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716章 制度(1)

第716章 制度(1)

  刘彻的眼睛,在这些博士官身上扫来扫去。
  在场的博士们,全部都是汉兴以来,天下知名的大学者,超级学阀,尤其是那些两千石的某经博士,随便纠一个出来,都能镇压一郡,让无数士子闻风景从。
  自然,他们的学术造诣,非常深厚。
  尤其是儒家的大学阀,在如今,简直是超级赛亚人一般的存在。
  他们不仅仅熟读本身的经典,能深入浅出的从三百六十个角度,将先贤的学问阐发出来,脑洞大的可能就是孔子韩非复生,也要膛目结舌。
  另外他们的数学跟地理造诣,也是高的令人发指。
  刘彻就记得,后来太史公司马迁受命于武帝,编篡《太初历》。
  《太初历》编篡委员会,拢共就十来个人。
  其中除了一大堆星象家跟数学家之外,还有儿宽这样的儒家大臣。
  而儿宽是孔安国的弟子,至于孔安国?
  现在他只是个小虾米,还宅在曲阜老家种田呢!
  哪怕就是他日后最牛逼的时候,也不过官至郡守而已。
  跟董仲舒、胡毋生、张恢这样能影响天下舆论,手握话语权的超级学阀,完全不能相比!
  所以,他才会跟刘余合伙,捏造了今文尚书这样的弥天大谎,忽悠了世人千年之久。
  换句话说,其实,现在,无论黄老儒法,只要能成为博士,哪怕是六百石博士,其实也完全够资格去太学教学生数学跟地理了。
  只是,刘彻实在很担心,这些家伙上着上着数学、地理课,讲着讲着,就开始大谈特谈‘尽地力之教’或者‘黄老清静无为’‘仁以爱人’之类。
  而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掺私货,这是文人与生俱来,不用学习就能掌握的天赋。
  所以,刘彻并不打算选用这些博士们。
  “数学,朕会让尚书令汲黯跟尚书丞颜异还有大农中丞商容等轮流去督导……”刘彻站起来说道。
  汲黯他们这帮潜邸之臣,兼职老师,已经是传统了。
  刘彻这样吩咐,博士们并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尚书令汲黯跟颜异,本身就是来自儒家跟黄老派这两个派系,至于大农中丞商容,虽然看上去是农家的人,但实际上,他的授业恩师是却是法家的人。
  因而,众人没有什么意见。
  毕竟,皇帝用自己的臣子进来掺沙子,天经地义!
  “至于地理,朕意欲以大将军臣窦婴、曲周候俪寄、弓高候韩颓当并俞候栾布等将臣讲授……”刘彻接着道:“毕竟,若论山河地理,九州形制,将臣等无疑更加合适!”
  这个理由真是高大上的不行!
  将军们当然是熟知地理,闭着眼睛都能背出天下山川河流走向,以及历代地理变化的大能。
  只是,让一帮武将,进了文人掌控的太学,傻子都知道,这些家伙在课堂要讲着讲着,就开始宣扬他们武将的那一套赳赳武夫的道理了。
  甚至很有可能,会在太学的学生里,培养和发掘那些他们喜欢的士子,然后将他们拐到武将阵营去。
  都不需要投笔从戎了!
  以这些被刘彻点名的人的能耐,他们一句话,就能帮那位士子铺垫好前途。
  这让博士们真是有些纠结,但想反对,却又没有合适的理由。
  总不能当朝就说:文武有别,我辈大夫,不屑与粗鄙武人为伍这样的话。
  那样,列侯们还不得跳脚?
  如今,执掌国政,手握大权的,可就是这些家伙!
  诸博士们只是稍稍回头,就看到左侧的列侯们,一个个喜不自胜,好不快活的模样。
  点名的几位特进元老,更是一副昂首扩胸的模样。
  对列侯们,尤其是打了一辈子仗的列侯们来说,临老了,居然还能去太学里,跟一帮天下闻名,举国敬重的士大夫博士一起为国家培养后来者。
  真真是荣誉至极,也是装逼至极的光荣之事。
  以后出门,别人就得尊称一声‘先生’或者‘阁下’了!拜帖之上,更是能加上一句‘受命领太学教授’这样文雅别致,高大上的文字。
  只是想想,无数列侯都觉得自己浑身上下舒服极了!
