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我的东北军> 第六十八节重返国都(2)

第六十八节重返国都(2)

  靖江,黑云压城。密集的枪声在雨幕中旋地而起,撼天动地的重炮轰鸣如雷,将黑沉天色映照的半边橘红的枪炮火光和穿云破雾的冲天杀声中,清晨六时许抵达城下的东北军第一〇一装甲师、第一一〇步兵师一部和第45旅不待集结休息完毕便直接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据守城内的日军第十八师团樱井支队发动强攻。180mm榴弹炮铺天盖地向城北覆盖;十多架zh-3c型中型轰炸机冒着蒙蒙细雨从高邮临时野战机场起飞,在布满蜘蛛网般赤红色弹道的空中分成数个攻击波次向城内日军俯冲投弹;地面上,一百多辆“东北虎”和2号坦克拔山倒树势不可挡滚滚碾压向在半小时的双方炮轰中已将大半化为废墟的城市。靖江城北每一栋居民住宅、高楼大厦的窗户玻璃都在强烈的声波中被震的粉碎,整个城市在火海中和爆炸中癫狂战栗着。
  日月无光的浓黑硝烟中,在持续的没有任何间隙的巨响中被震的几欲失去听力的东北军官兵和城内日军一起疯狂呐喊着冲杀做一团。迷彩色和湛黄色的两股浪潮激碰中,雨点般投掷出去的手榴弹和迫击炮弹的爆炸声、刺刀交锋声、战车轰然撞击声以及两军士兵嘶声力竭的怒吼咆哮声汇聚成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
  一波波轰炸机群遮天蔽日在云层朝霞间轰鸣翱翔,越过日军重点设伏在城市地域的防空阵地飞入日本九州岛福冈、佐世保、久留米等广大郊区乡村上空。在地面上九州农民惶然不知所措的目光中,东北军轰炸机群纷纷打开投弹舱门,绿色的原野和墨色的农田上空数以万计的枯萎剂炸弹在尖利的呼啸落弹声中雨点般被投下。万千股橙黄色的刺鼻毒烟仙女散花般在农田庄稼里炸开,数百吨即将给日本带来饥饿和毁灭的毒剂缓慢地渗透进了日本九州北部的农田泥土里。
  六架“猎隼”在朝阳映照下银光闪闪掠过河北衡水军用机场上空继续盘旋在空中执行警戒,机翼掀起的阵阵烈风直刮的机场上迎接等候的国军一干将官士兵衣襟簌簌飞舞。被众星拱月护卫着的一架小型运输机缓缓降落在机场上。舱门打开,东北边防军参谋总长荣臻中将和几名随行东北军官逐一走下舷梯。
  “荣参谋长,久仰大名!一向无缘得见,今日能一睹荣兄风采,真是不甚欣悦!”国军徐海靖冀军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中将满面笑容迎上前。
  “卫司令的大名我早在北伐战争中就如雷贯耳呀!今日一见,果然风采非凡。”荣臻也笑容可掬。两人先互敬军礼,然后用力握手。在双方随从军官簇拥下两人走向停靠在机场边的军车,驶向靖冀军区司令部。路上两方随从的军官都警觉肃然无言,倒是荣臻和卫立煌一见如故谈笑风生不断。
  “这些年来张少帅能如此快速振兴东北,对内建设成绩斐然,对外驱逐日寇于东北并收复失土朝鲜,这等载入史册之功绩绝对离不开荣兄、于孝侯和张辅公的竭力辅佐和鞠躬尽瘁呀。有人说荣兄你和于孝侯、张辅公三人好比是张少帅的诸葛孔明、庞士元和徐元直,我看这比喻是恰如其分哟!”卫立煌打趣道。
  “哎哟哟,俊如老弟你这话可是要让我折寿的,区区灯烛之火岂敢攀比诸葛武侯的日月之辉。”荣臻一脸讶然不安,接着指了指身上的中将军服郑重道,“既然穿了这身军装,一切所作所为都只不过要对得起肩膀上保家卫国的责任而已。套用张少帅曾说过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
  “好、好、好!”卫立煌击掌称赞道,“好一句‘为人民服务’!真是一语中的!至理名言哪!”
