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工业教父> 第314章 被重视的压力

第314章 被重视的压力

  如果胡杨有资格选的话,他还真的希望老温对自己没有“好印象”,而不是“重视”。因为周扬青隐晦的告诉了胡杨一个消息。
  老温在现在的位置上不会待太久。他会离开,但不会退休。在完成工作交接之后,他会将余生用于开拓新的“战场”。
  而他的这个目标的,大概率上会是欧洲。而胡杨已经通过行动证明,他很熟悉欧洲,在欧洲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并且有非常优秀的执行力。所以毫无意外甚至理所应当的,胡杨就因此被“重视”了。
  这绝对是一件天大的麻烦事。不仅麻烦,而且同时伴有巨大的风险。最关键的是,胡杨于情于理、与公与私都无法拒绝这种配合的要求。
  唯有举杯一饮而尽。
  萃华楼的经理,果然如胡杨所想的再次出现。借着送菜的由头,和胡杨他们的喝两杯。当然喝是胡杨带来的精酿啤酒,这也是他目的所在。
  搞了一辈子餐饮,自然对各种酒都不陌生。经理同志一口喝出了这精酿的好处。试探着询问胡杨从哪里弄到这些啤酒的,他有意大批量进货。
  送他几瓶是没问题,但大批量暂时丹东那边可以没有这个生产能力。但就算有,也不会马上对外销售。集团内部本身的消耗很大一部分,而且还要首先供应冬梅馆和分店。这也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不过胡杨也没有完全把这个话说死。毕竟精酿啤酒的门槛其实并不高。即便是在八十年代,只要稍微舍得花点钱并且找到有经验的酿酒师,就能鼓捣出精酿啤酒。当然这个质量就不好说了。
  世间事物大多如此,易学的都难精。门槛低入门容易的往后走都会非常困难。
  不过胡杨倒是有想法,可以和这些国内一流的饭店搞一些合作。为这些店专门订制精酿啤酒。相比其他种类的酒精饮料,精酿啤酒的定制化是最容易实现的。
  面子这个东西,是咱中国人的最爱。这个与众不同的酒,就像是所谓“特供”一样,会是一种很有面子的东西。
  稍微一琢磨,这件事还是可行性很高的。但这事儿同样也还急不来,丹东那边的酒厂也才开始。技术和规模都不足以支持推向市场。胡杨寻思着,怎么着也要弄出自己的浑浊ipa,才有资格说自己一个正经酒厂吧。
  作为参考,一般浑浊ipa的市售价格是普通淡色艾尔三倍以上。浑浊ipa的酿造工艺要比的艾尔复杂,另外就是酵母方面要求更高。
  微生物一类的东西,从来都是最难搞的。也是很多传统技术最核心的门槛。所有需要发酵的东西,都是很不容易复制的。
  在微观研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发酵的过程都是极难控制的。只能靠传承的经验来操作,而这其中除了经验之外甚至还会夹杂一些玄学。
  比如中国的几大著名酒厂,几乎都是没办法更换新厂址的。因为他们需要特定环境下产生的酒曲。云贵川地区腌菜和腊肉火腿,各种发酵的奶制品都是如此。
  浑浊ipa就是精酿啤酒中,对于酵母要求最高的一种。虽然可以直接购买,但那一样做出的成品,口味上就不会那么有特色。或者也可以说,上限是可见的。所以想要有自己的浑浊ipa,就需要有自己的酵母。
  而这一步如果做到了,那在精酿啤酒这条路上,也就算是真正了入了门。
  虽然有了周扬青的加入,但今晚这一顿依然算是家宴。周扬青被邀请本身,就代表了很多的信息。
  虽然今天他本人并没有给胡杨带来什么好的信息。对于未来将会与老温合作,胡杨真的是倍感压力。首先,那位可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其次,他在欧洲的根基尚浅,还顶不住狂风暴雨。如果强行使用的话,很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但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这一步总还是要有人去走的。有胡杨在,至少能让咱们那个阵线的同志能少受一点损失。同样胡杨也打定主意,自己的底线一定要守住,哪怕要面对的是老温也同样如此。
  某种程度上来看,周扬青和罗鹏程是明暗两个系统中,现阶段最年轻的实权代表人物。他们现在站在了一起,应该就是代表了大人的某种意愿。胡杨很显然也被算了其中。
