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835章 王牌对王牌(2)

第835章 王牌对王牌(2)

  义纵骑着马,远远的看着自己远方的敌人。
  眼睛更是一刻也没离开过那面大纛。
  “折兰部族啊……”义纵抚摸着腰间的佩剑。
  在云中郡这些时间,他对这个部族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
  折兰部族的单于之鞭的名号,更是耳熟能详。
  义纵的脸上,无比严肃。
  “折兰人最擅长白刃战!”义纵对着自己身边的汉军将校说道:“他们是匈奴人的脊梁骨!”
  “我们若能将他们打断,那么,从今以后,我大汉就能让整个匈奴畏惧和害怕!”
  虎贲卫和羽林卫出身的军官,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甚至有司马说道:“君候,请放心,吾等必将战胜!”
  但来自云中的军官,则都面露凝重。
  没有跟折兰人交手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看上去粗狂疯狂的匈奴部族,究竟有多么可怕。
  这可是一个哪怕落入重围,即使被人挑落下马,骨头都断了,也会疯狂的抱上任何靠近的人,一起在地上滚打和撕咬的可怕部族。
  折兰人的武器,不仅仅是弓箭和铤、锤。
  更有牙齿、拳头和双脚。
  一个这样的人,不可怕。
  但一万个这样的人,却是来自地狱的恶魔军团,而当他们有了组织和纪律后,这样的军队的可怕和恐怖,足以让任何与他们交手的人都胆战心惊,后怕不已。
  “传令全军,检查手弩!”义纵果断的在距离匈奴人还有十里的时候,通过中军下令。
  命令被一层层传递到单个士卒面前。
  除了虎贲卫和羽林卫的胸甲骑兵外。
  其他的汉军骑兵,纷纷开始检查自己随身携带的手弩。
  这种手弩,是墨苑与少府合作后的成果。
  它相较于旧有的手弩,更加轻便和精密。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一个弩匣,一次上弦,可以连发三箭。
  这对骑兵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缺点也有。
  那就是威力跟射程,全部大大缩水,有效杀伤距离,只有三十步,最佳射程,更是只有不过十步。
  不过,对骑兵来说,这样的缺点,无关紧要。
  汉军从不缺乏远程火力投射的打击力度。
  这种手弩的出现,有力的加强了汉军的近战格斗优势。
  而且,马镫马鞍和马蹄铁的普及,更使得汉军的骑兵,能够解放自己的双手,去做更多的事情。
  譬如……
  南军的许多骑兵,在检查完自己的手弩后,默默的将一柄柄的环首大剑,拿在了手上。
  这种大剑,用铁铸成,剑刃部分,锋利无比,在曾经的实验时,能轻松的斩断敌人的青铜武器,更能简单的劈开敌人身上的皮甲,将他的骨头砍断。
  而在大军身后,上百辆的战车,紧紧跟随着。
  这些本因被淘汰出战场的旧时代的战争王者,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已经从汉军的主战力量中退出。
  它们现在,成为了跟随大军行进,负责运输物资和在防御时,作为障碍物使用的简易工事。
  现在,这些战车上就满载着汉军的装备。
  尤其是那些胸甲与骑枪。
  “将军,全军手弩检查完毕!”在距离匈奴军阵还有八里左右时,一个军官禀报。
  与此同时,对面的匈奴军阵,也开始前进。
  义纵,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的集中在了对面的匈奴骑兵的运动和前行的阵列身上。
  闻言,他只是点点头,道:“命令:以南北两军为左右候,以胸甲骑兵为中军!”
  令旗挥动,汉军的阵列,也开始调整,从原先的松散队形,变成了更加紧密的作战队形。
  当两军相距距离,达到三里时,义纵下令:“全军听令,停止前进!”
  于是,在匈奴人停下自己的脚步时,汉军也几乎在同时停下脚步。
  义纵先是观察了一下对面的匈奴骑兵的阵列,然后,感叹道:“果然是一个强敌!”
  匈奴的骑兵阵列,在义纵的眼里,严密而有富有攻击性。
  椭圆形的大阵,表明对手,极有可能随时发起冲锋。
  而不过三里的距离,对骑兵来说,可能仅仅只需要弹指一挥。
  甚至,极有可能,己方都不能做出反应。
  但这样的阵型,在防御上来说,也很完美。
  匈奴人列出来的这个阵型,让义纵学到了许多许多。
  “我军在组织和默契方面,还是不如匈奴……”看着对方那些根本不需要号令和协调,就已经列好了阵列,摆开了架势的匈奴人,义纵在心里感慨一声。
  然后,他就开始下令。
  “虎贲卫!羽林卫,各司马校尉,听令!”义纵策马向前,拔出自己腰间的佩剑:“全军着甲!”
  “诺!”
