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之化龙> 第335章 杀人者,周仓是也

第335章 杀人者,周仓是也

  被李易训斥,郭嘉满脸的自责悔恨,换个人肯定以为郭嘉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自身错误,悔过态度良好,但李易可不相信他真的就觉悟了。
  历史上郭嘉才智过人,被人冠以鬼才的称号,甚至还有个很夸张的说法叫做“郭嘉不死,诸葛不出”,由此可见世人对郭嘉才华的推崇。
  两人巅峰时的才智无从比较,但有一点却是诸葛亮完胜,那就是个人生活作风方面,郭嘉真的是……
  唉,一言难尽,反正把这家伙放到后世,妥妥是被双规的命。
  李易不想当众就郭嘉的事情多谈,毕竟这是自己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尽管这次的事情李易都有些看不过去,但也舍不得说他太过。
  又瞪了郭嘉一眼,一行人进入议事厅旁边的一个偏厅,等仆人端来火盆,送上烫好的酒水,李易挥手让闲杂人退下,开口说道:“扬州之事与预计相差不大,只有一些细节,需要与诸位额外交代,不过那些都不是急事,文和,你先与我说说祢衡之事,我收到你传信便火速赶回,只是其中所述不甚明了,你且与我详细说说。”
  “喏!”
  贾诩早有准备,应了一声,不过却是先从兖州曹操说了起来。
  早在李易还没进入荆州的时候,不管李易多么忙碌,有一个人他始终都有关注,那便是曹操,当时贾诩等人还很不解,天下英杰何其多也,李易为何独独对曹操青眼有加,但后来事实证明,李易的关注没错。
  李易在琢磨各种阴谋诡计的时候,曹操同样没闲着,陆续吞并了一些地方诸侯势力,又接连击破几路黄巾残余,打下了好大一块地盘,得人口超过百万。
  而且因为征战不停的缘故,曹操麾下兵马皆为可战精锐,是以哪怕如今曹操还没能完全消化掉所得战果,但除了那些目中无人之辈,天下已经少有人敢小觑曾经的曹阿瞒。
  相应的,还有曹操的名声与官位的提升。
  十八路诸侯讨董之后,袁家行事过于嚣张,袁术这个马上谋反的就不说了,至于袁绍虽然还是以汉臣自居,可看他在河北行事,傻子才会以为他是忠臣。
  而余下的现存诸侯之中,大概就属曹操名声最好了,若非李易杀了董卓,出风头太大,曹操弄个第一忠臣的名头绝对是妥妥的。
  不过,即便如此,曹操的官位也是窜得飞快。
  曹操先是凭借当初联军讨董的功劳,外加杀败了几股黄巾,被表为东郡太守,然后恰逢兖州刺史刘岱被黄巾所杀,曹操又趁机以自身威望与麾下将士作战勇猛,于年前再被推举为兖州牧,单看这个速度,李易也得甘拜下风。
  毕竟曹操能走的这么快,除去他自身确实厉害,还有世家大族肯为曹操说话的缘故,换做李易试试,即便拿出曹操一样的功劳,所得到的封赏最起码要打两三个对折。
  不过,曹操虽然势力扩张的很快,但他的根基却并不安稳,因为从豫州往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曹操这个兖州牧,根本不能消停,甚至于兖州内部都不能确保安稳。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李易虽然提防曹操,但他觉得曹操想要在自己之前形成大势很难,所以李易的想法就是大家各玩各的,看谁发展的快,并没有与曹操接触的想法,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过年的时候,曹操却是派人过来与李易联络感情了。
  逢年过节,相熟的官员礼尚往来一下乃是常理,李易去扬州之前,就有叮嘱贾诩到时候莫要忘了给荆州那些官员送些礼物,甚至就连与他有着私仇的蒯家也不例外,当然,李易的那份礼在名义上是送给南郡太守蒯良的。
  李易能想到给别人送礼,荆州那些官员也不会无视李易,新年时候,宛城来了不少客人,不过都是荆州之人,往外的话,不好意思,李易的人脉关系有限,长安那边倒是有些熟人,但路太远,也就没人过来了。
  所以,曹操派来的使者让贾诩很是重视,寻常荆州官员来人全都是贾诩接待的,但考虑到李易对曹操的重视,于是,贾诩就把这件事与伏寿讲了。
  伏寿又喊来几个跟随李易时间比较长的人,问了问他们的意见,都觉得李易在董卓麾下的时候,虽然有献计助郭汜徐荣击败曹操孙坚的经历,但当时死的是孙坚,曹操并没多少损失,因此不会与李易有太多仇怨。
  所以,众人一致认为,曹操派遣使者是为了与李易交好。
  伏寿觉得很有道理,便决定亲自见一见曹操派来的使者,毕竟李易与曹操是认识的,非要说私交的话,也有那么点。
  然而,后面的事情发展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曹操派来的使者唤作祢衡,很年轻,但李易这边并没有轻视他,甚至伏寿都出面了,这接待不可谓不重视,按说祢衡承当恭维一二才是,哪想到祢衡却是不以为然,上来就说,他既为兖州牧使者,李易为何不亲自出面接待,莫不是轻视曹使君?
