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科幻未来>代周>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哪怕她是主动送上门来的,百里无忌一样是敬谢不敏。
  百里无忌已经过了那个以下半身思考的年龄,这个比他女儿百里忆韵还小上一两岁的女子,看看也就罢了,如果真收入宫中,那宫中注定会掀起一翻酸波醋浪。
  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百里无忌至此心中便古井无波。
  打下一个国家与收复一个国家,无论从威名还是以后的政治格局,都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应允段氏的请降,那么至少在数年内无法去改变大理的政治格局,也就是说,段氏的归附在往后的数年内,也就是名义上的,明国无法真正掌握大理政权。
  而要真正掌握大理的政权,还得进行一次或者若干次的政治改革。
  至少在五年之内,明国中央朝廷很难将权力的触手伸进大理国政治核心。
  这不是百里无忌想要的,对于如此的结果,在百里无忌心中,还不如直接出兵占领来得爽快,虽然会损失一些将士,但甭说是百里无忌,就算是下面的新军将士,他们也宁可一战平天下。
  只有势均力敌的战争,会打成消耗战的战争,才会让百里无忌心有忌惮,就象当年明辽之战,明国伤亡的将士高达二十多万,甚至连黑旗军第八军都指挥使刘仁赡也饮恨滦河南岸,而黑旗军第十军都指挥使边镐因此而终身残疾。
  这是明国建国以来。明军损失最大的一次,象这种战争,无疑是伤筋动骨的。
  所以。哪怕是耗费时间,百里无忌也宁愿用时间换空间,用计分裂辽国。
  但现在不同,明国除了国库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但动用十万以内的新军攻伐大理国,只要领兵将帅不出昏招,取胜轻而易举。
  少量士兵的伤亡。对于征服大理国的利益相比较起来,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武力征服的后遗症也有。那就是民心。
  除非明军以屠杀的方式扫平大理国,否则多多少少有少数民族会起来反抗,但百里无忌绝不想要一块白地,因为这些年来明国人口虽然年年增长。但对于不断扩大的疆土来说,人口远远不够。
  大理的部族不同于辽、吐蕃、阻卜,他们并无与中原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相反,大理一直与中原王朝相交甚善。
  这也是百里无忌希望能尽量“不伤和气”汲取大理政权的原因。
  可大军一动,“不伤和气”谈何容易。
  纵然明军军纪严明,但真到了异国他乡作战,不伤及平民百姓,这无疑是骗人之语。
  而民心往往就在这一次次的小仇小恨中积累起来。最后酿成不可调解的民族仇恨。
  百里无忌并非不能接受段氏请降归附,其实就算没有段佛音前来和亲之举,只要段氏能同意不再保留军队。百里无忌就会爽快地答应段氏的请降要求,甚至只要段氏答应明国在大理、善阐两府驻军,百里无忌可以容忍段氏保留不高于三万的军队武装。
  可百里无忌知道,段氏不可能答应,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轻易交出军队,可以说。在这个乱世之中,军队等于他们的性命。
  就算段思聪肯降皇帝为王。接受明国册封,但骨子里,他们依旧是大理国的掌控者。
  而段思聪下旨令段佛音赴金陵府和亲,其根子上就是为了保留他的军队,试想,当段佛音嫁给百里无忌,百里无忌如何向段思聪开口,剥夺其手中的军队。
  哪怕段佛音只是一个嫔妃,礼义上来说,段思聪就是百里无忌的岳丈,这种礼义上的高低,将严重阻碍明国统一大理的进程。
  这是百里无忌绝不能容忍的,所以,百里无忌古井无波,他明白,段佛音这个女子,是不能轻易触碰的。
  这一天的朝会因段佛音的到来而草草散场,百里无忌并未在朝堂之上做任何决定。
  但由此带给段佛音的打击是巨大的。
  一个养尊处优、出口成谕的皇族公主,一个自认容貌可服天下男人的美女,竟送上门去,而被视同无物,这样的打击让哪怕是自幼修研佛法的段佛音也无法承受。
  失落感如同虫蚁般撕咬着段佛音的心,而最主要的是,段佛音对自己完成父皇交待的任务,有了不可把握的危机感。
  段佛音因为失落而心神动摇,她却不知道,因为她的到来,明国朝野发生了有始以来第一次尖锐地争吵。
  战亦或不战。
  大理国的结局谁都不再怀疑。
  纵然大理国的实力再增加五倍,也难敌明国这数十万身经百战的虎弁。
  但关键在于,明国如何拿下大理国。
  以冯道为首的中庸型官员倡导“以和为贵”,既然大理国皇帝已经表示出请降的意愿,并且让大理国公主亲自来金陵府和亲,其实和亲只是障眼法,说到底,段佛音就是人质。
  所以,这些官员以为,纵然让段氏再掌控大理政权几年,也好过耗费国力出兵西征,毕竟打仗是要死人的。
  而有一批相当数量的三品以下官员,却针锋相对,认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明国既然能以泰山压顶之势灭亡大理国,何不直接出兵,一了百了。
  毕竟,灭亡大理国之后,大理政权就如同一张白纸,可以任凭明国朝廷在上面涂画,无须受到如段氏、高氏等原来势力的羁绊。
  就明国来说,哪怕将大理国夷为白地,基数庞大的明国人口也照样能填补大理国的空白。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话是百里无忌亲口告诉他们的。
  这批三品以下的官员,官位远比不上冯道这批老臣,但他们的气势并不逊于老臣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因没有别的,就因为他们是天子门生,全部来自金陵、潭州两座明国最高学府。
  百里无忌废除科举制度,从学府选拔五品以下官员的新制度在这几年推广开来,并形成了气候。
  因材任用,各科学子进入各种部门,这对于当时的明国政治、经济、军事起着极大的提升作用。(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