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乡间小饭馆[美食]> 乡间小饭馆[美食] 第64节

乡间小饭馆[美食] 第64节

  正是因为穷,他们才会有这样的陋习。
  清河村,还需努力脱贫致富。
  她敛气,发现小夏小秋没怎么动筷,她说:“你们怎么不吃?”
  视线从狼吞虎咽的小伙伴们身上收回来,小夏低声对袁如珠说:“我……不饿,让他们多吃点吧。”
  小秋也点点脑袋,“让他们吃。”
  另一边桌子上,李长贵和吴桂芳看着不停抢菜的村民。他俩互相对视一眼,而后便不再怎么夹菜,把菜都让给着急抢菜的村民们。
  袁如珠抿着花生牛奶,用勺子去挖蒸糯米。泥巴色的老式土碗里,蒸得晶莹的糯米香气绵绵,里面撒着葱花,碗底垫着软糯的土豆。因为里面没有肉,所以孩子们没怎么吃这道菜,袁如珠倒是挺喜欢吃这道菜。
  撒着葱花,垫着土豆的咸口糯米,着实合她的口味。
  她吃着香糯的糯米,此时新郎新娘来送红包了。收了红包后,袁如珠撂筷退席。
  吃完酒席,吴桂芳和李长贵继续留在这里跟别人唠嗑,小夏他们也留在这里跟其他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袁如珠没在这里多停留,打了声招呼后回了家。
  院门一打开,小白和嘟嘟就扑了上来。她撸了撸狗狗,歇息片刻便去灶屋练厨。
  晚上开席,袁如珠吃完席就要走,吴桂芳拉住她,说:“等会儿要放烟花,看完了再回去吧?”
  王家买了不少烟花,烟花整整放了二十分钟,看了会儿天空中绚烂多彩的烟花,袁如珠低头一瞧,见坝坝里所有人都望着天空。明亮灿烂的烟花彩辉映在每个人脸上,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她微微扬唇。
  翌日清晨,吴桂芳将洗得干干净净的桃子递给袁如珠,“珠珠,记得把核留下。”
  “好。”
  今天是立秋。桃有“逃”的谐音,立秋食桃,有逃避灾祸之意。桃子吃完留下桃核,等到除夕时,丢进火炉里烧成灰烬,就能保佑接下来这一年远离灾祸和瘟疫。所以每每立秋这一天,总是要吃秋桃的。
  “我先去跑步,跑完回来再吃。”
  晨练途中遇到村民,村民说:“如珠,王家那边已经开早席了,快去吃席!”
  “今天不去了。”
  “不去了?那多划不————”村民把没说完的话咽了回去,本来他想说不去吃的话划不来的。一般挂了礼金之后,村里人都会拖家带口去吃席,而且不只是吃一顿,酒席办多久就吃多久,就是为了把礼金钱吃回来。
  如珠这女娃能干,很能挣钱,他们家估计也不在意这点礼金钱,所以不去吃席也不会觉得划不来了。他目含艳羡,要是自家女儿也能像如珠这样能干,他就能和李长贵他们一样,天天享福了。
  袁如珠跑完步回家。院子里,小夏蹲在屋檐下,一脸惆怅。
  袁如珠挑眉,“怎么了小夏?”
  “今天立秋了。”
  “嗯,立秋?立秋怎么了?”
  “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了。”
  原来他一脸惆怅是因为这个,袁如珠失笑,“暑假作业做完没?”
  “早就做完啦。”小夏托腮,“暑假过得好快呀,再过二十几天,我就要上六年级了,上完六年级,就要上初中了。”说到这里他的语气蔫了下去。
  “怎么,不想上初中?”
