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工业教父> 第262章 留点念想

第262章 留点念想

  离开北京之前,胡杨准备给戚扬和简有德放假。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待在347所里面。并不是一定需要他们两个继续陪在身边。尤其是戚扬的情况特殊,估计应该几年都没有真正意义的休假。正好这个机会让他休息一下。
  胡杨说了自己的想法,两人却都表示没有什么休假的不要。简有德理由简单粗暴,说他无处可去。而戚扬的理由是闲上几个月人就废了,他不想做一个废人。
  当然,这都是借口。胡杨可以在这些借口上找出许多漏洞,但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态度的表达。胡杨觉得应该给一点尊重。所以他还是不准备把他们带在身边,因为在347所那边,真的没他们什么事儿。
  胡杨头疼:“既然不想休假,那就去那边管冲那里放松一段时间。你们都是北方人,正好感去体现一下不下雪的冬天。什么时候我出关了,你们再归队。”
  去广州出几个月的差,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休息。至于过去之后会有什么活儿,就要看管冲的心情了。
  这件事胡杨没有再给他们讨论的空间,在他离开北京之前,他们飞广州的机票就已经买好了。在胡杨离开北京之前,他们就被送上了飞机。
  胡杨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公事都搞定,然后在剩下的几天里,胡杨就把时间全都留给了和柏青的相处时光。两人又一次开始了美食之旅。
  这次的范围不止北京,还有兄弟城市天津。相比北京这个首都而言,天津缺少了很多的功能和标签。所以相比那座正在中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首都城市,天津更多的保留了过去的味道。
  老北京的味道,其实是全国各地的味道在这里融合变化之后的味道。所谓的老,其实大多不过百年。而天津的留下东西,有很多都是百年以上的。单论吃而言,胡杨个人的感觉是,天津要比北京高出一筹。
  当然也有一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闻名不如不见。不过相比之下,现在要比“上辈子”踩雷的比例低很多。
  胡杨上辈子,正在经历的就是城市化的大变革。不仅是那个时期的中国,全世界的大多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这个过程。而这也是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的。
  农村变成城镇,城镇变成城市的一部分,小城市变成大城市,大城市与临近的城市合并变成城市群或者超大城市。
  这是进步,毫无疑问。但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同质化。所有的现代化城市都变得越来越相似。
  不光是高楼大厦越来越像,还有相似的城市规划,雷同的发展模式,以及雷同的味道。很多地方的特色,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开头的这二三十年里,被滚滚而来的“进步”所同化。
  甜蜜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的工夫设备和人都到位了,自然也到了胡杨要离开的时候。
  温柔乡,英雄冢。
  这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古人诚不欺我。
  胡杨依依不舍和柏青再次分开,他离开北京回到了沈阳。董师傅已经开始在铁西特钢“上课”,这一路上他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
  中型电炉的主体安装,董师傅是肯定赶不上了。但其他一些规模比较小,安装顺位比较靠前的,董师傅还是有机会实际操作一下的。
  胡杨没有和他们一起待在工厂,他的时间安排更加紧凑。除了要安排好之后几个月的各项事宜,还有一批从美国订购回来的电子计算机。
  从美国订购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到了香港。但胡杨并不准备从正常渠道把这批精贵的设备运输进来。
  涉及到一些关于保密的问题,所以胡杨不想留下任何书面的官方记录。
  而已经飞到广州的戚扬和简有德,将会负责接收这批电子计算机,然后交给专人送往347所。
  实际上这次胡杨订购的电子计算机,要比他告诉其他人的多一些。他准备把其中二十台送给347所,其他的则会分别放在北京、沈阳还有通州的实验室里。
