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游戏竞技>大明第一臣> 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亲,不赔款

第五百二十章 不和亲,不赔款

  毛贵接了张希孟的命题作文,丝毫不敢疏忽,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努力,开始查阅典籍,努力完成文章。
  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毛贵越发觉得如何对外打交道,是一门巨大的学问。
  按照毛贵查到的资料,早期的外交,应该是先秦时候的质子往来,比如秦始皇的爹,就曾经是质子,秦始皇的少年时光是在赵国度过的。
  这种派遣质子的情况,在先秦的时候,非常普遍,大约就是为了表示诚意,派遣一个儿子过去,要是违背了约定,就要先失去骨肉至亲。
  而随着天下一统,中原大地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国,这时候的对外交往就不是地位大致差不多的诸侯国之间往来,而是同四周蛮夷往来。
  所以在汉唐之间,就不派质子,而是进行和亲。
  嫁给女儿过去。把蛮夷首领变成自己的女婿。
  等到了赵宋,觉得和亲还是太丢人了,要不……咱们送岁币吧!
  毛贵一路梳理下来,还是很有收获的,但是落到大明身上,就显得很值得推敲了。
  首先赵宋的岁币那是万万不能给的,至于什么自称臣构,简直是奇耻大辱,宁死也不能干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
  其次呢,汉唐的和亲,也是不行的。
  我大明皇亲贵女,岂能嫁给番邦蛮夷?
  哪怕是来跪着求亲,也绝对不行。
  因为这事涉及到国家尊严。
  只要嫁了女儿,你说是求来的,人家就可以说是抢来的,事情就会说不清楚。而且一旦和亲,女孩子是很惨的。
  咱大明立国根基,就是人人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也不能把女子当成货品,送去给蛮夷,换来一时太平。
  而且虚弱的姻亲关系,根本没法真正捍卫和平。所谓的和亲,往往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咱大明要有出息!
  不和亲,不称臣,不岁币……这是大明应该坚守的原则。
  毛贵看了看自己写的东西,似乎是有了眉目,但还差了点东西。
  他没敢打扰张希孟,而是去见了刘伯温。
  说实话,毛贵还有点不好意思,他一个粗鄙武夫,人家刘伯温可是当世大儒,学问过人,也就是张相能稳稳超过刘伯温,其他人根本不行!
  可是当毛贵扭扭捏捏把文本拿出来,刘伯温才看了几眼,就神色凝重起来。
  “毛将军,你这个写得好啊!”
  毛贵老脸泛红,“伯温先生谬赞,我,我就是随便写写……”
  “不!”刘伯温摆手,“不能这么说,你总结了历代对外交往的方式,而赵宋亡于蒙古人之手,最终华夏沉沦,神州蒙尘,一百年来,我们都饱受赵宋抱残守缺,屈膝称臣的耻辱!我们确实需要梳理对外交往的经验,需要正本清源,咱大明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刘伯温很感慨道:“这篇文章必须做好,必须把道理说透,让世人能够清楚明白!毛将军,这要是写好了,必定能流芳百世,甚至入选课堂教材啊!”
  毛贵更加瞪大眼睛,不是说笑话吧?
  他现在可是饱受学堂二字折磨。
  生怕成绩不如儿子,又怕留级罚站,弄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要能写出一篇文章,写出足以纳入教材的文章,这可就太了不起了,一下子就能在三个臭小子面前挺直腰杆,找回老爹的尊严!
  哪怕是在张相,刘伯温的帮助下,完成文章,那也是值得骄傲一辈子的。
  毛贵更加来了精神,有了刘伯温的协助,毛贵很快丰富了资料。
  比如说在历代对外交往中,除了送质子,和亲,赔款之外,还包括割地。比如六国论就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的说法。
  只是老苏可能不能清楚,论起割地,还是他们宋朝厉害,先是放弃燕云之地,接着又被西夏抢去了西北,再之后连中原都丢了。
  弄得陆游不得不跑去大散关写边塞诗,算是割地割了个彻底。
  所以经过他们的总结,得出了四条,不和亲、不岁币、不割地、不称臣,这是四条基本原则。
  毛贵又跟刘伯温讨论了些时候。
  他们发现,除了这些对待强敌的外交手段之外,针对一般的蛮夷,土司,藩国,不至于涉及国家尊严,但是在往来之中,也会吃亏。
  就是所谓厚往薄来的情况。
  毛贵思量再三,觉得必须再加上一条核心原则,就是坚决捍卫大明的利益。
  刘伯温点头,表示万分赞同。
  “不过毛将军,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情形,如果我们不给那些好处,对方不愿意奉大明为主,又该怎么办?”