  “去镇里上初中,就不能每天都回家了,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
  原来是不想离家。袁如珠摸摸他的脑袋,说:“怎么不能每天回家?来回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而已,可以每天回家的呀。”
  村里的孩子去镇上上学,基本上都是住宿在学校里的。每天回家要花车费,还费时间,实在是划不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费钱。所以村里的孩子去镇里上学惯例都是要住宿在学校里的。
  袁如珠略一思忖:“以后你要是不想住在学校里,就每天回家吧,家里也不缺那点车费钱,或者,等以后我们买车了,可以天天送你上学。”
  说到此,她捏捏下巴,是时候买辆车了。
  袁如珠立即和吴桂芳李长贵说了买车的事。
  吴桂芳:“现在就买?”
  “可以现在买,也可以拿到驾照了再买,幺姨幺姨爹,你们俩去学车吧,我现在没时间学,你们可以先学了。”
  李长贵语气有些雀跃,“行。”
  “我就不学了吧,长贵会开车就行了,”吴桂芳摆摆手,“我就不学了。”
  “也行。”袁如珠转头问李长贵,“幺姨爹你快点去学车吧?”
  “啥时候去?”
  “现在就可以去。”
  “可我要是去学车的话,店里的活咋办?”
  “再招两个人吧。”
  商量好学车事宜,袁如珠把手里剩下的桃子啃完,桃核留存下来。
  关于立秋,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
  孟秋时节,得多吃肉,补充因伏热而流汗的亏虚,提高免疫力。牛肉羊肉很是滋补,所以立秋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牛肉羊肉。
  “羊肉就炖汤喝吧,牛肉的话……”袁如珠思索半晌。
  “尖椒牛肉!”小夏举手,“做尖椒牛肉吧!”姐姐炒的尖椒牛肉可好吃了。他还想吃姐姐做的尖椒牛肉!
  袁如珠想了想,说:“今天不吃尖椒牛肉,吃橙香脆皮牛肉吧。”
  “橙香脆皮牛肉?好吃吗?”
  “好吃,保证你会喜欢。”
  袁如珠在灶屋里忙活,灶屋里乒乒乓乓作响,院子里,吴桂芳摘下南瓜,正准备进灶屋,见李长贵一边扫地一边傻乐呵,她说:“啥事儿这么高兴?”
  李长贵摸摸后脑勺,“没啥,没啥。”
  其实他不说,吴桂芳也能猜出来,家里要买车了,长贵当然很高兴。男人就没有不爱车的。她笑了笑,抱着新鲜的南瓜进入灶屋。
  袁如珠从冰箱里取出牛小排。牛小排用盐和蔬菜汁腌制过,在冰箱里醒了一些时间,已经可以用来烹饪了。
  将每一片牛肉都裹上蛋黄和面包糠后,她用橙汁、盐、黄油和水淀粉调了一个酱汁,把切成小粒的橙子肉倒进酱汁里搅和均匀。
  锅里的芝麻油烧热了,牛肉下锅。牛肉一下锅,不多久便快速起酥,沸腾的油泡泡里,裹了蛋黄和面包糠的牛肉很快便披上了金黄的盔甲。
  牛肉炸好,她快速将其捞出控油。锅里留底油,煸炒香蒜泥。蒜香浓浓时,炸的金黄起酥的牛肉再次下锅,渗透了酱汁的橙子肉也随之下锅。
  袁如珠握着锅柄,快速翻炒牛肉,翻炒期间,她给牛肉淋了一下油,牛肉的颜色顿时更加明亮起来。淋过油,橙香脆皮牛肉出锅。
  炒得金黄的牛肉上裹着晶莹的酱汁儿,亮黄喷香,直引人不断分泌口水。
  “我尝尝我尝尝!”小夏小秋把筷子伸过来。
  裹着亮黄酱汁儿的的脆皮牛肉入口酸甜,浓浓的橙香瞬间弥漫至口腔每一处,十分清新爽口。
  清新宜人的橙香里,牛肉外酥脆,内软嫩,咀嚼之间能感受到丝丝缕缕的蒜香。蒜香恰到好处地压住了牛肉过于厚重的原味,使得牛肉吃起来更加鲜美可口。
  整个橙香脆皮牛肉酸甜清香,外酥里嫩,鲜美爽口,牛肉的每一寸肌理里都饱含着橙香,口感极显层次,回味尤其清爽。
  小夏鼓着腮帮,说:“比尖椒牛肉好吃!”
