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双赢
太子赵桓已经被遗忘在边角落了。
麒麟军送出的这些艺术品他赵桓是半点内容都插不进去,更别提插画和欣赏了。人常言有其父必有其子,子必传其父的艺术才华,比如浑王赵楷就是个例子。
似乎是老天开了个玩笑,宋徽宗赵佶的艺术细胞似乎全被赵楷一个人吸收了。
至于与赵佶的其他儿子……
咳咳,赵桓作为一个太子,也是最耀眼最让人注目,也是最让人去攀比比对的。结果原本没什么,那个人一生来就是才华横溢?那个人一生来就对文学悟性满分?
也许赵桓聪慧,有潜能,但是这份潜能和聪慧绝不是在文学上,在太子这个位置上。
以至于其身居高位,可是这才能却与高位不符合匹配,完全仗着先天优势,早一步出生,母亲是个皇后。也正是其才能不足,再加上人不够稳重一直被人拿这些跟赵楷比,甚至还有人以这些为理由要废太子。
这次的礼物都是琴棋书画类的,赵桓虽然也去学了这些东西,但是领略的都是一些皮毛,至于鉴赏那就更低能了,甚至支持他的一些臣子都从不跟他讨论这个话题,看见这边东西都一股脑挤着去看这新鲜书画,都没人去搭理去在乎赵桓。
至于赵桓自己就更不回去自讨没趣了。
这等风雅的事他懂个锤子,这要过去只会被迎接一群异样的眼神。
结果就是满大殿的大臣们都围绕着钢琴和小提琴转,就连肃王赵枢这个平常不怎么上朝的闲王爷今日也上朝也凑过去围观了,唯有太子赵桓站在边角落那边独自画着圈圈。
他在画圈圈李初就尴尬了啊。
这人怎么就这么不上道呢,现在该你出马了,你却这样,连看都没往李初这边看来,弄的李初也不好给他眼神示意,难不成还得走过去亲自跟他说?
随着新一批小太监进来,将这台钢琴抬到了侧殿后,这场朝会这才开始恢复了正常。
各大臣官员们都纷纷回到了原来的站位上。
太子赵桓也清醒了过来看了李初一眼,得到李初的示意后,他也想朝中一些自己的人使了使眼色。
赵桓也不笨,昨日李初找了他之后,赵桓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幕僚和支持着一起聚一起商议这件事,最后相互讨论的结果都是认为这件事对太子有利。
虽然大宋朝重文轻武,但是在这种上位的大事上任何一个臣子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武人,尤其是掌控了大量兵权的人有时候甚至比一些文臣更加的让人喜爱。
赵桓之前就不曾一次两次去拉拢西军拉拢种师道等将领,结果得到的是不理不睬,种师道正关心着西夏那边的战争呢,那里会在如今帝位还如此稳的情况下站位王爷派系?
原先嘛,做成这件事有非常高的难度的。
风险也大,为此少詹事耿南仲更是极力反对这件事。
可是风险大,但是给太子带来的利益也是非常的巨大,看麒麟军这幅架势是打算走归顺朝廷的线路。归顺朝廷,这恐怕是朝中所有人都想看到的结果,因为这样朝廷就不用废一兵一卒就能平定一场叛乱,虽然有点不请愿,但是如今正是跟金国联合灭辽的时候,朝廷是没有精力来放到南方处理这些叛乱。
所以麒麟军这时机也找的妙,找了一个朝廷没法拒绝的时间段。
既然麒麟军归顺已成定事,那么这件事由太子出面,得到麒麟军的效忠,这对于太子一党来说就是赚大了。
麒麟军十多万士兵,这对太子的位置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巩固位置,一旦麒麟军公开表示站队太子这边,日后就算是要废太子也得先考虑考虑下麒麟军的态度。一旦太子的位置稳固了,这日后登上皇位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赵楷,文臣好,得宋徽宗喜欢,有文臣支持。
可太子这边,也有十多万大军支持。
万一,万一事情真要到了无法缓和的地步了,甚至还可以学一学那唐宗。如今麒麟军的战斗力非常高强,还有那坦克的战争利器,一旦突然发难直接控制京师,倒时候就算是西军等其他军队支援过来,赵桓已经登基为帝了,到时候西军那边见已成定局也自然会归顺下来。
所以得到麒麟军效忠这件事,对太子赵桓而言好处多多。
基本上只要继续稳固下去,这日后事情就大定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也是太子一党的最后决定。
同样,这件事在太子一党看来对麒麟军也是百利无害,一旦太子上位了,麒麟军作为太子上位最重要的支持和后盾,到时候就是从龙的重臣,到时候麒麟军的地位就得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而那李初本人也会成为当朝的大将军。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最少在太子一党是这样想的。
至于那个耿南仲,只怕今日朝会过后,他这个太子少詹事就要做到头了。
得到开始的示意后,太子一党开始发力了。
作为太子一党的党首,赵桓第一个站了出来,对着宋徽宗一拜:
“父皇,儿臣有罪,请求父皇则责罚。”
太子这一站出来,所有人都立即将目光注视在这边了,就连宋徽宗赵佶也多看了一眼。
有罪?
这次词汇真新鲜。
所有人震惊了。
因为太子平日间行事轻挑,这种有罪的话还从未开口说过,就算是有罪也是到处找借口说是别人的错,或者找太子一党的人来背锅,还从未自己承认过。如今这一主动跳出来开口就是有罪简直吓了所有人一跳。
赵佶也是一脸纳闷不解,甚至还怀疑自己这个儿子今天是不是脑子发烧烧坏了。
至于是不是真烧坏了,赵佶不得而知,不过今日这赵桓如此请罪,如此大乱朝堂节奏赵佶却是半点气也生不起来,反而还更好奇赵桓这番动作了。
“哦,你有何罪?”
虽然是问询,但是这言语之间还是带着一丝丝的鄙夷,习惯了,下意识的发出来的。毕竟平时太子那里会认罪?
赵佶不怕太子真有罪,就怕这逆子别又闹出一番让人耻笑的话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