  总得来说,这应该算是好事。因为胡杨接下来要做的事,都是要踩在钢丝上行走。这种状态下最怕就是有各路妖风吹来吹去。现在有这么、这么大的靠山杵在那里,就像是怀里揣了定风珠。什么妖风邪风最后都将是是拂面清风。
  胡杨在京城停留的两天,就腆着脸带着柏青一起回了沈阳。如果说一定要有个过年要回去的家,那应该还是在沈阳。
  春节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都算是在过年。在寒冷的东北,过年的主要项目就是走亲访友吃吃喝喝。
  亲没有,但好友是不少。邢鹏家的老爷子就是一定要去拜个年的。胡杨除了给他老人家带了一箱三十年的汾酒,还带了一套汾酒专用的酒具。这些好东西,都是从赵援朝那边搜刮来的。
  当然赵援朝也不算吃亏,第一批运到京城的精酿啤酒,大半都落到了他的手里。不要怀疑京城里消息流传的速度,这种传说中比苏联和德国啤酒都更带劲的啤酒,已经成了某个圈子中的传说。
  能带着几瓶精酿出席,都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而精酿啤酒的唯一来源,就只有赵援朝这里。以赵援朝的“江湖地位”,从来不会跟随流行,而只会制造流行。
  和去年一样,华夏科技这边给员工两个选择。回家过年或者把家人接过来一起过年。无论哪一种,车票和路上的食宿费都由公司负责。这项福利主要还是针对老兵这个群体。
  华夏科技内非本地成员九成九都是老兵。虽然人数一直在增长,但比例却始终没有明显变化。
  同样和去年差不多,还是有很多老兵选择把家人接到了沈阳或者丹东过春节。
  不算不知道,员工和家属权都是算下来,有两百多号人。分散两地,一边也有上百人。这么多人在一起,那简直热闹的无法形容。
  春节的当天,胡杨是沈阳过的。大年初一一早,就开车去了丹东。这个时候简有德的酒量就充分体现了他的作用。
  胡杨能在那么凶残的酒局中全身而退,简有德这位“带刀护卫”可是功不可没。
  奥迪100的舒适性是以前的黄色的小吉普完全无法比拟的。最起码,在东北寒冷的冬季里,在车里他们不需要戴着手套和围脖。
  其实德系车里有很多更加舒适的选择,但考虑到扎眼的这个问题,奥迪100是上限的选择。想要有更好的驾乘感受,还要再等几年。
  享受并不是胡杨的追求。过往的专业训练,也让他可以适应大多数的环境。如果是胡杨自己,不怎么会去考虑舒适性。但他现在身边有了柏青。所以免不了会去担心她的感受,即便他比谁都更清楚,柏青并不是一个矫情的姑娘。
  丹东在胡杨内心的蓝图中有很重要的位置。但经过这次欧洲的大开眼界之后,丹东已经从重要变成了最重要。
  作为一个严谨的人,胡杨很少会使用“最”这个限定词。绝对的描述通常都是不严谨的,但具体在这件事上,胡杨认为加上最,就是一种严谨的描述。
  丹东作为边境城市,尤其是比邻朝鲜的边境城市,投资大规模工业项目是有额外风险的。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很多重要的实体都放在了更加内陆的地方。
  现在胡杨虽然在大方向不会有改变,但对于丹东这个城市的投入却将会提升一个层级。
  东北三省总是放在一起来说,但实际情况真的差别非常大。真的除了东北话之外,相似的东西还真不是很多。
  最北端的漠河到最南端的大连,气候、地理位置、工业基础、农业基础甚至人口基础等等方面,差别都非常巨大的。
  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在很多人看来,重新振兴东北就要振兴工业。
  基本上是没错,但工业发展不应该唯一的选择。农业才是覆盖人口数量最多的产业。农业是不应该继续缺位的。
  现代化的农业同样是离不开工业支持的。农业也是很多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土壤。
  丹东的定位与之前基本相同,就是要成为一个核心的农业试验田存在。从育种到种植带最后的采收。还有各种家畜家畜的养殖。像鸡鸭鹅、猪牛羊、还有鱼虾蟹。都将进入华夏科技丹东农场。更远期的目标,还将包含各种果树的种植技术,还有相关人才的专项培养等等。
  所有这些,全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而且农业技术研究的烧钱速度,一点都不会比工业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