  李易去扬州并不是什么秘密,之前来客全都知道李易不在宛城,而祢衡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但他却因此说李易无礼,显然就是没事找事了。
  当时伏寿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李易是她的夫君,她母亲是大汉的公主,就在前一天,刘表这位州牧也特意派人给伏寿送了许多东西,可你祢衡是哪根葱,不,别说祢衡,就算是现在的曹操也不会对伏寿如此无礼。
  伏寿不搭理祢衡,只让贾诩耐着性子给祢衡解释了一下李易为何不在,按说祢衡只要稍微晓得进退,这时候就该说一声“原来如此”,然后对方才的失礼道歉。
  却不想祢衡不但不道歉,却是再次语出惊人,再次发问,既然伏寿招待与他,这就是私宴,既然是私宴,为何不见舞姬助兴?
  伏寿很生气,祢衡说出这种话,实在太过轻浮,但此事与李易名声有关,便忍着怒意告诉祢衡,李易为百姓生活考虑,府中生活节俭,因此不曾蓄养舞姬。
  这是实话,太远地方的人不清楚,但南阳的世家百姓都知道,为此还给李易添了不少的好名声,毕竟以李易的身份,家里连个舞姬都没有的,全天下绝对不超一掌之数。
  然而,祢衡的脑回路异于常人,听了伏寿解释,不但不赞扬李易勤俭,反而又说,听闻李易有一美妾名为貂蝉,府中若无舞姬,可让貂蝉献舞。
  这年头女子地位不咋地,许多世家里面玩的挺乱的,但李易这边可不兴那个,众所周知,李易对待他那几个妾室都挺不错的,祢衡此言可谓是无礼之极,甚至说,祢衡就像是在存心试探李易能承受多大的羞辱一般。
  正所谓主辱臣死,这种情况下,不管曹操是出于什么心态派了这么一个东西过来膈应人,两边铁定是没得谈了,伏寿也不再忍耐,当场翻脸,下令将祢衡轰了出去,之后张辽又找人将祢衡与随行之人打了一顿,然后将这一伙人丢出了城外。
  其实张辽当时是想杀人的,但贾诩将他拦下了,祢衡毕竟是曹操使者,他出言无礼,是他的不对,李易这边将他打一顿可以,但杀人就有些过了,难免会被人反过来诟病。
  而且,贾诩还有猜测,曹操除非是脑子有坑才会送这么个嘴欠的玩意过来与李易结仇,那么,曹操会不会是故意让祢衡过来送死,然后以此为借口,想要干点别的?
  所以,出于稳妥,哪怕贾诩自己也很气愤,但终究还是不愿杀祢衡。
  只是世事难预料,张辽中午把祢衡扔出城,下午就有人将祢衡给带回来了,嗯,准确的说,是祢衡的脑袋。
  原来,祢衡一行人虽然被张辽打得脸都走样了,但也不知道祢衡是哪来的劲儿,出城后也不消停,一边走,一边嘴巴不停地说着李易的不是,说李易有今日成就,不过是投机取巧,看似忠义,其实只是小人得志,且没有容人之量,将来必不长久如何如何。
  寻常百姓听了祢衡的话,固然不忿,但看他们一行人虽然明显挨过揍,但衣装车马明显不凡,又是从成里出来的,也没法拿他们怎样,而祢衡见状,似乎是觉得真没人敢动他,喷的也就更来劲了。
  然而,大概是老天都看不过眼,祢衡最终还是被一伙人给围住了,祢衡这人虽然嘴欠,但脑子也不笨,感觉出对方来者不善,不过他也不怂,大笑着问了对方一句“莫不是李襄侯恼羞成怒,要使人杀祢某?”
