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笼络胡宗南
49-笼络胡宗南
回到陕西,刘潇立刻行动起来。
一方面,刘潇根据委员长的意见组建了行营参谋处、政治处、后勤处等机构,有关人员的任命报军令部批准。
同时组建第5集团军,陈明德辞去22军军长一职,升任为第5集团军司令,江伟戊为集团军副司令兼23军军长,原22军副军长刘思辰为第5集团军参谋长兼第22军军长,江易武为集团军政治处主任,汪友成兼任集团军情报处处长。
由于所任命的基本上是刘潇的人,蒋介石虽然最后勉强同意了,但同时也让戴笠派黄埔六期的杨之中,通过军令部任命为第5集团军副参谋长。
刘潇同时电请傅作义,安排好进驻包头的马家军一个骑兵军。考虑到马家军的生活习惯和军纪问题,务必保证其后勤供应,并在包头成立宪兵团,对马家军进行严格约束。
另一方面,刘潇将38军、46军、43师移驻西安周围,21军团驻守潼关。各部队立刻将花名册上缴到行营,便于进行后勤保障,严禁空饷事件出现。
行营派出巡察组,对各部队进行巡视,并根据各部队武器装备的实际情况,在各部队之间进行武器调配。
各部队团、营级军事主官必须到设在西安的陕西步兵学校学习。学期三个月,学习内容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现代军事战术理论。考试合格者方可回部队继续任职。
各部队军、师军事主官集中在西安新城大楼学习。刘潇和陈明德负责现代军事战役理论教学,爱国主义教育由行营政治处处长高翔林负责,未设具体考试要求。
各部队连排级军官必须进入各师、团的教导队学习。教员由22、23两军抽调人员,负责思想和军事技术教育。
各级部队的队伍管理,由本部副职军官暂时负责。
在安排好上述事宜后,刘潇又马不停蹄的赶到胡宗南驻地。
对于胡宗南这个人,刘潇确实有点头疼。
黄埔一期,蒋介石的亲信,“力行社”与“复兴社”的创始人之一,在中统和军统都有人脉,目前手中握有装备精良的第一军和第八军。对其改造的可能性没有,但搞好关系则可为今后的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在胡宗南部一到驻防地,刘潇就让江伟戊以老同学的身份到17军团司令部去看望胡宗南,随行带去三万五千块大洋和十卡车面粉、三卡车条猪。
对于这个刘潇,胡宗南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论和委员长的关系,自己是黄埔一期,剿共的有功之臣。
可这个刘潇也非等闲之辈。听戴笠说,委员长当年在上海滩的时候就认识,资助过国父和委员长,委员长任黄埔军校校长也有他一份功劳。在美国有大笔的资产,在陕西发展工业的时候,把蒋、宋、孔三家都拉了进来,在利益上和这三家有说不清的纠葛。还是蒋夫人和宋子文的干弟弟。
绥远一仗,刘潇确实打出国民军的气势。但自己从军多年才是个中将,他也就一仗成了中将,现在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这让胡宗南有一种憋气的感觉。
听说这家伙是一个坑蒙拐骗抢,什么都来的奸商。这种人当西安行营的实际掌权人,怎么能不让胡宗南感服气呢。
不管怎么样,他好生对自己,自己也好生听他的指挥。如果他以官压人,我胡宗南也不是好惹的。
所以刘潇来的时候,胡宗南只是站在军团司令部门前台阶上等候,并没有到车前迎接。
西安行营的车刚停下,刘潇第一个跳下车来,紧赶几步上前握住胡宗南的手说到:“胡军团长辛苦了。上海一战,第一军打的艰苦啊。但就是这一仗,让日本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也是不好惹。
现在抗日英雄来到陕西,我怎么也应该尽地主之谊。有什么要求,军团长说!只要我刘某人能够办到的。”
见刘潇这么客气,胡宗南微笑着把刘潇让进司令部里。
待副官沏好茶,胡宗南傲慢的说到:“刘副主任这次来到我第17军团,由什么事吩咐啊。”
刘潇哈哈一笑到:“军团长说笑了,您乃国军名将,抗日英雄,我和国人感激还来不及,哪敢有什么吩咐。这次刘潇来贵军团驻地,也就是想看看军团长有什么需要的,请军团长直说。”
胡宗南也不客气,开口说道:“淞沪会战,17军团伤了元气,到现在损失的人员和武器还没有完全补充下来,不知副主任可否催一下?”