  日后盖棺定论之时,更是加分无数的美事。
  就算不能用‘文’,也能用‘庄’了。
  这样的好事,包括被点名的列侯在内的所有贵族勋臣都是四肢举起来支持的。
  今天韩颓当等人装逼,明日,未必,吾就不能去装上一回!
  看着这帮粗鄙武人得意洋洋的模样,博士们牙齿咬得咯咯响,偏偏却无能为力。
  自高皇帝以来,这世道就是武夫当国,斯文扫地,汉家天子公开宣称如今‘礼乐崩坏’,所以乃与公卿士大夫共治之。
  这公卿排在士大夫之前……
  刘彻看着这副场面,微笑着继续道:“另外,朕决意于武苑之中,增设文学之科,以两千石诸经博士为武苑文科教授,授以武苑诸将官先贤之教,以正吾汉家‘教训士民’之制!”
  这下子,轮到博士们眉开眼笑,列侯们垂头丧气了。
  但列侯们想得明白,这世道,武将也得读书识字,不读书的话,迟早要成渣渣。
  况且各种兵书文字及图录器械,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明白和掌握,所以,将军们的反应并不是特别强烈。
  只要博士们不去干扰武苑的正常秩序,你们爱怎样怎样。
  反正,如今这天下,武夫当国,执政者,清一色武将,列侯勋臣并不担心,几个文人博士进了武苑,就能翻天。
  但这太学与武苑交叉教学、交流,却是刘彻为打破文武界限而做出的决定,为的是防止日后,文武相轻,相互扯后腿,内讧和各种撕逼。
  “至于格物……”刘彻抿了抿嘴唇。
  老实说,这门课程,其实墨家上阵,最合适。
  只是,当前天下舆论,对墨家的认可与接纳能力,还不足。
  便是对墨家最友善的法家,也未必能接受墨翟的徒子徒孙,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遑论对墨家充满敌意的儒家跟充满了警惕的黄老派了。
  所以,格物这一门课程,暂时不能让墨家接手。
  “朕立此课程,本取《礼。大学》中‘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之意,乃意欲令士子知天下事物本来之面貌,明其根本,然后以诚意正其本心,修其身!”刘彻只好扯起虎皮,忽悠起来:“既是要明其根本,以朕看来,少府及大农诸司曹令丞,当是再合适不过的授课人选了,而少府丞臣毅,温文尔雅,知礼守节,向为朕之肱骨,朕意以其为太学格物教授,卿等当可无虑也!”
  博士们互相看了一眼。
  少府丞比千石,是少府衙门里仅次于少府将作大匠的最高官僚。
  但汉家制度,九卿诸令之下,一般只设两丞或者两中丞,有的衙门甚至只有一丞,独少府有六丞。
  只是因为少府实在太庞大了,下属的部门太多了。
  仅设一个两个副手的话,就算是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
  于是,设六丞来辅佐少府,管理这庞大的皇家机构跟庄园作坊。
  这位被天子点名的少府丞,博士们并不陌生。
  因为他也是自己人。
  更是黄老派为数不多的年轻俊杰——相比现在动不动就六七十岁的黄老巨擘,今年才堪堪五十岁不到的成毅,真真是年富力强!
  更重要的是,这位少府丞,还是现在天子心腹,尚书令汲黯的仕途引路人。
  谁不知道,当初就是此人慧眼如炬,果断无比,毅然向当时还只是皇子的今上举荐了汲黯。
  汲黯至今奉成毅如父兄,一如当年北平文侯侍奉安国武候及安国武侯夫人一般。
  每次下朝,汲黯首先都要去成毅府邸请安,然后才会回家。
  每逢休沐,更是跟儿子一样,前去成毅府邸,陪同成毅说话聊天。
  哪怕是现在,汲黯官职越来越高,权柄越来越大,也依旧如故。
  以至于此事传扬天下,成为佳话,甚至有成为典故的可能——现在,民间就有将张苍汲黯,相提并论,认为是忠义相继,知恩图报的代名词和最佳榜样。
  因此,当刘彻提出让成毅去主持教授格物课程时,没有人愿意出头反对!
  开什么玩笑?
