演员的时候,哎哟那逼装的,没成想还真有本事。”何兵老实巴交的吐槽。
  “那你们想好了没有,到底去不去啊?”徐凡问。
  “有时间就看看呗,总归是个经验。”陈晓艺道。
  “……”
  胡君低着头,心不在焉,半天才道:“我就一直在想白奋斗最后那场戏,感觉太好了,那么强烈却全收在里头,怎么找着的呢?”
  顿了顿,又道:“冲这人我也得去瞧瞧。”
  …………
  《小保姆》过后,关于《胡同人家》的讨论达到一个井喷程度。
  报社的交流版块早就装不下了,编辑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从无数信件、电话的、亲自上门的、转达的意见中,选取有价值的观点。
  “之前有位老先生说,该剧肤浅,无内涵。我想您大概错了,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力量,直击人心。到目前为止,这是最令人回味的两集。”
  “说《胡同人家》反映社会问题表面化的可以闭嘴了!
  暂住证颁布两年,除了该剧,没有任何一部文艺作品展现过这个东西。而且我早就想说,每到查证的时候就搞的鸡飞狗跳,我在路上都被堵过好几回。
  不否认,暂住证有维护治安的作用,但也伤及了不少无辜。尤其是治安队,凶神恶煞,执法方式十分不可取。”
  “没有人还认为小薇是个骗子,虽然她确实是个骗子。
  该剧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对新生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那份温暖的关怀。盲流不都是坏人,很多是生活所迫,但编剧也没有‘一厢情愿’的做好人,违法就是违法,要受到惩罚。”
  “在艺术性上达到了新高度,这是讲人性的故事,而非以前的政治性和集体性。”
  “何赛菲太美了!洗完澡出场那一幕,哼着歌,散着头发,我想这才是她最真实的样子吧。”
  “编剧用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讲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和伤感的失恋故事。白奋斗演的真好,他搓脸的时候,我都惊呆了!”
  “小薇说的经历是真是假?我身边的朋友都快打起来了。”
  “小薇到底叫什么啊?是不是叫沈桃红?”
  在没有对狗血套路司空见惯的八十年代,小保姆就是大杀器。
  它直接挑战了人们对看剧的认知,原来影视作品中的情感可以这么微妙,这么细腻,这么唏嘘回味。
  不再是传统的羞羞答答,不再是革命烈士的舍己为国,不再是一板一眼看着都费劲的谈恋爱,也不再是天崩地裂死去活来,或对压抑着的性的释放。
  开播十四集后,《胡同人家》终于到了一个高峰,真正的街头巷尾,全城热议。
  那些批评的老干部、老同志,依旧秉承观点,绝不退让,但反响极度削弱。通过一段时间的铺垫,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一部怎样的电视剧。
  …………
  “哎,那不是陶蓓么?”
  “呀真是,还有妮子呢!”
  “走走进去看看。”
  钗黛的大照片被无情忽视,刘贝和曹影成了新宠,几个年轻姑娘进入伊莲服饰,琳琅满目。
  “你好,请问陶蓓那件衣裳还有么?”
  “有,这边请。”
  王柏琳引着过来,笑道:“我们现在有个优惠活动,只要消费满100元,赠送特制短袖衫一件,就是这样的。”
  她刷拉开遮布,贴墙一大串,挂的满满登登全是短袖衫。
  白色,胸前印着各种头像,全是《胡同人家》里的人物,漫画风格。衣服质量还行,但限于印花成本,就比较粗糙。
  几个妹子看了却眼睛放光,叽叽喳喳不停。
  “你们不单卖么,我就想要这个。”
  “啊?那我们凑一凑吧,挑哪个好?”
  “白奋斗啊,必须白奋斗!”
  “……”
  抽空来视察的许非在里头看了会,笑道:“最近生意怎么样?”
  “好,好的不得了。”
  张桂琴乐呵呵的,“这月下来,起码翻一倍。”
  “那就行,你到月末先清清账,再把我爸叫来,家里存款都带上。”
  “出啥事了?”老妈一愣。
  “挣钱,大钱!”
  许非留下一张报纸,呆了会便离开,骑车来到大菊胡同。
  刚到胡同口就发愁,又是乌央乌央一堆人。他下了车往里挤,喊道:“麻烦让一让,让一让!”
  人群缓慢的让出一条道,有眼尖的突然嗷一嗓子,“哟,这不警察同志么?”
  “哎,还真是啊!小刘同志,今天有戏么?”
  “什么小刘,没看演员表么?许非,小保姆的编剧就是他!”
  轰!
  许老师心道不好,在人群骚动起来之前,拼命溜进大杂院。
  胡同是实景,老北京一看就门儿清。
  不知道谁带的头,最初可能来看看,就像去飞龙谷寻找同福客栈一样。结果发现,诶,正准备拍第二部呢!
  好家伙,每天都有一批人在此蹲点。许非把筹备组放在了杂院,正常工作都展开不了。
  而此刻,他正跟陈彦民聊着,忽听外面有人喊:
  “许先生在这么?”
  “许先生在么?”
  他出去,见两个男子拜访,疑惑道:“你们是?”
  “哎哟,幸会幸会!没想到您这么年轻……我们看到您的广告了,我是卖矿泉壶的,产品都带来了,价钱好商量,但也别太狠嘿嘿。”
  这哥们明显第一次做生意,上来交待一半。
  “赞助可以,但假冒伪劣商品我们可不接,得对观众负责。”
  “那是那是,您看看这个矿泉壶,您把自来水倒进去,经过过滤和矿化,就会变成矿泉水,有益健康,延年益寿,绝无二家。”
  “我们研究研究,你们留个电话吧。”
  “诶诶。”
  俩人走了。
  没多大功夫,又见一辆破面包冲进胡同,堵得满满登登。
  “干嘛呢,干嘛呢?耽误人走不知道么?”冯裤子吼道。
  “对不住,赶紧退出去!”
  一个老板模样的人,敲了司机一记,司机委委屈屈的挪车。
  “许先生,久仰久仰!我在报纸上都看到了,那个我是卖洁厕灵的,这是我们最新产品……”
  拉赞助这回事,金主往往强势,但当平台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需要钱的反而成了甲方。
  许非一下午没干别的,光接待各路奇葩产品了。
  好容易忙完,冯裤子又贼么兮兮的凑过来,这货被任命为副导演兼美术,忙前忙后,狐假虎威。
  “许老师,您瞅瞅这个,刚才一观众送给我的。”
  “啥东西?”
  他疑惑的接过一本小册子,差点喷了,“《胡同人家》对话集?”
  随便翻了翻,纯手写,全是有意思的台词和俏皮话,密密麻麻半本子,还标注了哪集哪集,可见用心。
  哎呀!
  许老师感慨,这要过三十年,我就能跟鲁迅抢饭碗了。
  “如果你不知道这句名言是谁说的,那就是我说的。”
  ——许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