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盛唐风华> 盛唐风华 第502节

盛唐风华 第502节

  砸、刺、扫、拍、打……如果单纯看招数,差不多是每个武人都会的那些最基础的东西,变化少也不玩什么花头,看上去对人没有威胁。
  但是结合宇文承基的速度和力量,那就是另一回事情。
  也别说和普通人比,就是一流斗将,速度也远远赶不上他。
  他的马快槊更快,出手速度差不多是正常情况下的两倍以上,而力道更是大得吓人。
  饶是徐乐这等神力,也照样觉得难以应付。
  两人纵马对冲,宇文承基大槊劈面刺来,槊锋直取徐乐面门。
  徐乐以掌中大槊横向一格,伴随着一声闷响,这一击却只是将槊锋拨出半尺左右!虽说半尺已经足够化解攻击威胁,可是正常情况下,这一挡的力道足以把大槊直接荡开随后趁势发动反击。
  然而自马槊上传来的力量大得吓人,远超出徐乐的预料,只觉得对面刺来的不是一柄马槊而是一柄攻城槌!手臂破天荒地感到了微微酸麻胀痛,虎口处也如同被针扎了一样。
  好大的力气!好快的槊!这股力量是不正常的,或者说就不是正常人能拥有的。
  倒不是说徐乐认定自己的气力天下无敌,而是血肉之躯能够达到的速度、力量都是有上限的。
  武人练脑,就是因为肉体的极限无法突破,再想提高必须由外而内。
  徐乐不敢说自己已经达到了身体上最高境界,但至少也是站在顶峰那一批人里面的一个。
  可能有人的力气比自己大,也可能存在速度比自己更快的,但是差距大到这种地步,就有些不对劲。
  只不过容不得他多想,宇文承基的第二击又到了!由于第一击的力量远远超过徐乐想想,他来不及反手还击,宇文承基趁着两马接近的当口,单手握槊另一只手自腰间抽出打将铁鞭,对着徐乐劈头便是一击!在云中时候,徐乐领教过尉迟恭的槊里加鞭。
  不久之前更是领教了秦琼的杀手锏,对于这类近战短兵的使用方法及防御都不陌生。
  可是宇文承基出手的速度,却是比那两位当世一等大将加起来还要快上三分。
  饶是徐乐在他接近的一刻已经有所准备,这一击依旧是险些就要了自己的命!只觉得眼前一花金风袭面,徐乐几乎是凭着武人的直觉横槊格挡。
  只觉得一股巨力自槊杆上传来,随着一声闷响,铁鞭被弹了出去,两匹马也在此时对蹬。
  徐乐悬裆换腰,人刚刚从马上转过身来,一道劲风已至面门。
  却是承基借着两马对蹬的时机干脆扔了铁鞭,双手握槊向后猛捣,把槊钻当锤用,直接撞向徐乐面门!徐乐心头一惊,单足踏蹬身形偏转,槊钻带着劲风贴着鼻端掠过。
  徐乐身形站稳圈转坐骑的同时,宇文承基那边也自把马圈回来。
  两人看看对方,忽然不约而同将马头向侧一带,朝着之前被徐乐突破的那几道防线直冲过去。
  这里实在太过混乱,两支部队你来我往互相攻杀,还有个瓦岗骑兵搅局。
  这种场合并不利于斗将施展自己手段,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人出手搅局,谁也打不痛快。
  两人这时候选择脱战,实际就是为了能够换个地方放开手脚大战一场。
  最高指挥离开部队,当然不是什么好事。
  只不过这一战的情形特殊,两人都是自家兵马士气所系,如果有一方避战,自己那支部队的士气也就难以维持。
  尤其是宇文承基刚才的表现也激起了徐乐的怒火,自出山以来还是第一次被人打到这种地步,一个回合间竟然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如果这个颜面不找回来,还当什么斗将?
  还打什么仗?
  两人的离开各自都有利弊。
  宇文承基所部处于下风,不管是场面还是兵力上,都不如玄甲瓦岗两支骑兵组成的联军。
  他这个时候再离开,不啻于雪上加霜。
  徐乐的情形也没好到哪去,他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宇文承基这支部队而是时间。
  像是承基这种虎将,放开手脚厮杀,打个半天也不稀罕。
  可是这一战拖得越久,对于徐乐就越不利,更别说还有个李嫣在,他就更是耗不起。
  所以他不但要胜承基,还必须是速胜!这对他来说,自然也是个必须度过的难关。
  不过真到了这种修为的高手相争,心思反倒是纯粹多了。
  那些顾虑也好担忧也罢,这时候放不下也得放下,否则等死就好了。
  徐乐就算有再多考量,这时候也只能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做到心无杂念,六识全开紧紧盯住对面承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徐乐注意到承基手中的马槊也不寻常。
  大家的马槊基本形制差不多,都是前七后三怀抱两尺,粗细长短大差不差,细节上有些人会做出些许调整。
  比如在槊锋和槊杆之间加个铁锤、蒺藜方便破甲,又或者是槊钻处做些改动之类,大方向总是不变。
  可是承基手中这条马槊的尺寸却是快要赶上秦琼那杆大铁枪,粗细上也比寻常的马槊粗了三分。
  而且马槊造型古拙,一看就知道是有年头的物件不是新造兵器。
  徐乐看着这马槊很是眼熟,忽然间想起来:这不是杨广宫中珍藏的那条人骨槊?
  宇文承基居然要用它做兵器?