  “俊如老弟,闲话就不扯了。既然我比你虚长十来年,就妄称一下兄吧。”荣臻神色恢复凝重,“兄这次前来是奉了张少帅的亲令,专门为了前日‘德州事件’而来的。还请俊如老弟多多帮忙做做韩长官那边的工作,毕竟事关华东战事前线我部两个方面军的生死存亡呀!”
  “这一点还请荣兄放心!”卫立煌脸上的笑容也被庄重严肃所代替,“这事的轻重兄弟我心里有数。韩长官已经派了孙桐萱军长做代表过来进行洽谈协商工作,兄弟我既然作为中间调停人自然要竭尽全力让贵方和山东方面重归于好。毕竟抗日统一战线不能被破坏呀。”
  “好,那就有劳俊如老弟费心了。”荣臻感谢着。
  “敬礼!”
  随着喝令,靖冀军区司令部外警戒的军官士兵一起“唰”地动作整齐划一向下车的卫立煌、荣臻敬礼。“总司令、荣参谋长,这边请。”在司令部接待副官接引下,两人大步跨进会议厅。国民军第三集团军第十二军军长、山东军政厅副厅长孙桐萱中将已经端坐在内,见到卫立煌和荣臻一起进来后他立刻起立。三人互敬军礼后就座。
  “好了好了,今天二位到兄弟的地界,兄弟我忝为地主仅仅以两杯淡茶招待二位,一来今日要谈之事火急紧要,不容延误;二来国都沦丧之耻未雪,华东战事吃紧,举国应当节俭勤肯以驰援前线国军早日收复失地。怠慢之处,还请孙军长和荣参座见谅啊!”卫立煌坦然诚恳道。
  “卫长官哪里的话!我和孙军长怎会是如此小气之人呢。”
  “是啊,卫司令多虑了。”
  “好!既然大家都是军人,自当直来直去坦言相待。兄弟我也不是个喜欢藏着掖着说话的人,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卫立煌欣然道,“各位,中央军、东北军、山东鲁军三方在过去因为各方政见不合的国内混战中确实有过不少过节和矛盾,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俗话说的好,冤家宜解不宜结嘛!况且目前日寇外敌入侵,我等各方自当携手并进,精诚团结,共驱日寇,保卫国家呀!这事关民族大义,还望二位在上次的德州误会事件中摒弃成见,各自都让一让,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早日让奉鲁铁路恢复畅通,这事关抗战大局。毕竟东北边防军也是国军驱逐日寇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呀。”
  “呵呵,韩长官和兄弟我也不是蛮不讲理斤斤计较之人。只是德州事件中,我方光是士兵就有六十八人丧生,整个火车站和附近数十栋民房都在爆炸中毁坏倒塌,财产损失巨大呀!我们也只是要个说法而已,不然我山东百万国民和十万鲁系子弟兵都恐怕心存芥蒂,那今后鲁奉两方合作不容乐观呀。”孙桐萱抿了一口茶水盖上杯盖,提出了主题。
  “说法自然要给。张少帅对此事也深感遗憾和歉意,他已经下令让我方宪兵司令齐恩铭即刻在沈阳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对全国新闻媒体就德州事件这一本该不发生的悲剧向贵方道歉,另外事故中贵方一切损失都由我方承担,贵方不幸遇难官兵我方也给予三倍的抚恤金。”荣臻话中透出的诚意让卫立煌也频频点头,张学良的态度和做法确实仁至义尽了。
  “荣参座,我方在事故后提出了三个条件:道歉、赔偿、惩凶,似乎贵方还漏掉了一个。贵方那个首先开枪挑起事端的宪兵军官,不严惩估计难昭这国法公义呀!”孙桐萱话语咄咄逼人。
  “凶,自然要惩治。”荣臻点点头,话锋陡然峰回路转,“不过主凶另有其人,并非我方的那个上尉军官。”
  “另有其人?”孙桐萱哑然失笑,“当时在场几百人都看的一清二楚,贵方那个上尉军官掏出手枪对着我方德州火车站的调度军官,不管他是情绪失控开的枪还是不小心走火,但这个责任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逃脱的!而且我方的尸检报告也证实,射入我方调度军官头内的那颗子弹也是货真价实的贵方东北军军官专用的‘33’式手枪子弹。铁证如山!荣参座这个‘另有其人’不知是何意?”