  这话问的很巧,如果来人要对他动手的话,很可能就会影响到李易的名声,让李易背锅,只是,祢衡弄错了一点,那就是世上的读书人终究是少数,更多的人讲究的是快意恩仇,根本不和你玩那些弯弯绕绕的。
  于是,随着手起刀落,祢衡这个一代大喷子的脑袋就搬家了,而杀了祢衡的人也的确是个痛快好汉,留下一句“杀人者,周仓是也!”便拎着祢衡的脑袋进城了。
  没错,就是那个给关二哥扛刀的周仓!
  周仓入城后便找到城门官吏,先是说明身份,然后直言自己是听闻李易仁义之名,便与兄弟部曲前来投奔,希望李易收留,另外,周仓着重强调了半路上听到有人侮辱李易,他顺手给杀了,人头在此,有百姓可做证明。
  原来,周仓还不知道祢衡身份,可城门口那官儿知道啊,赶忙将此事上报,然后贾诩的脑袋就大了。
  这件事涉及到曹操,原本贾诩是打算给出意见,然后留给李易处理的,但祢衡死了,虽然不是李易的人动手,却是投奔李易的人杀的,这事儿李易不认也得人,不然肯定会让人寒心,于是,贾诩见过周仓之后,先是安抚,夸周仓杀的好,杀的妙,紧跟着就以李易的名义向曹操去信,不提祢衡生死,只是质问曹操趋势小人辱没国家有功之臣,究竟意欲何为!
  这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恶人先告状”,不管事实如何,先把曹操骂了再说。
  不过,贾诩心中却是有些不宁,因为他最好阴谋诡计,有些怀疑周仓是跟曹操一伙的,是曹操给李易设的圈套,所以,贾诩虽然明面上好吃好喝的招待周仓他们,其实警惕非常,但苦于没有证据,也不好轻举妄动,就一直拖到了李易回来。
  李易听完讲述后,脸就黑了,感觉跟吞了个苍蝇似的,恶心!
  祢衡这人因为此时还比较年轻,贾诩他们对其不算清楚,但李易知道啊。
  那厮可是三国中有名的狂士,才华大概是有点的,不然曹操就不会忍他,但祢衡肯定也不是那种经世之才,否则不能为曹操所用,曹操必然杀他,而不是将祢衡送到刘表那边。
  可祢衡呢,不想着踏踏实实的干一番事情出来,也不想着读书做做学问,就整天怼这个怼那个的,唯才是举的曹操忍不了他,宽厚待人的刘表也忍不了,将他扔给黄祖,然后黄祖也忍不了,就把祢衡给宰了。
  李易上辈子就觉得这家伙是个笑话,像个小丑,所以从未将祢衡放在心中,却不想这家伙趁着自己不在南阳,却是将自己膈应了一把!
  李易沉着脸,没说祢衡如何,只是淡淡问道:“周仓如今何在?”
  贾诩顿时苦笑,以他的聪明才智,如何看不出李易是不满他们当时的处置了?
  贾诩一直认为,李易的性格最容易在乱世中成事,但这不代表贾诩觉得李易的性格就完美了,李易在贾诩眼中也是有缺点的,不,其实不止贾诩,李易身边的其他人也都有所察觉,只是大家都没说罢了,毕竟那并不是什么关乎根本的大问题,又是李易的私事,除非脑子秀逗了才会去跟李易掰扯。
  而且,祢衡的事情,如果是李易在宛城,一怒之下,杀了便杀了,就算曹操来找麻烦,打回去就是。
  但李易不在,旁人却是不能动那个手的,因为李易是主公,他们是臣子,有些事情臣子可以便宜行事,但有些事却哪怕明知道是符合李易心意的,也不能去做,因为会超出臣子本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