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工业教父> 第324章 深入林区

第324章 深入林区

  北上的路线是通过卫星图片设定的,总体上是一条向北的直线。只有在个别条件特殊的地段才会稍微做一点调整。目的就是减少路径上的工作量。特别是国内的这一段,基本上就是一条笔直的路线。
  只有直线才最短,而最短就意味着砍最少数量的树。还是那句话,咱自己的资源能不动就尽量不要动。
  铁道兵那边的施工队已经出发,估计一周左右可以来到这里。那个时候这边应该已经砍出了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开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整件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并没有出现在这里。那个人就是牟望北,他此时正在更北的地方。估计再需要十天时间来完成最后的文件手续工作。
  国内这边相关的手续则早就已经准备就绪。为了规避很多敏感的问题,这次双方的合作都是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国内方面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就叫漠北开发有限公司。虽然从里到外都是华夏科技的人,但这次并没有继续挂在华夏科技系统内。
  北面也同样成立一家公司名叫“斯塔诺夫”。乍一看似乎是有那么点地域特色,但其实非常敷衍。因为这就是一个地名,再往北面一点就是外兴安岭,在地图上就是斯塔诺夫山脉。
  两个公司的合作在法律层面上,是完全彻底的民间跨国合作而已。但大家都明白,没有“特许”他们的合作根本就不会存在。
  伐木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甚至北美还成为了一种收视率很高的比赛项目。
  胡杨以前也曾经关注过。倒不是因为他喜欢看那些男男女女砍或者钜木头,而是因为培训的时候会有一个案例与这个比赛项目有关。
  大约说的就是一个女选手是夺冠热门,后来被谋杀了。谋杀的方式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杀人的动机。
  这个女选手并不是所有人力量最大的,但她是技巧最好的。而她的技巧不仅来自于练习,更重要的是计算。被害人原本是一个名校的物理硕士。她把伐木的所有相关数据都是代入了自己设计的公式中。
  从而根据木头的硬度,密度和含水量,还有自己身高、臂展还有力量等等,计算出斧子最佳的重量,斧柄最佳的长度和弧度,甚至是木锯每一次推拉的角度和行程长度。
  被害人就是通过精确的测量和缜密的计算,让自己迅速成为了伐木比赛中的新星。同时也成为了大多数对手的眼中钉,甚至很多观众也都不喜欢她。
  因为观看比赛最大的乐趣就是那些不确定性。而被害人所做的,就是在破坏这些不确定性。当她把所有一切都数据化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
  因为丧失了其中感性的魅力。
  胡杨从这个案例了解到这点的同时。也了解伐木这种非常硬核的运动。这是一个技术活,不要以为抡斧头就一定比用电锯慢,这还真要看什么人用。
  伐木工的第一次作业,胡杨专门也去观摩了一下。果然,轮手上的功夫,咱国家的任何一个工种都是拿得出手的。
  这个领域胡杨是一个完全的外行,所以除了翘着大拇指说好之外也没啥格外的指示。跟着大部队前进了二十公里,停在了第一个驻扎点。
  所谓驻扎点其实就可以理解成高速公路休息区。二十公里的这个驻扎点就是第一个永久驻扎点。
  如果是在高速或者普通公路上,二十公里也就是一脚油的事儿。但在林区中却让他们足足走了一整天。
  胡杨他们这趟跟着过来,还不是光带着眼睛来看的。包括他在内,全部都背着几十斤的物资。在路修好之前,这里一切都需要从外面背进来。
  在林区现在晚上的温度依然是在零度以下,胡杨他们就在这种环境下野外露营。
  胡杨这几年一直都没有放松对身体的锻炼,但看起来还是属于高瘦型。所以在不熟悉他的人眼中,就是一个气质和善的城里年轻人。
  这么一个高高瘦瘦的城里人,竟然能够和他们一样背着几十斤的东西在林地里穿行,而且看着还不怎么累。这可是让这一队伐木工感到十分意外。
  大多数在一线工作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那些所谓“办公室人”有那么一点抵触情绪。在过去,体制内的办公室人员是完全脱产的,与他们这些干活的人是有那么一点不同的。