  “区区一颗手枪子弹就盖棺定论,孙军长未免过于草率了吧。”荣臻也面露微笑。
  “荣参座!当时在场拿着‘33’式手枪的只有贵方的那个宪兵军官,如果这颗子弹不是他打出的,那是谁?难道是有人从远处射出的?荣参座,当时可是深夜加暴雨天气,在这种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从远处用手枪一枪命中人的头部,谁能做到?”孙桐萱不服气,微怒反驳道。
  “能在远处精准射杀目标,不一定用手枪呀。孙军长。”
  “难道是狙击枪?”孙桐萱微微冷笑着,话中尽是讥讽,“狙击枪能射出手枪子弹?真是鄙人闻所未闻的奇闻呀!不知是鄙人太孤陋寡闻还是荣参座想象力过于丰富?”
  “梁处长,你来给孙军长诠释疑惑吧。”荣臻对孙桐萱的嘲讽不置可否,转身对身后一个青年军官示意着,又向卫立煌和孙桐萱介绍道:“这是我们东北军情局负责调查这次事故的梁少校。”
  东北少校上前一步,依次向卫立煌和孙桐萱敬礼:“卫长官、孙长官,如果直接把手枪子弹放入狙击枪弹匣中进行射击是会严重影响到射击精度的,达不到一枪命中的效果,因为子弹和狙击枪的口径不同。但是只要在子弹上包裹一层特制的油纸,就可以用狙击枪射出手枪子弹。当时的事情真相可能是:贵军在和我军争吵矛盾激化的时候,有一个第三方安排的狙击手潜伏在火车站几十米外伺机击杀了贵方的调度军官挑起事端,导致了这场流血武斗事件。”
  这个新奇的说法让卫立煌思路豁然开朗,孙桐萱则反问道:“不知你们有何证据?”
  “证据有二。首先就是那颗手枪子弹,正常情况下发射出的子弹在出镗过程中是会被膛线磨损而导致弹体上有轻微的摩擦刮痕。但是从贵方调度军官头颅内取出的那颗子弹却是非常干净,正因为过于干净所以才有疑点。弹体的干净反证了这颗子弹是被油纸包裹着射出的,而要这种做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颗子弹是要从远处的狙击枪中射出的。”
  “太过牵强附会!”孙桐萱不屑道。
  “这只是辅证,主证则是贵方那名调度军官中弹的伤口。”梁少校不为孙桐萱态度所动,继续抽丝剥茧分析道,“一滴血从十米高度落下和从一米高度落下在地面上形成的血滴面积和形状都是有差别的。一样的道理,子弹从近处射入人体和从远处射入人体造成的枪伤创口直径上以及子弹在人体内造成的组织震波损伤面积、形状也都是不同的。经过严密分析和严格计算,我们得到结论:那颗子弹是在38.5米到45.8米之间的距离外用‘三〇’式改装狙击枪射出的。因为我方三〇狙击枪的口径是7.92mm,而‘33’式手枪子弹口径是5.80mm。卫长官、孙长官,这是证据。”梁少校说完,取出随身带的一份档案文件袋,数十页厚的分析报告、研究数据和几十张从不同角度详细拍摄的死者伤口照片、尸检现场照片和子弹照片摆放到了卫立煌和孙桐萱的面前。
  孙桐萱默不作声地看着,表面不动声色,但脑中已经翻起了滔天巨浪。他惊诧万分,事情的最后分析结果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对方拥有如此详细的资料反而说明的一件事,那就是东北情报部门已经成功渗透进了山东。在这次“德州事件”后,虽说韩复榘在名义上也准许东北宪兵部队派人协助调查,但是对他们提防心极重的孙桐萱基本没有让他们参加实质性的调查活动,可现在他们却掌握了远比自己更加详细的研究资料。想到已经有数目不详的东北特工活动在了山东,孙桐萱心里一下充满了异常的恼怒,不禁出言讥讽道:“张少帅的东北安全部军情局果然是神通广大啊!”