  于是,在汉军中央,一副副的铁甲,被一辆辆的战车,推到了中军大纛附近。
  羽林卫与虎贲卫的两千骑兵,开始在后勤人员的帮助下,将胸甲穿戴整齐,系上扣子,戴上一顶顶高高挺立的头盔,接过一柄柄的骑枪,然后,他们放下面罩,仅仅露出眼睛在外。
  然后,他们就组成一个密集的骑兵阵列。
  这个阵列是如此的严密,以至于远远的看上去,他们就如同一堵坚实的墙壁。
  虎贲卫的程不识,曾经写了一本《胸甲纪用》的小册子,义纵自己也根据这本小册子,写了一本叫做《战阵实录》的练兵手册。
  这两本小册子里,都有一条原理。
  既——冲阵之道,在于敌我之比,而非我军之多寡。
  甚至,在虎贲卫内部,还有着一条被数位军官总结出来的公式。
  根据这条公式,大家发现,在战场上,尤其是冲阵的时候,进攻方在理论上的最大战损率,仅与当面之敌的数量形成正比。
  而不在于我军有多少人,敌人有多少人。
  在单一单位面积内,在近距离的格斗中,这个公式更是神一样的真理。
  过去的所有演练,都证明了这个公式可靠性。
  因为,它的发明者是以程不识为首的虎贲卫将官,因此,在羽林卫和虎贲卫内部,被称为‘虎贲定理’或者又称为‘程氏定理’。
  这是汉军第一次,从数学计算与原理中,找到了提振自己战斗力的方式。
  从此以后,羽林卫和虎贲卫内部,就掀起了用数学为军事服务的高潮。
  程不识甚至写了一本作为弓弩兵教科书的《强弩纪用》,在那本册子里,程不识在天子的支持下,借用了包括太史署在内的汉室数学机构,计算出了从五百到五千人,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弓弩兵的火力投射打击效率。
  那本《强弩纪用》因此成为了武苑的教材。
  如今,在虎贲卫和羽林卫内部,想升官?
  不懂数学,那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司马以上的军官,甚至人人都有一个数学家的老师了。
  作为羽林卫的都尉,义纵的数学成绩,也因此不断提高——不提高不行,万一下面的军官,比自己还强,这都尉的脸,往哪里放?
  要知道,汉军中,从来都是看能力而非身份来决定地位的。
  此刻,义纵的脑海中,其实是无数的数字在翻滚。
  他左右两侧的十几个军官,也拿着一个小算盘,在不断的拨动和计算。
  然后,一张张的白纸,递到了义纵面前。
  义纵一边看,一边将这些结果在心里与自己计算的结果对照。
  这是羽林卫和虎贲卫如今的典型风格。
  在天子的提倡和鼓励下,羽林与虎贲两卫,上上下下,都盛行打仗之前,先算账,列阵之前,先算敌我对比,甚至就是冲锋,也要先算我军与敌军的距离和速度。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而且实用。
  所以,久而久之,到了现在,哪怕天子不监督,大家也都自觉的维持着这个习惯。
  “我军与敌军数量大约在一比一左右……”此刻义纵心里在反复的对比着敌我的人数、敌军阵列的长度与宽度:“敌军阵长五里左右,厚约两里……”
  低头看着那些白纸上的计算结果,义纵心里,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许多副不同的画面。
  那是匈奴人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所能对汉军造成的最大打击和火力投射面积的情况。
  然后,义纵抬起头来,举起自己的手,开始对其他军队下令:“南军甲部,向前三百步!”
  “北军乙屯,后撤五十步……”
  “云中郡甲曲,前移一百步……”
  一个个的命令被下达下去,然后通过令旗,传达到了相应的部队。
  汉军的阵列,开始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战车前移五百步……”义纵将最后一条命令下达。
  于是,出现在匈奴人眼前的汉军阵列,就开始变得奇怪而扎眼。
  这是一个类锥形的军阵。
  在左右两翼的是汉军的轻骑兵和弓骑兵,他们被分成大小十几个战团,彼此之间的距离,被统一在一百五十步。
  每一个骑兵之间的宽度是三步左右。
  远远的看上去,他们仿佛是悬在平原上的一些散兵游勇。
  但实际上,任何稍微有经验都知道,这样的阵型,非常的科学。
  每一个战团之间的距离,敲到好处,每一个骑兵之间的距离,也刚刚好。
  这使得他们能将自身的火力和速度,发挥到极致。
  更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配合,将更加契合,哪怕出现意外,也不会出现彼此冲撞和相互干扰的问题。
  至于在中军,两千胸甲骑兵,紧密的结成了一个厚实的坚固阵列。
  这些骑兵是如此的显眼和如此的让人注意。
  以至于哪怕是相隔三里,所有的匈奴人的注意力,也都在他们的身上。
  “擂鼓!”义纵策马下令。
  在汉军后方,由五辆战车运载的战鼓,在数十位大汉的敲击下,隆隆响起。
  鼓声非常有节奏。
  踩着鼓点,羽林卫和虎贲卫的胸甲骑兵缓缓前行。
  “举枪!”一个又一个的什长声嘶力竭的大吼。
  长长的骑枪开始平举起来,锋利的枪头,一排排,在阳光下寒光闪烁。
  一步一步,这些胸甲骑兵开始缓缓前进,经过训练的战马,很懂自己主人的意思。
  它们不紧不慢的一步一步的前进。
  “右候听令!”义纵此刻却来到了右侧的大阵,他拔剑前指:“南军左司马!北军右屯!出阵冲锋,游至匈奴阵前百步,以弓弩投射之!”
  “甲部、丙部,居后策应!”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南北两军,更是将这一天职,深深的嵌入了自己的骨髓之中。
  此时,这两支拱卫长安的汉军主力,还不是元成之时,那些娇贵的老爷兵和少爷兵。
  此时,汉军上下,也都知道,一个真理——军中自有颜如玉,军中自有黄金屋。
  少年,想发财致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甚至封侯拜相吗?
  那就去冲锋吧!
  你想要的一切,都可以通过你的武器和血汗得到。
  于是,命令一下,整个右翼的汉军队列之中,就冲出两千骑。
  顿时,战马嘶鸣,马蹄飞奔,卷起阵阵尘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