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工业教父> 第195章 啤酒烤肉

第195章 啤酒烤肉

  在八十年代开一个烤肉店可不容易。而开一个红柳烤肉店就更不容易。
  烤肉的灵魂,就是肉。没有好羊肉,师傅再好的手艺都没用。所以冬梅嫂子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找一个稳定的肉源。
  冬梅嫂子的想法是在郊外找个地方租下来,然后从内蒙把活羊运过来养在那边。每天把要杀的羊运到城里,现杀现做。
  这么做是为了羊肉足够新鲜,当然也是因为现在没有冷运设备。暂时来看到,这个方法倒算是可行。但不用细算就知道,成本一定高很多。
  不过胡杨提醒他们:“内蒙的羊要吃内蒙的草,才能长出内蒙的羊肉。”
  看到大多数人都好像不太明白。胡杨只能继续解释道:“大家都应该常吃猪肉吧。”
  大家都点头。
  胡杨接着说道:“你们注意到没有。一样的猪种,吃泔水的猪,吃苞米的猪还有吃豆饼的猪。他们的猪肉都不是一个味道。”
  胡杨的话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冬梅嫂子毕竟是开饭店,立刻就明白了胡杨的意思。至于其他人,都是稍慢了一步,才从回忆中挖出了与猪肉相关的内容。
  “好像还真是,那喂的东西不一样,猪的膘也不一样。越大的猪越香。”
  “那是因为养的时间长。”
  “黑猪比白猪好吃。”
  “野猪才最好吃。”
  “胡扯,野猪肉有骚味。”
  “野味里,狍子最好,那个味道...”
  “那个野鸡也不错...”
  眼看这个话题开始跑偏,胡杨也没有要往回拉的意思。只要冬梅嫂子明白,其他人就随他们去吧。
  今儿他们喝的酒是沈阳的雪花啤酒,也就是后世著名的闷倒驴老雪的前身。一种好像酒精度不怎么高,但很容易上头的啤酒。
  虽然现在晚上并不热,但胡杨还是让冬梅嫂子给他冰镇一下再喝。
  胡杨一贯的风格大家都很清楚。有他在,这个酒一般喝得都很随性。喜欢多喝点你就多喝,不想多喝的,谁也不会劝酒,不过劝肉的倒是挺多。
  虽然说吃过了也会不舒服,但胡杨这方面倒是没有再限制。
  吃喝到三四分饱,大家的话都开始多了起来。都是自己人,说话都很随便,聊天的内容也很随意。
  虽然按人员构成来看,这很像是在搞公司聚餐,但对于工作上的事却聊的很少。
  究其原因,是因为的胡杨和华夏科技,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从胡杨这个大脑开始,逐层传递他的想法。每一层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有问题早就应该着手解决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聊的。
  绕了一圈,竟然又绕回到了胡杨身上。
  冬梅嫂子一开口就问胡杨准备什么时候结婚。这回胡杨可没由着这个话题继续下去,立刻转换话题,一本正经的说道:“我有个想法。”
  胡杨突然正经起来,大伙自然都把注意力转到了他这边来。
  虽然是为了岔开话题,但胡杨也不准备随便乱说。他也是真刚刚有了一个想法,虽然还不算成熟,但也可以拿出来大家聊一聊。
  胡杨说道:“刚刚嫂子提到要在郊区租一个地方养羊。我认为这事可以搞一搞。”
  邢鹏说道:“你刚不是说,这样成本太高而且养出来的羊,肉质也不如内蒙的羊吗?”
  胡杨说道:“没错,如果是光养供给一个烤肉店用的羊,那成本自然是高的。所以咱们应该搞得大一点。弄一个大型农场,不光养羊,鸡鸭鹅狗、奶牛黄牛、黑猪白猪咱全都养。还要搞种植,粮食蔬菜、瓜果梨桃这些咱也全都种...”
  在坐所有人都对胡杨这番话感到意外。没有人想到胡杨会突然想要高一个大型农场。
  眼看大家都是满脸的诧异,胡杨只能停下对于农场构想的描述。稍微理了一下脑中的思路,说道:“我这几次出国,有机会见到了外国人是怎么养鸡、养猪、养牛还有种地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捧哏,这个时候要知道接上一句:“那你给我们说说外国人农民是咋弄的?”