  “忠于领袖、巨细无遗、精干内行,这是我们的宗旨。”梁少校不卑不亢。
  “好啦!破案过程不是重要的,结果才是重点。”卫立煌开口打圆场道,他也是久经风雨的职业军人和政治活动家,自然知道这其中不可言明的奉鲁双方暗战玄机,便扯开话题道:“孙军长,事情现在才是真正地水落石出。很明显,有人存心调拨奉鲁和睦团结关系,意图破坏中国抗日统一战线。这幕后主使自然已经呼之欲出了,那就是——”
  “日本人。”荣臻接过话头语重心长道,“孙军长,相信你和韩长官都明白这一点,国军抗日统一战线遭到破坏最得益的自然非狼子野心的日本人莫属。我相信这一切都是日本驻济南领事馆武官花谷一手策划的,孙军长如果对当时在场贵方官兵进行严格调查,我相信会查出日本人留下的蛛丝马迹。这些还请孙军长和韩长官明察,切勿中了日本人的离间之计动摇统一战线呀!”
  孙桐萱面色难堪地看了看堆放在自己面前的这些东北方面出示的强有力证据,不语了半晌后戴上军帽起身宣告这次会议的结束。荣臻、卫立煌一齐起立,三人再次互敬军礼。孙桐萱言语有些干涩:“这些我都会带给韩长官过目,请卫司令、荣参座以及张少帅放心,相信韩长官一定会明察秋毫。军务紧急,兄弟我就先行告辞了。”
  “有劳孙军长了。”荣臻和卫立煌逐一和孙桐萱握手告别。
  尽管奉鲁代表第一次会晤还算是和和气气,但是事情并没有好转。三十日,韩复榘对外通电,声明为了避免鲁奉双方由于以往过节再次发生不必要的流血事件,东北军列进入山东境内后南下押运防务将全部移交给山东国军负责,不然奉鲁陆路交通将全面关闭。武汉国民政府也就“德州事件”发表了模棱两可的声明。张学良愤怒不已地看的出,蒋介石虽然表明上“力劝奉鲁双方冷静克制”,然实质上一直在幕后操纵并支持韩复榘进一步遏制自己前线部队的后勤补给线。从地理上不难看出:山东、山西两省成“八”字形替蒋介石的南方中央系抵挡着东北势力的扩大,在蒋介石极力拉拢引诱下的韩复榘和阎锡山自然对蒋介石俯首贴耳。蒋介石的算盘打的很明朗:东北军两个方面军已经被送到与日寇交锋的最前线,即使饿得半死也起码能拖掉日军数个师团的精锐,而这段时间内,从京沪战区溃退下来的国军主力已经逐步得到了休整恢复的时间。到时候即使日军能吞噬殆尽啃掉东北军的两个军,自身也一定实力大损,国军则坐山观虎斗,然后在日军和东北军打的两败俱伤之时在坐收渔人之利挥师东进收复国都和华东失地。
  陷入蒋介石这一手“阳谋”中的张学良深深感到无力抵抗,他又愤又悲:都他妈的什么时候了!强盗都打进家门了还自顾内斗!八月三十一日,王树常和龙云峰发来的攻占靖江的胜利电文,电报中王、龙二人也少了以往那种意气风发雄心万丈的气息。王树常说的很清楚:部队攻占靖江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前进的力气,目前各部弹药、粮食、医药都极度匮乏,数千伤残士兵得不到妥善医治,阵亡官兵遗体也来不及收敛,而日军已经回过神来逐渐展开了反击。第一方面军现在每日消耗的物资基本都是第二方面军运输接济的,第二军已经调拨了自身超过30%的物资补充给第一军。看着这个报告,一种深深的悲凉涌上了张学良的心头:东北军出关的第一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就像两个亲兄弟在孤立无援中相濡以沫互相支撑,而他们拼死拼活保护支援的国民政府却对他们不闻不问。这个凄惨的境地让张学良愤恨到了极点:难道自己当初面对南方沦陷的时候主动请缨就是个错误决定?自己难不成就该“自私自利”地不顾那个毫无良心的国民政府的死活?“退避三舍,保存实力”难道才是在这个军阀混乱时代的生存法则?
  就在局势陷入僵持的时候,九月一日,一个重大消息传来:日军大本营实施了“正”号计划,超过五个师团的日军以及大批台湾殖民军于凌晨在广东登陆且一路势如破竹!中日战争的规模一下子扩大开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