  “那就发兵征讨?”
  刘伯温摇头,“据我所知,有不少土司部落,人口稀少,地势崎岖,放在那里,影响不了什么,可要是派兵攻打,就算是十万大军,也未必能拿得下来,劳民伤财,很是麻烦。”
  毛贵想了想道:“那,那还是要给些东西的……不过彼此往来,必须要有来有往,不能咱们吃亏太多!”
  刘伯温颔首,“那就再加上四个字:互惠互利!”
  两个身份各异,经历各异的人,凑在一起,还越讨论越是欣喜,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刘伯温觉得毛贵这人虽然是武夫,可人品方正,坦诚直率,是个能交往的朋友。
  毛贵也觉得刘伯温丝毫没有文人的傲慢,反而心系天下,堪称少数有良心的文臣。两个人凑在一起,经过了十几天的讨论,总算拿出了一个草稿。
  毛贵喊着刘伯温,一起来见张希孟,请求张相点评。
  此时的张希孟刚刚陪着夫人转了一圈……原本他只是稍微在山东停留,处理了孔家的事情,就去应天。
  江楠也打算去应天,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弄出了复旦学堂,又有整顿兵马,还冒出了高丽……张希孟一时没法动身,江楠从开封回来,却也没有去应天,而是赶了过来,跟丈夫在一起。
  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还是怠慢不得。
  江楠到底没有挺着大肚子工作。
  度支局是事情,暂时交给了韩秀娘负责,连续两任提举都是女人,度支局也喜提巾帼局的称号。
  不过要是觉得女人当家,度支局就不足为虑,那可是大错特错了。
  韩秀娘出手比江楠还要狠辣,上任之初,就连续查办官吏,两个侍郎,三个知府,十二个县令,就是她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对天下人交出的答卷。
  这口屠刀的犀利,足以让三法司汗颜。
  见到韩秀娘下手这么狠,江楠越发安心,随着产期临近,她是愈发期待,给张家添一个后代了。
  而即将当爹的张希孟,也是春风满脸,笑容可掬。
  见到了毛贵和刘伯温,拿过来他们的文章,张希孟顿时大吃一惊……不会吧?不会吧?这几句被后人挂在嘴边的话,居然是他们总结出来的?
  张希孟只是想让毛贵从利益出发,写一篇能指导对外交往的文章。
  可毛贵给张希孟的惊喜,着实有点大。
  足足看了好半晌,张希孟提起笔,把岁币二字划掉,换成了赔款。
  随后张希孟道:“岁币是宋代用的,这个赔款,就是说任何形式的,为求苟安,双手奉送外人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有了这一条之后,所谓的厚往薄来,也就不攻自破。坚持互惠互利就成必然。”
  毛贵和刘伯温一起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写这种文章,还是张希孟拿手,也是当世权威。
  张希孟这些年写的东西,自然不是文采飞扬,气势如山的雄文……把他跟唐宋名家的文章放在一起,就会显得十分粗糙,甚至文笔稚嫩。
  可抛开外表,张希孟写的东西就不一样了,他是在重新注释经典,总结过往,阐发理论……他要做的事情,当初孔夫子干过,董仲舒干过,朱熹也干过。
  张希孟不但做了,而且还试图让普通人也能听懂,看明白,必须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
  所以在张希孟的倡导下,大明的公文都越发直白简洁,甚至有点白话文的味道了。
  “你们总结的很好,但似乎还差那么一点东西。”
  毛贵立刻躬身道:“请先生指点!”
  张希孟笑道:“你们说了不要如何如何,但我们要什么,似乎只说了互惠互利,这只是经贸的往来,还是不够。我们需要给对外交往,加上一个目标、方向!”
  刘伯温怔了怔,立刻道:“张相,我们也确实讨论过,只是还没有定论,还请张相指点。”
  毛贵也道:“先生不吝赐教,学生洗耳恭听。”
  张希孟斟酌了少许,就笑道:“我就说两句,维护大明之利益,恢复华夏之尊严!”
  说完之后,张希孟又补充道:“自从崖山之后,中原沉沦,华夏到底还行不行,这是个很要命的问题!我们大明立国,就是要告诉天下,华夏回来了!对外交往,就是要恢复华夏的地位,找回昔日的荣光,建立起华夏主导的秩序……一句话,重建华夏天下!”
  “国是大明,维护大明利益。天下是华夏,建立华夏秩序。这就是我们对外交往的根本所在!”
  毛贵和刘伯温齐齐颔首,“张相高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