  第九百七十四章 破阵(二十九)
  昔日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王朝国祚将尽,尔朱荣独霸朝纲时,麾下有大将卢曹勇武过人号称无敌。
  及至尔朱荣被杀天下大乱,拓跋天下分为东西,高欢、宇文泰这对堪称北地双璧的豪杰,开始了权力之争。
  卢曹作为尔朱旧臣,看两方都不顺眼,割据蓟州自立为王。
  但是其有勇无谋,所部很快被高欢所破,卢曹带领残兵出海于岛屿自立。
  据说其在岛上发现巨人骨骸,其中巨人胫骨长丈六重百斤,卢曹也是生平所仅见。
  他虽然兵败入海,可是依旧不愿向高欢低头臣服。
  命令麾下工匠,将这两条胫骨制成两杆人骨槊,一杆自用,另一杆则作为贡品进献高欢。
  这所谓的朝贡,实际是向高欢挑衅。
  当时高欢麾下第一猛将高昂已经战死,余者如斛律金等部将虽勇,也都使不动分量如此沉重的马槊。
  递补高昂位置的,乃是曾率三千甲骑大破宇文泰,一战擒五王四十八将而归的猛将彭乐。
  作为高欢手下第一虎臣,他也只能把这条槊举起来,却无法驾驭更不能当作临阵兵器,卢曹之勇由此可见一斑。
  彭乐虽然不能使这条大槊,可毕竟是唯一一个成功举槊之人,高欢还是把马槊作为赏赐送给彭乐。
  而在卢曹死后,彭乐又把卢曹珍藏的一部名为《秘记》的谶书留在手中,和马槊供奉一处,其意更多还是敬佩卢曹武艺,睹物思人。
  只不过时移事易,彼时高欢已死,高欢之子高洋篡位称帝,彭乐因战功封为陈留王。
  不想那本秘记上有一句谶语:天王陈留入并州。
  这句谶语又为前行襄州事刘章所知,认定彭乐要造反,连忙密报高洋。
  彭乐这位勇武绝伦的猛将,就这么稀里糊涂送了性命。
  他的这条大槊则又为朝廷所得,最终锁入齐国府库之中。
  等到大隋建立之后,世人结合谶语,纷纷推测当时解读谶语有误。
  所谓的天王陈留入并州,实际是指杨坚之父杨忠当时官拜陈留郡公,谶语正该落在他头上,彭乐只不过是倒霉而已。
  杨家正需要天命加持,让百官归心,对于这种荒诞不经之说不但不加以控制,反倒是鼓励这种谣言到处发散。
  就连这条人骨槊,也被纳入皇家府库中,作为杨家天命的象征之一收藏起来。
  这条槊承载的东西太多又太复杂,已经超出了兵器的范畴。
  再加上它的分量尺寸,都超出正常的大槊范围。
  就连勇冠三军的彭乐都使不得,其他人就更别想了。
  所以杨家父子也就没把它当作兵器赏赐给部下,就这么放在库里。
  杨广移驾江都的时候,将宫中珍藏纷纷南输,其中点名要的就是这条大槊。
  或许也是希望借助这条槊的种种传说,为自己增加几分福气,或者再出个彭乐那样的倒霉鬼,替自己挡下这杀身之祸。
  徐乐在江都的时候,杨广曾经带着他看过这条槊,语气里也满是自豪之意。
  不过当时并没有让徐乐去触碰或者试着用一用,毕竟这东西对杨家意义非同一般,杨广既不想用它赏人也就不想人用。
  再说就算他愿意,徐乐也不一定愿意。
  每个武人都有自己的应手兵器,这兵器的分量尺寸自己最清楚,而且日常练功的时候,也是拿这件兵器练。
  哪怕做不到人和兵器合二为一,至少手感熟悉,用起来最顺手,出错的概率也是最低。
  再好的武器,如果是陌生的,总有一个适应时间。
  如果是制式兵器还好点,一段时间就能适应。
  像人骨槊这种特殊的武器,适应时间就更长而且难度也大。
  哪怕是一等一的斗将,也未必就能把它使好。
  宇文承基传家的宝槊,在江都被自己亲手打断,没想到他最终是选了这条怪槊为武器。
  它的分量和长度都够用了,固然说想要控制好不容易,可反过来说,真的掌握了之后,威力也确实比普通的马槊更大,当得起一个“宝”字。
  徐乐并不相信所谓巨人胫骨这种说法,那种传说荒诞不经且无据可靠,实在是没法让自己信服。
  卢曹之所以这么说,很可能是当时他那种处境下,急需给自己增加“天命眷顾”这种说法,让部下不至于离散。
  不管是突然换这么一件古怪兵器,还是进贡宝槊向高欢示威,说到底都是个自保的手段。
  希望通过这些方法提振士气凝聚人心,再恐吓自己的对手,让高欢别来攻伐。
  从他最后离奇死亡的结果看,当时其处境肯定是非常恶劣,部下多半有了叛乱之心,逼得他不得不用这种手段。
  所谓的巨人胫骨,更可能是海外的怪树或者其他什么材料。
  再说如今槊杆外面已经刷好了朱漆,更是看不出和人骨有什么关系。
  宇文承基参与兵变,最终结果了杨广。
  现在手里拿的则是号称杨家天命象征之一的人骨槊,这种组合总让徐乐感觉哪里不对劲。
  抛开这些怪理论神之语不提,实际上就是这条槊本身的威力巨大,而且更适合宇文承基眼下这种打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