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大唐明月> 之七 关于当公务员

之七 关于当公务员

  在唐代,最有出息的职业,男人,是做国家公务员,女人,是嫁给国家公务员——唐代当然也有女官,不过都是在宫里呆着的。
  至于做生意啥的,士农工商,商在最后,那是贱业。有钱没地位,出门不能穿好衣服,不能骑马,见了当官的就要当龟孙子,爽么?
  好了,怎么当公务员捏?第一步,混上出身——
  条件一:会投胎。此所谓门荫出身也。比如你老爹是皇亲国戚公爵王爷啦,是五品以上高级干部啦(唐代的正式职官,最高也就是三品,所以,五品不低啦),这样呢,你就能到皇帝身边的三卫里当个卫官,干满年头,考试合适了,你就算有了“门荫出身”。
  条件二,会投胎。能够被选上斋郎或者挽郎。斋郎者,就是在太庙这些地方处理祭祀事务的,条件是五品以上官员的儿孙,或者六品以上官员的儿子,要容貌端正,识文断字,根据唐律,“太庙斋郎经六考,郊社斋郎经八考”,通过了就能到吏部候补,有了出身。考不过肿么办?接着考!考了六次都考不过,好吧,你也能去吏部候补个散官(啥叫散官?就是有级别没职位的官员)。
  挽郎呢,就是给皇帝嫔妃拉灵柩唱挽歌的少年,和斋郎一样,要长得好,出身好,然后通过考试(要把名字糊起来的喔,亲),成绩好了,也能获得一个出身。
  条件三,比较会投胎。老爹是六品以下的实职官员,或者是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荣誉官员,你就是个“品子”,年满十八之后可以去兵部“纳课”,纳课十三年后,参加考试,考试成绩最好,可以去吏部候选了,成绩第二等的,留在兵部,成绩三等和四等的,交几年钱,也能参加复试,得到选拨为文武散官的资格。
  条件四,会考试。当然是科举,唐代科举制度前后变化比较大,相比而言,前期规模比较小,不大受重视,后来越来越重要。被视为当官的正途,有志气的高干子弟有的也会选这条路,比如裴行俭、裴炎都是明经科出身。
  唐代科举分为常规赛和临时赛,所谓常科、制科。常规赛有若干项目,主要有四个热门项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此外还有偏门项目如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啥的。其中真正的两大项目,是明经与进士,两科都要考些策论啊帖经啊,但最主要区别就是,进士考诗赋,明经考经义。
  进士每年取几个人到二十多个人,明经多一些,不过所有的科目这些加起来,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人。他们就算得到了科举出身。
  当然,科举也不是谁都能参加的,有资格的是各州县举人和大唐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三大贵族学校的学生(后面两所是真“贵”啊,只有三十个名额,全是高干子弟,裴行俭和裴炎就都是混弘文馆的,当然,裴行俭算是烈士遗孤)。
  条件四,会干活。也就是流外官出身。
  在初唐时期,大唐的官员指标是很严格的,但是,指标内的人手不够用啊,肿么办,计划外扩招呗,就是选流外官。官员子弟也是可以被选为流外官的,但最重要的是,庶民也是可以的,条件三个,字写得好,会算账,会干活,三条必须有一条特长,就算符合条件,这等于给庶民阶层开放了一条通往官员阶层的道路。
  流外官也要选拨考试,吏部主持,叫做小选,过程是报名、筛选、考试,成绩好就可以当流外官了,据说里面舞弊的情况比较严重。
  流外官主要是干三种活,一,当官吏,比如什么亭长、赞者、掌固,二,干技术,什么楷书手、刻漏博士;三,干专业,天文台的天文生、太医署的针咒生……他们干得好了,是有可能被选为正式官员的,当然也要通过选拨和考试。
  好了,现在大伙儿都有了“出身”,那么,就可以当官了吗?错!你只是有了当官的资格了而已。
  真正要当官,你还要通过选拨考试的,正式官员,有流内选,流外官,有流外选。正式官员里,五品以上,由皇帝任命,或者宰相提名皇帝任命;六品以下,一般由吏部、兵部任命。
  参加吏部和兵部选拨的必须是曾经当过官的(有前资),以及有出身的。但是问题来了,有前资有出身的人多,官员职位少,肿么办?凉拌!裴行俭的小儿子裴光庭后来提出了一套很科学的方法,叫做“循资格”,呃,太复杂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下,大体而言就是,既看资历,也看你的官品,加加减减的,少的等一年,多的等十二年……
  在这之前呢,一般是每年冬天到春天,把要选的官员需要具备的资格到处张表公布。然后第二年十月前,有资格入选的人,自己动手写上一份厚厚的材料,然后找到五个京官担保,一个推荐,这样你的资料才能被送到吏部和兵部汇集。有专人对照档案核实,确定都没问题了,然后对候选人进行“身、言、书、判”四项考察,看你长得给不给朝廷丢脸,会不会说话,字写得好不好,脑子清不清楚。当然还有考试,是那种考前清场、进门搜身、考试时重兵把守的严格考试(后来还要糊名)。终于考试合格了,再看你的“德、才、劳”条件如何,授予官职。
  这样,你终于当上了大唐公务员……不过,你以为这就是一劳永逸了么?错!大唐的官员都是有任期的,任期一满,肿么办?接着待选、考试。
  不然你以为“前资人”是怎么来的?
  这一等会是多久呢?不知道,反正韩愈等了十年。
  当然你要是文采绝代,也可以通过献诗啊献赋啊,得到赞赏,通过考试,算是有了个出身。杜甫就是酱紫干的,结果是混了十年,才混上一个九品的曹参军(级别与裴行俭当了十年的那个相同)。
  如果你这些都看不上,又想当公务员,那怎么办?嗯,有的,当隐士,混得名头大了,皇帝直接召见、赐官,是为“终南捷径”,李白就是酱紫干的,结果最后被皇帝打发了。
  相比正式官员呢,流外官选拨要放松一些,也有一套等级制度。只是流外官地位比较低,待遇也低。虽然也享受免赋税的优待,但别想惠及家族,也不能给母亲妻子官太太待遇。所以,大唐官员流外官出身并不少,但这样的经历却被认为是很丢脸的。
  写得累死俺了……不知道您看累没有?在大唐当公务员,就是酱紫复杂啊复杂。你说你救了驾,皇帝就给你个官做或者连升三级?呃……基本没这个可能。比如薛仁贵万年宫大雨夜也算救了驾吧,高宗同志的赏赐是:一匹马。严格的说,一匹御马——可那也是一匹马不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