  小秋也道:“比尖椒牛肉好吃!”
  袁如珠让小夏把橙香脆皮牛肉端出去,她揭开汤锅锅盖盛汤。
  炖得鲜味浓浓的羊肉汤香气滚滚而来,她深深一呼吸,五脏肺腑里顿时溢满了肉汤鲜香。
  桌上摆满了菜,橙香脆皮牛肉,羊肉汤,大盘鸡,泡椒凤爪,蒸糯米,凉拌黄瓜,凉拌木耳,香煎豆腐,白雾腾腾的菜摆了满满一大桌。
  袁如珠低头吹碗里的羊肉汤,然后吸溜一口汤。
  羊肉香味浓郁的汤汁没有半分腻人喉咙的膻味,每一口都是浓盛的鲜味,她呼气,继续喝汤。
  浓汤煨得软烂的???肥?嫩,清汤里的酱汁将羊肉煮的得略微红亮。因为烧了好几个小时,肉质?焦?烂,松软细腻,吃起来格外香嫩。
  “好吃好吃!”小秋啃着羊肉块,颊边边沾了油。吴桂芳擦掉她颊边的油渍,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吴桂芳一口喝完碗里的羊肉汤,接着舀了一碗南瓜红豆焖饭。
  五颜六色的焖饭焖得软糯糯的,米饭的香气里渗透了果蔬清甜,味型很是解腻,尤其是搭配着一桌子肉菜吃,尤其清爽解腻。
  下午五点多时,吴桂芳把中午没吃完的剩菜热了,又炒了两个菜,她对小夏说:“去喊你姐姐他们吃饭。”
  日头西沉,红霞霭霭,晚风习习,归巢的鸟儿顺着向晚的风在天际留下道道浅影。将桌椅饭菜搬到院子里后,一家人开始吃饭。
  “锅里还有很多羊肉汤,估计明天才能吃完。”吴桂芳喝着汤,说道。
  “可以用来煮面吃,晚上夜宵吃羊肉汤面?”袁如珠提议道,“羊肉汤放久了就不新鲜了,趁着新鲜快点吃完吧。”
  “也行。”
  袁如珠颔首,余光触及篱笆下面栽种着的美人蕉和水仙花。院子里就种了两种花,略显单薄了些。她托腮,沉吟道:“咱家种的花太少了,再多种一些花吧,多种一些花看起来热闹些。”
  吴桂芳看了眼篱笆下盛开的水仙花美人蕉。之前他们疲于生计,哪里有闲心思养花,水仙花和美人蕉不需要人养,所以他们只在院子里种了水仙花美人蕉,没再种别的花。
  袁如珠:“再种一些芍药蔷薇什么的吧,对了,一定要种长春花,长寿花四季都开的。”
  “行,种花的事就交给我了。”李长贵说着,用拇指滑了一下手机屏幕。
  见状吴桂芳说:“吃饭就别刷抖音了。”
  “又不耽误吃饭。”李长贵笑呵呵,继续刷抖音。刷到下一条抖音时,他微微一愣。
  作者有话说:
  橙香脆皮牛肉酸甜爽口,羊肉汤鲜美可口,立秋吃棒极了!
  ps:有二更,依旧是大肥章(?w?)
  第44章
  ◎挞挞面◎
  下一条视频封面上写着:清河村小饭馆。
  清河村的小饭馆?清河村就一家饭馆, 不就是他们家饭馆?
  李长贵语速急促:“有人在抖音推荐了我们家饭馆,点赞有十万!”
  “我看看。”吴桂芳凑过去,“这么多点赞!看看评论, 快点开评论看看。”
  评论有夸的,有质疑的, 但质疑的更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