  谁敢得罪汲黯这样的巨头?
  不要命了吗?
  人家是尚书令,执掌的就是一切上奏天子的公文跟奏疏,并且负责整理和汇报天下郡国事务,朝臣杂务。而且,有迹象表明,天子在未来会不断的增加尚书令跟尚书衙门的权柄,极有可能未来尚书令将取代大行或者典属国这样的摆设九卿,成为一个全新的实权九卿。
  得罪了他,就不怕汲黯记小本本,然后来个秋后算账吗?
  即使汲黯本人是个君子,不会公报私仇。
  但下面的人呢?
  更何况,若是跳出来反对这个任命,更有可能挑起两个大学派之间的直接对峙。
  反对成毅=反对汲黯=对抗黄老派=挑起黄老vs本派的战争,更有可能波及池鱼。
  譬如说,儒家现在的未来跟期望——颜异就是汲黯的属下。
  若是儒家跳出来唱对台戏,没有人敢保证,汲黯不会给颜异小鞋穿。
  同样的道理,法家也不敢冒险。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很多士大夫名士,并不怕得罪皇帝。
  得罪了皇帝,皇帝还能把他吃了不成?
  作为文学之士,本身并没有实权的士大夫,只要不去辱骂皇帝或者密谋诅咒刘氏祖宗,谋反什么的,皇帝顶多将之赶出长安,赶回家种田。
  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少博士,根本不在乎这个。
  相反,这可能还是一种荣誉——被皇帝赶回家种田,这证明了俺直言上谏,干冒天颜,也要坚持真理、正义的伟大人格。
  更证明了俺忠贞不屈,不计个人得失与荣辱的优良品德。
  真真是如今刷粉上v的不二捷径。
  譬如,前几年,那位被赶回家种田的辕固生,如今在他老家已是声名鹊起,为郡国乡里敬重,天下人敬仰的名士。
  他甚至得到了当今天下,最受人尊崇和敬仰的大名士,诸子百家所共同尊敬的大学问家,当代《尚书》传人,执天下话语权牛耳的第一大v,济南人伏生的慰问,伏生还特许辕固生可以登门拜访,授辕固生《尚书》。
  这可是了不得的荣誉啊!
  要知道,哪怕是孔子的嫡系后代,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亲自册封的奉祀君孔滕跟孔滕的儿子孔忠,也没有得到伏生的认可,得以传授《尚书》。
  直到十几年后,现在在家种田的孔安国,才得到伏生的儿子的认可,被授予《尚书》。
  就算是如今的当朝三公,御史大夫晁错,初入仕途时,也是靠的伏生的认可,得以沾光,授为《尚书》博士,才得以进入仕途。
  当今之世,伏生就是最大的学阀兼学霸。
  顺便说一句,此时《尚书》并非是儒家的独享的经典。
  它是诸子百家共同认可和尊崇的先王著作,与《易经》一样,有着超然的地位。
  《尚书》跟儒家的关系,可能是孔子曾经编篡和整理过。
  但这并不说,孔子整理过,就是儒家的了。
  儒家,也还没有这么不要脸跟没节操。
  博士们不怕皇帝,但却怕那些执掌了权柄,尤其是汲黯这样年富力强,前途光明的巨头。
  旁的不说,汲黯只要稍微的跟下面的人暗示暗示。
  保证,会有很多人愿意为了讨好汲黯,而来为难甚至打压博士官们。
  为难跟打压,或者不算什么。
  但,可怕的是,人家干不掉你,奈何不了你,但拿你的门人弟子亲朋好友出气。
  所以,很多学者跟文人,敢跟皇帝唱对台戏,却不敢跟权臣唧唧歪歪。
  因为,惹恼了皇帝,无非回家种田嘛。
  对博士们来说,他们来长安当博士,只是来镀金的,回家种田就种田,甚至很多人,更喜欢在老家当学阀,而不是在长安当博士。
  但,若是得罪了权臣,尤其是某些没节操没下限的权臣,那就要悲剧了。
  人家既然没节操没下限,那么专门走下三路,盯着自己的门人弟子跟亲朋上措施,也就合情合理了。
  于是,在沉吟片刻,思索过后,博士们不得不捏着鼻子认可皇帝在自己的地盘继续掺沙子的举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