刘潇微笑地说道:“武器方面我马上发电报催一下,让武汉方面尽快准备好,到时候我派车去运过来。至于兵源方面,37军余部已经按照委员长的指示划拨给军团长了,来陕西的路上,军团长沿途也顺便补充了一部分,部队现在应该是足额满编,剩下的就是对他们的训练。军团长历来训练有方,这些新兵要不了多久,肯定会成为骁勇善战的国军精锐。我说的对吧,胡军团长。”
两人相视一下,随即都哈哈大笑起来。
刘潇接着说道:“绥远战役,小弟我缴获了一批日军装备,枪我就不给军团长了,口径不一样,容易造成后勤保障困难。日军的火炮基本修复如新,如果军团长有意,那天我陪军团长去看看,看中的全拿走,就算是小弟的一点心意。”
在当时的中国,炮兵一直是军队的短板,部队所用的火炮以德国的克虏伯和日军火炮为主,且数量稀少,所以火炮是哪一只部队都想拥有的。
听刘潇说送自己火炮,胡宗南虽然高兴但也心存疑虑,想想还是看看这个商人出身的家伙到底要干什么,所以在言语间也就显得客气许多了。
吃完中午饭,刘潇和胡宗南握手告别,临行前约好三天后在西安看炮。
三天后,胡宗南如约来到西安行营。
刘潇带上卫队,驱车陪胡宗南去了西安兵工厂。
同坐一车的胡宗南指着刘潇卫队的配枪问道:“这是什么枪支。”
刘潇笑着回答道:“考虑到中国人的人种体格,我让他们设计的一种新式步枪,回头军团长试一试。”
来到兵工厂的修理车间,刘潇指着整修一新的4门105炮、12门75炮、18门37炮对胡宗南说道:“军团长,这些炮还满意吧?”
胡宗南兴奋又诧异的说道:“都是给我的?”
刘潇回答道:“都是给军团长的。”
看着兴奋的胡宗南,刘潇又道:“前天回到行营后,通过电话和我大哥陈诚将军联系,武汉那边给了6000枝汉阳造。昨天我已经派车去拉了,半个月之内可以送到军团长手中。
另外我这再送军团长100挺zb-26轻机枪,20挺马克辛重机枪。胡军团长,你看怎么样?”
胡宗南高兴的拍着刘潇的肩膀说道:“刘老弟果然如传说中的一样,豪气。这105炮,我的部队在上海只有挨过它的炸。现在好了,老子也能用它好好的炸炸日本人了。”
带着胡宗南,刘潇来到了靶场。
胡宗南手握ylt32突击步枪,对准100外的半身靶扣动了扳机,“哒哒哒……”几秒钟之内一弹匣30发子弹全出去,靶身上只有三发子弹命中,胡宗南糊涂的看了看手中的枪又看看刘潇。
刘潇随手拿过另一把枪对胡宗南说道:“5.8口径,30发弹匣,有效射程300米,这是连发,这是单发,射击时一定要用肩抵紧并略微下压。”
说着,刘潇举起枪对准另一个靶子射击。“哒…哒…哒…哒”“单发射击。”“哒哒哒”“短点射。”“哒哒哒哒哒”“长点射。”演示完毕后,刘潇麻利的卸下弹匣拉动枪击,将枪撂给卫兵。
早有人跑过去将靶纸拿过来,靶数报了上来:命中三十发。
胡宗南不认识一般的看着刘潇。
“给军团长再来一个弹匣。”刘潇说到。
由于有刘潇的示范,胡宗南这次的射击变得顺手多了,命中26发。
看着手中的枪,胡宗南说道:“有了这家伙,小鬼子的冲锋就是在找死啊。刘老弟,这枪……”
“军团长好眼力。自己研制的,刚开始装备部队,就是用它来对付小鬼子冲锋的”刘潇自豪的说到。
看胡宗南欲言又止的样子,刘潇说道:“正在扩大子弹生产,目前还不能装备军团长的部队,否则弹药供不上就不如汉阳造了。我这有刚研制出来的ylc37冲锋枪,11.43口径,有效射程200米,和柯尔特手枪弹通用。”
“来人”刘潇喊道:“拿一把ylc37冲锋枪过来。”
刘潇将ylc37冲锋枪交到胡宗南手上,告诉了使用方法。
胡宗南兴致勃勃的对100米外的靶子扫射起来。射击完毕后的胡宗南兴奋的连声夸奖道:“好枪、好枪,真是一把好枪。”
刘潇说道:“刚研制出来,先给军团长200枝,关于弹药,只能军团长自己想办法了。”
胡宗南高兴的说道:“太谢谢了。既然刘老弟是一个豪爽之人,我胡宗南也没有什么说的了。以后刘老弟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胡某二话不说。”
中午的酒宴,胡宗南高兴的喝多了,最后是刘潇亲自把他扶上了车。
第二天,刘潇命人把修复的日军火炮和200枝ylc37冲锋枪送到17军团司令部,交给了胡宗南。
随后从武汉拖回的6000枝步枪和弹药,加上运输装备的汽车,刘潇一并给了胡宗南。
从此,刘潇与胡宗南的关系日益密切,即使胡宗南没有多久调往河南作战,刘潇还是陆续的提供了600枝ylc37冲锋枪给第一军。保证了第一军的主力部队每个班能有一枝ylc37冲锋枪,大大加强了部队的步兵火力。
解决了同胡宗南的关系问题后,刘潇开始集中精力解决原红军现改编成18集团军的武器装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