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余波与战事
第二百九十三章
糜竺的动作很迅速,不到两天时间就找到了“兖州盗失的黑刀”,当看到五千柄散发着黝黑光芒的黑刀被抬进刺史府时,陶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
“动作都麻利些!这批黑刀可是糜大人费劲千辛万苦找到的!”说这话时,陶谦朝糜竺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者,只是微微一笑,恭声道:“启禀主公,经属下多烦打探,流入徐州境内的黑刀共计五千柄,现已全部收集与此,请主公点验。”
闻言,陶谦默默地点了点头,心道:数量和先前糜府管家送来的消息一致,看来这糜竺确实没有藏私……
心念与此,陶谦眯着眼摇头道:“点验就不必了,我相信子仲。”
这是一句彻头彻尾的鬼话,说话的人知道,听话的人更清楚。换做旁人说这句话,糜竺或许还会升起一丝感动,可是陶谦……这家伙根本就是在羞辱糜竺!
望着面前不断被搬进陶家府库的黑刀,糜竺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不舍,这些黑刀本来应该属于我糜家的……
默默的叹了口气,,糜竺朝着主公陶谦拱了拱手道:“若这里没有其他事情,在下便告辞了,家中还有一些琐碎之事需要在下处理。”
原本得意的陶谦,在听到琐碎之事这四个字时,心中忽然升起一丝异样的感觉,冥冥之中他觉得糜竺故意提起此事,一定是别有用心的,于是,他不动声色的试探道:“哦?是什么琐碎之事啊,是否需要老夫出手帮你啊?”
闻言,糜竺一脸淡然,微笑道:“不过是处理一个吃里扒外的家奴而已,不用劳烦主公动手。”
陶谦愣住了,他很清楚糜竺话里的意思,在心底默默叹了口气道:“看来还是被糜竺发现了……”
陶谦知道,糜竺说这番话其实是在告诉自己:你派到我家里的细作我已经发现了,待会儿我就回去处决了他,你身为他的主子,难道不想救他吗?
救?
陶谦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此时若出言救那糜府管家,无异于承认自己与管家之间的关系,进而承认自己派细作到臣子家中的龌龊勾当,这对于主公的威信的打击是不可估量的。
“没拿到黑刀,我都不会救他,更何况现在黑刀已经到手了!”
心中暗暗思忖着,陶谦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意,他微笑道“既然子仲家中有事,那便回去忙吧。这里有老夫在,断不会出什么差错。”
说罢,未等糜竺有所回答,陶谦便起身朝库房行去,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好好看看这批黑刀了!
“五千黑刀就是五千精锐,徐州有了这五千精锐,攻打青州就更有把握了!”
想到这里,陶谦心中忽然涌起一丝悲凉来,这悲凉不是为自己,更不是为即将殒命的糜府管家,陶谦这一丝悲凉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曹操……
“曹操啊曹操,若不是你管理不善,这批黑刀决计是不会落在我陶谦手中的,如此看来,这一切都是天意使然,你的败亡已经注定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时距离陶谦发兵青州,只差一个东西……
心念与此,陶谦挥手叫来自己的侍卫,低声吩咐几句后,只见侍卫应了声是,然后飞速朝门外奔去,不一会儿只听府门外响起一阵阵远去的马蹄声……
“袁本初,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
……
袁绍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拿下濮阳城之后,袁绍大军又接连攻破好几座小城,一时间攻势如风,所到之处令人闻风丧胆!
由于攻打东郡城与濮阳城的战事极为惨烈,致使袁绍一度损失战力近半数,战后袁绍兵力一度损失超过五万,仅存兵力不足八万!
这让袁绍第一次在兵力上与曹操持平!换言之,先前袁绍在兵力上的巨大优势顿时荡然无存!
然而,正当袁绍为兵力发愁时,麾下谋士许攸来报说,当初受限于渡河船只不足无法无法前进的那将近八万延津援军已经安全越过黄河,此时大部队正朝燕县集结。
听到这个消息,袁绍顿时欣喜若狂,这接近八万将士简直就是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有了这八万人,自己的兵力一跃变成十五万,兵力压制又回来了!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趁曹军没有防备之前,尽快与延津援军汇合!
心念与此,袁绍当即下令,命张合率兵五千镇守濮阳城,其余人即刻出兵朝燕县进发!
将令如山,大军过境如滚雷过地,山呼海啸间令万物臣服,战马之上,袁绍手握长剑意气风发,一股豪气顿生!
……
濮阳在东,燕县在西,从地理位置上将,燕县距离曹操的大本营更近。
在濮阳与燕县之间,有一城名为长垣。
“袁绍若想与延津援军汇合,势必要攻打长垣!”
军帐内,郭嘉站在一张巨幅行军图前侃侃而谈,思路极为清晰。
“花费大价钱抢夺白马,然后又被引诱东进,进攻重军防守的濮阳城,一番血战后虽成功拿下濮阳城,可此时又不得不向西转战进攻燕县,这一番堪称画蛇一般的战线想必已经把袁绍绕懵了吧!”
话音刚落,大帐中顿时响起一阵悉悉索索的笑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众武将正不怀好意的看着郭嘉,那意思仿佛在说:这么折腾袁绍,郭嘉你实在是太坏了!
“绕没绕懵我不知道,不过如果我是袁绍,我也只能这么做!”
大帐深处,曹操环视左右,眼中闪过一抹深邃,他感叹道“明知道咱们在绕他,可却只能听之任之,毫无半点主动,本初兄心中想必比谁都着急!”
闻言,众将会心一笑。
此时守在曹操身边的典韦忽然闷声道“主公,末将有些搞不懂,为啥袁绍那兔崽子非得跟着咱们走?从地图上看,他们夺下白马后,一路向南岂不是更好吗?为什么非要转头向东攻打濮阳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