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158章 大破韩遂只是基本操作

第158章 大破韩遂只是基本操作

  李素等人跟法正聊了一会儿,也从郿县有钱人那儿拿了些“箪食壶浆”的劳军捐纳。
  临走时分,李素想试探一下法正一族是否有可能被劝诱,“择机为国建功立业”。
  汉灵帝还活着嘛,天下尚未大乱,肯定不能直说劝人为刘备效力。
  而法正一家的回答态度也比较朴实:雍凉未定,如今守孝在身,将来想要为国报效,韩遂逆贼也近在咫尺,没必要经受蜀道险远。
  以玄德公之能,张鲁小贼年内可灭,届时以益人治益,各得其所,岂不美哉?若是有缘,将来再同朝为官。
  李素听了这种官腔,就知道他们是安土重迁不考虑南下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没关系,这段时间好好结交一下,等将来董卓一掌权、中央变成风口浪尖的危险之地,相信法衍法正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李素估计最晚到董卓流露出西迁长安的趋势时,这些名流就会往南跑了。
  法正才十四岁,那就先结个善缘再放养两年,反正郿县到汉中也不远。
  ……
  花了一天时间料理完郿县这边的后方事务、广结善缘。次日清晨李素回到五丈原大营时,刘备派去陈仓周边哨探军情的赵云也已回来。
  刘备便召集众将,让赵云当着大伙儿汇报前线第一手情况,顺便军议讨论对策。
  赵云大致说了敌军规模、部署,并提供了一个信息:陈仓城内应该还有足够的粮食,皇甫嵩的笼城管理应该不错,把粮食配给调度得很好。
  这一点,是从陈仓城头的军容、部署、旌旗等细节就可以看出来的,缺粮和不缺粮,在面对援军斥候靠近时的姿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赵云指挥斥候时向来比较大胆,最近一次趁着黄昏的掩护、冲杀到距离城门只有数百步的地方才回来,观察得已然足够仔细了。
  也就是说,韩遂应该是先撑不住的那一方,皇甫嵩真想反击,什么时候都可以出城,就看皇甫嵩觉得韩遂什么时候士气衰竭。
  刘备盘问清楚,满意点头:“诸君,如此说来,为陈仓解围,利在速战还是缓战?皇甫嵩有粮,久拖韩遂士气定然愈发低落。”
  在这个基调下,关羽率先表态,从纯军事的角度考虑,认为可以多修整一段时间,让士兵恢复最巅峰状态,然后徐徐图之,随后张飞赵云也这么认为。
  李素倒是无所谓,他已经在想后面的汉中之战了,要如何才能对汉中之战最有利,眼前这场反正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光靠皇甫嵩和董卓也是能赢的,赢完后董卓就被召回雒阳了。
  刘备参与无非是扩大胜利果实、进一步打击韩遂罢了。
  但李素对于过度削弱韩遂也没什么兴趣,因为韩遂赶跑后用不了多久,就轮到董卓成为国贼,将来韩遂对于益州的势力还是有点用的,可以留着跟董卓军互相牵制。
  “伯雅,你素来多谋,怎得这次不说话了?”刘备也是好奇,专门问了李素,因为他看李素不开口,连鲁肃和其他文官谋士都不敢说话了,大家都在等他呢。
  李素托腮叹息:“哦,我是觉得,韩遂杀伤多少,与我等无碍,只要能以尽可能少的损失驱走为上。倒是后续入汉中,宜早不宜迟啊。如今是正月二十六了,二月初秦岭谷道积雪融尽。
  若是我军去得晚了,难免被张鲁警觉,给他更多准备时间——此前隆冬时节,山道为冰雪所阻,秦岭南北可是消息不通的。”
  旁边的鲁肃和诸葛瑾不由叹服:伯雅兄这是何等藐视韩遂的姿态,韩遂还在呢,就已经在为后续考虑了。
  尽管李素没有就事论事提议速战,但被这个思路鼓舞,本就打算速战的鲁肃也自告奋勇提议:“将军奉朝廷大义而来,缓急不当只看战事,也应顾虑朝廷期待。既然缓急皆可胜敌,不如用急,一可使陛下对将军更为信赖,二来也和睦同僚,使左将军、前将军知将军信义。”
  鲁肃这个说法,显然是把政治账摆到了比军事账更高的位置。
  李素听了也颇受启发:这次多卖皇甫嵩和董卓一点人情,对于将来长远的战略欺骗也有好处。
  相比之下……因为担任主攻而多死几百个士兵,属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是我疏忽了,没想到这一层,我也赞同子敬。”李素连忙表态。
  关羽捻须不语,赵云则连忙推进话题、帮关羽缓解尴尬:“将军,既如此,不如某先率部下乌桓突骑,并请于夫罗单于以匈奴精骑掠阵以壮声威,先骚扰韩遂部、打击敌军士气,并派遣死士趁乱突围入城,联络左将军、约明出兵时刻。”
  赵云直接聊到了执行层面,那些被否决了缓战思路的将领也就不觉得丢脸了,纷纷附议,觉得这条战术没问题。
  刘备点点头:“好,明日子龙先带突骑出阵,不必恋战,只要骚扰混乱敌军即可。今日是26,就让信使告知左将军,我军将于28日清晨对韩遂发起猛攻。让他们不必回信,无论他们是否出城夹击,我们都是28日出击!”
  然后刘备又问起死士信使的人选,赵云周泰都已经是负责方面的将领,不可能亲自做这种事情。
  最后赵云推荐了如今在河东兵里当屯长的徐晃,算是给徐晃一个表现机会,刘备点头许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