  这一点邢鹏做的就很好。
  胡杨说道:“一个养殖场里可能有几千只鸡,几十上百头猪或牛。他们可不是直接苞米和豆饼。都是经过加工的成品饲料。据说里面有很多的营养素和药。能让牲畜长得快又不得病。而大型农场都是机械化播种和收割。听说撒农药都是用小型飞机的。”
  这些描述一点夸张的成分都没有,但对于听者们来说,可能大部分都是无法想象的画面。
  从全国范围来讲,不是没有机械化耕作。否则他们的旋耕刀片要卖给谁。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机械化耕作都还需要加上“部分”的前缀。
  耕地是机械化了,但后续的播种,施肥,农药喷洒还有最终的收割。能够实现机械化的非常少。这就是为什么进口的粮食,还要比本土产的便宜。
  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带给工业进步有目共睹,但其实带给农业改变才是最大的。因为每一次科学进步,都不会只影响一个领域,带来的影响是整体的。
  而如果是整体的影响,那么起点越低提高的就越多。农业相对工业,明显是更低的那个。
  胡杨稍微给了他们点时间缓冲之后,就接着往下说。这些东西,没亲眼见过的话,真的是没办法凭空想出来的。
  “不用太惊奇,这些未来都会在我们这里出现。肉鸡几十天就能出栏,猪用不上一年就能两百多斤。到那个时候,鸡肉和猪肉大家都能天天吃得到,也吃的起。但我想说的也是这个问题。我在国外吃的肉,都没有咱们家里的好吃。”
  最佳捧哏上线:“这是为什么呢?是外国人不会做吗?”
  不过这回是冬梅嫂子接了过来:“这个东西养的时间短,味道就是差。嘴刁的人一口就能吃出来。”
  胡杨对冬梅嫂子的话表示了赞同:“对,就是这么回事。速成的东西能吃,但绝对不能算是美味。风味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所以我想慢下来。最起码咱们自己吃的东西,不要那些速成的。”
  胡杨的这段话大家都听懂了,自然也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虽然这个时候他们还不太会感受到,胡杨上辈子那种对于食物的“担忧”。但能吃和好吃的区别,他们还是非常明确的。
  当然按照惯例,胡杨并没有完全说出全部的想法。最核心的那部分,他还放在心里。
  农场的确是一个农场没有错,只不过他关于的大型概念应该和其他人以为的不一样。胡杨的大型,对他们来说应该是综合性农业基地。
  而除了规模之外,胡杨相信他们并没有完全了解到“全”的意思。胡杨突然想搞一个农场,可不光是为了口腹之欲。他真正想要搞的,是一超大型农牧业实验基地。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就是“细分”
  如果这么描述太笼统的话,可以用一些我们身边的例子,直观的解释的一下“细分”的好处。
  吃肉的鸡种肯定和产蛋的鸡种不同。做炸鸡的鸡种和做白切鸡的鸡种肯定也不同。奶牛的和肉牛不是一种牛,山羊和绵羊也肯定不一样...这样的例子有非常多举不胜举。
  针对某一种特别的需求,培育某方面有特别优势的品种。这件事我们的祖先从几千年前就开始做了。所以我们才有了猪牛羊和鸡鸭鹅狗。
  但是,人类驯养和改良家畜家畜品种的速度,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快过。
  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家禽家畜迭代的速度。在以前自然筛选要几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事,现在只需要之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时间。
  家禽家畜是这样,农作物也是这样。精耕细作的条件下所选的品种与大规模机械作业环境下所选品种,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两种环境情况对于作物特点的要求截然不同。
  前者需要的是产量高,品质高。而后者,要求的则是抗病能力强,环境的耐受力高,成活率高,但不需要极高的产量和极高的品质。
  无论是家畜还是农作物的新品种培育,都一直有人在做。但胡杨还是认为自己有必要,在这个领域也掺一脚。
  现在培育新品种农作物的人财物投入都不太高。而且并没有人把培育的目标,设为适应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特点。基本上,都是以高产,多季,抗病为目标。
  等他们意识到,需要搞这个方向的时候,肯定就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胡杨要自己来,越早开始越好。
  因为这还不光是新品种作物的问题。假如新品种被培育出来,那相应的播种或栽苗和收割的设备,也需要针对这种作物的特点进行设计才行。
  而一台自动化设备,从设计到实际投产,中间又要经历很长的时间。
  所以胡杨才认为这件事需要他牵头来弄。否则时间上是真的有点来不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