  这批电子计算机可是花了胡杨不少钱。相比之前那两台,这一批电子计算机都是升级版,最重要的是多了一个叫网卡的东西。
  没错!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开始。比上辈子的时间早了几年。
  在美国互联网已经初具规模,登陆中国大陆也应该是不会太久了。中国最早出现在互联网的地方,还是北京和上海,这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
  在离开北京之前,胡杨专门叮嘱过赵援朝,有任何关于互联网的消息和动向都要第一时间了解和跟进。华夏科技必须要是国内第一批使用互联网的民间企业,而他们也必须是中国第一批“网民”。
  差不多内容的话,胡杨也和罗鹏程说过。因为最先连接互联网肯定公家的单位。北清作为国内最高学府之一,应该就是第一批中的一个。胡杨估计不出意外的话,在国内的第一次网上冲浪就应该是在那里。
  网络,胡杨真的是非常怀念。
  忙碌的紧凑的日子过得同样很快,董师傅把能教的都教了,有机会动手的也都亲自动手做了演示。
  这次教和学的水平都很高,所以很有点神仙打架的意思。很多年轻的技工虽然全程都在认真听和看,缺就是感觉差一点,甚至很多点。这就是个人能力上最直观的差距。
  所有的技工行当之中,钳工和焊工是公认最易学难精的。相比其他行当,这两个专业中都有很多无法精确量化的东西。
  很多手上的细致功夫都需要师父的传授和大量练习,还有一点悟性。
  这也是胡杨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些老师傅。在整个工业体系走下坡路的大环境下,优秀的技工和完整的传承是非常脆弱的,是急需被保护起来的。
  胡杨自己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所以他努力的方向是影响整个环境。至少在辽沈地区的工业口里都知道,有一个公司对高级技工待遇,是让所有人都会感到羡慕的。
  董师傅就是一个典型。原本在街边修自行车中年,虽然不至于挨饿,但手头也从来都不宽裕。而现在,作为华夏科技公司的首席钳工,他可是有着整个公司账面上最高的工资和待遇。
  更重要的是,他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得到足够的尊重。
  胡杨和董师傅直接从沈阳乘船到了大连,这里开始就有347所同系统内的人接手他们接下来的行程。因为从这里开始,他们就已经开始保密状态,而接下来的交通工具也是属于军方序列的舰艇。
  一天一夜的航程之后,两人从青岛的军港下船,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就上了军车,再停车就已经到了347所的院内。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里,他们都将在这个地方度过。
  李春元和王海昌两位领导,亲自出来迎接了胡杨和董师傅。没有什么大场面,但这个规格还是足够高的。
  一番常规的欢迎词之后,李春元对胡杨说道:“咱么这边保密等级已经提起来了,你们二位到了之后就正式进入保密三级。一会儿让冯逢带你们学习一下保密条例。别嫌我们啰嗦,这个程序还是一定要走的。”
  “这个我们理解。”胡杨态度端正。
  李春元笑着说道:“理解就好。咱们先去二位的住处看看,然后先休息一下。条例学习就放在午饭之后。工作嘛,就明天开始。”
  “我们既然到了347所,自然就全听领导的安排。您下命令就行。”
  胡杨他们俩都是一人一间的标准干部宿舍。豪华肯定是没有,但干净而且舒适。347所是一个军事化的单位,但好在内务方面并不像部队要求的那么严格。
  按照胡杨的唯一要求,他的宿舍是有标准220v电源。电源的要求是从单位总闸单独接线过来,这与已经建好的电子计算室是一样的。
  胡杨和董师傅都没带什么行李。各自有一个大背包,里面装得就只有换洗的衣服。至于其他日用品,347所都会负责提供。胡杨则多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文件和资料。
  中午冯逢带着两人来到了食堂,王海昌再次对胡杨和董师傅的到来表示了欢迎。这一顿大约算是接风宴,菜都不错但肯定不会有酒。
  午饭之后冯逢就给两人上了一堂保密条例课。说是上课,其实就是冯逢给他们通读了一遍保密条例全文。
  保密条例的内容并不算多,主要就是说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必须请示才能做。对外联系是肯定不允许的。整个研究所现在就只剩一部能与外界联系的电话。至于无线电之类,已经全部送到了研究所之外驻军的指挥部那里。
  此时此刻,在347所外方圆五公里内,一共有三个连的部队驻扎。守卫研究所的同时,也不会让任何人离开研究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