  必须要承认的是,那些更靠近领导的办公室人员,总体上是会获得更多好处的。这也是为什么这两者之间会有一点隔阂的原因。
  对于这些朴实的劳动者来说,说得再多再漂亮都不如实际行动更有用。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像胡杨这样陪他们走上一天更有说服力。
  胡杨今天走上这二十公里,倒还真不是为了赢得在伐木工们心中的好印象。如果还需要他自己来做这件事,那华夏科技也发展不到现在规模。
  此行最重要的目的,还是陪着郁工一同了解这条路的实际情况。
  郁工是春节之后回国的,他的夫人此时已经在香港入院治疗。虽然病情不是很乐观,但第一轮的治疗已经大大缓解了身体的病痛。郁工的女儿也留在了香港。国内这边暂时办理了休学,香港那边给她找了借读的学校和补习老师。成绩如果可以的话,胡杨会想办法帮她安排在香港上大学。
  顺便一提,胡杨虽然一直坚持不在大陆进入房地产领域,但香港这边他已经准备下手了。八十年代香港的楼市其实已经开始火热起来,最近稍微受到了回归消息的影响,小幅度的有了一点波动,但大的方向上还是看涨的。
  在回归之前,香港楼市是一路飘红的。尤其是在94和95年,平均每年上涨都超过25%。
  如果作为投资的话,这是一项非常好的长线投资。唯一的问题就是会套牢大量的资金。
  以华夏科技现在的情况来说,资金虽然有一些,但花钱的地方更多。虽然大多数分公司都实现了收支平衡甚至盈利,但作为一个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正在迅速发展的集团,赚钱的速度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所以香港这边所谓的进入,也不是集团规模的。暂时的定位就是一个比较有家底的炒房客而已。真正要下手的时候,应该是2000年后。
  03年到04年间,香港楼市基本就跌到了谷底。比96年到97年的价下跌了五成,个别极端的甚至到了七成。这才是抄底的最佳时刻。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时间也可能会有变化,但这个过程是肯定会出现的。只要那几件历史事件都会出现在,楼市的波动也会照常发生。
  回到郁工的家人,她们就被安排在香港那边刚刚买下的房子里。这里距离医院和借读的学校都是很近,环境也很安静。除了日常生活之外,还有专人保护她们的安全。
  郁工也这里住了几个月,对胡杨的安排非常满意。再见到胡杨的时候,他已经彻底的把自己交给了华夏科技,交给了胡杨这个连他一半岁数都没有年轻人。
  这样的人才,才是需要胡杨亲自招揽的。
  作为国内冻土施工的权威,这一路上的郁工都在进行仔细的勘察。
  如果以眼下国内的施工水平而言,眼下的情况比高原冻土施工稍微的好一点,但也只是一点而已。这才是推进了二十公里,前面还有几百公里。再往前的每一步都比现在的维度更高。
  林地和高原冻土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茂盛的植被。土层中含水量要远超高原同纬度地区。这个水分,对于冻土来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但同时比较好的情况是,土层温度的变化幅度却是低于同纬度高原。这同样也是因为茂密植被的原因。只有极少一部分阳光能够穿透树冠直接照射到地面上。但是这种情况,会在砍伐之后发生一定变化。
  以现在技术而言,想要在这个环境中铺设公路,难度比高原稍微低一点。但这并不代表投入的资金会减少。并且同样需要后期进行大量的维护。
  但请注意,这是以现在的技术而言。胡杨给郁工提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的资料。这几月来郁工也一直没有闲着,弄出了几套基本成形的新施工方案。虽然还没有实际应用,但可行性都很高。
  再机上还有“热棒”这个杀手锏存在。只要“热棒”技术能够顺利投入使用,那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从目前的进度上来看,胡杨还是很乐观的。当然,暂时还只有他自己乐观。
  那是因为暂时只有胡杨自己知道,“热棒”研究中的几项关键性的材料,胡杨其实已经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了。他只需要找个合适的时间拿出来,就能够让“热棒”的研究顺利走向成功。
  现在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