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重生1991>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造车的冲动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造车的冲动

  五十至七十年代,那段时间港城是什么岁月,他太清楚了,就是两个字“混乱”。
  归根结底,这都是那些Y国佬搞的鬼。
  总而言之,宗万基对港城回归祖国怀抱,是举双手赞成的。
  “宗董,这话您说的很对,港城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不过被租出去了而已。
  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从总设计师定下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各地的经济,都被注入了强心剂,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就拿我们浙省来说,每年的GDP,财政收入,人民的平均收入,生活水平,都在快速提高。
  这些就是城市的进步,国家的进步,它的推动者,靠的还是每一个劳动者,是像宗董这些,爱国的商人。
  这种持续进步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停下来的。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我们浙省这几年崛起的企业,那可是非常多的,而且大都发展的很不错。”
  应家平这一大段话,看似没什么重点,只是在说一些大概情况。
  可实则,他已经说明了自己的意思,只不过并没有挑明,让宗万基在这投资什么的。
  而是用反话,浙省的发展,拉动了很多企业的发展,潜台词就是,如果宗万基在浙省投资,肯定也能发展起来。
  说的好像,宗万基不在他们这投资,就像吃亏了似的。
  这便是领导们说话的方式,谈笑之间,就能从被动方成为主动方。
  “应省长,您说的非常对,您的意思我也明白了,我已经答应了广生,可以和他,去浙省的几个地方看看。”
  宗万基和内地的企业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如果换成陈广生,他不会这么直白的说。
  十有八九,也是说些七拐八绕的话,然后和他们讨价还价。
  可宗万基做生意的观点就是,可以照顾些情面,但主要还是看具体情况,行就投资,不行谁说也没用。
  “陈董,我听说你们万顺,和沪海大众一起搞了个,汽车零件生产基地,有这回事吧。”
  宗万基这边确定后,应家平又笑眯眯的看向了陈广生,毕竟他也是客人,总不能一直这么晾着。
  “嗯,已经确定下来了,眼下正在商量细节,等中城区的商业街项目出结果,我就要回阳市忙这个事。”
  虽然不知道,应家平突然问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不过陈广生直接表明了态度。
  他这话的内容,主要有两点,提醒李雄他们,不要忘了去帮自己,争取这个项目。
  另外他直接说回阳市,也就在说,这个厂区必然落在阳市,不会留在杭市。
  “嗯,这很好,未来华国的汽车市场,一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那你们万顺以后,准备造汽车吗?”
  其实陈广生这回想错了,只要这项目落在浙省,应家平就不会有意见。
  反正于他而言都一样。
  “造汽车?”
  听到这话,连李雄他们的目光,也都看了过去,一下来了兴趣。
  “应省长,您别和我开玩笑了,造汽车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发动机技术,就直接将我们卡死了。”
  陈广生笑着摇了摇头。
  一辆汽车从最初的铁皮,到能上路安全的开,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
  做为心脏的发动机,在当今这年代,华国更几乎是空白的。
  虽然一些车企,也在自己研发,可都是国外淘汰的技术,完全跟不上时代。
  因此汽车才会一直出问题,甚至到未来几十年,很多老一辈的人,对国产汽车还一直存有偏见。
  华国的发动机技术成熟,应该在2010年以后,虽然在这之前,就已经研发出了新的发动机。
  可只有2010年后,智能化时代来临,科技飞速发展,发动机技术才有了新的突破。
  所以越是到后来,国产车的发展也就越来越好,甚至威胁到了合资车的地位。
  这都是有过程的,哪怕陈广生是重生者,可他也不是神仙,岂能说造车就造车。
  “那太可惜了,如果你们能造车,省里一定会全力支持!”
  应家平十分惋惜的说道。
  不管是房地产或者是建筑行业,这些虽然也很赚钱,但是在应家平他们这些人的眼中,是远远无法和车企相比的。
  因为造车属于民族工业,而且是国家目前,最迫切需要的东西,若是万顺能造车,就将是,整个浙省第一个私营车企。
  这顿饭吃的,总体还算不错,临走时,宗万基和他们约好,明天就去李雄说的那两个地方去看看。
  陈广生回到家,逗了会儿子,又陪钟灵说了些话,见她们都睡了,才小心翼翼的回到自己房间。
  躺在床上,陈广生满脑子,都是造车的事。
  本来今晚这顿饭之前,他还没有什么感觉,甚至没想过这方面的事。
  可是当他说出不造车,看到应家平和李雄他们,那失望的神情后,他心中突然就波动了一下。
  生出了一股造车的冲动,倒不是说这一行有多赚钱,而是他体会到了,应家平他们心中那股无奈和难受。
  说白了,就是凭什么外国人能造车,我们华国人就不行,这是一种不服输的情绪。
  有人可能会说,华国又不是没有车企,至于吗?
  华国这年代车企当然有,比如一汽,江淮,他们都是车企,也都造车。
  可关键是,他们造的主要是卡车,货车,而不是乘用车。
  有人可能又问,那解放牌汽车这些呢?
  当然有,可为什么大街上看的很少,原因就在于虽然是自己造的,但由于技术落后,成本太高,无法量产,普通百姓也消费不起。
  至于那些能消费起的老板,又看不上,因为从质量上而言,它的确不如现在的外国车。
  而且这些都是国企,造车的私企,现在还没有,哪怕后世大名鼎鼎的吉利,也是1997年,才开始接触汽车领域。
  比亚迪等品牌就更迟了,陈广生此时,对这种现象就越想越不爽,想马上造车。而且是造咱华国人自己的车,各方面都不比外国车差的那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