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章 改变

  (这个转变有些突然,看上去不大现实,本来锤子也只想写抗战,至于由谁领导。该谁就谁了。这个问题必须交待一下。好了,就说这么多,真有看不下去的书友,也没办法了。)
  “当初东北大学迁到兰州来,姜司令是下了大力气的,当初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大家节衣缩食,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也要重建大学,送学生去海外留学。在各县办中学,小学。没有一个强力的人带头,那些骄兵悍将如何震慑得住,又如何能迅速的收拾整个西北,教育也早就进行不下去了。西北教育能有现在的局面,姜司令的确居功至伟,只是由于日寇入侵,战争牵扯了姜司令太多的注意力,另外教育已经单独划到了教育署,后面除了我这个教育署长,其他人见司令一面都有些难了。”
  刘治州颇为感慨地道,想到当时初来西北的局面,再看看眼前绿草如茵,校园内清澈的河水流淌,一幢幢设计新颖,凝聚着西式与华夏风格的教学楼。当初他跟周诒春这些人建议为了节省精费,尽可能的那间的建设,不过姜立力排众议,打算一次性将大学建好,要建一个百年工程,能一直延续给子孙后代,让他们引以为荣的大学。在那段极为艰苦的岁月,姜立甚至从上海,天津等地聘请了洋人设计师,进行设计,督造。五六年的时间过去,时间证明了当初姜立的决定,正是靠着这些投入,才吸引了当初大量的德藉教授。才使得这所大学成为整个西北最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建筑群。由于当初预留出来的土地。还有兰州大学的不断扩大,在大学边缘,仍然还在有计划的进行扩建,虽然姜立现在已经不再管这边的事,但学校却仍然按照当初的轨迹在发展,这确实是一个百年工程,而且汇聚了整个民国各个学术界的精英,毫无意外的。兰州大学已经成为此时民国的第一学府,成为整个民国高端人才的摇篮。
  “是啊,当初整个东北大学也不过两三千人,现在单是在校人数就扩大了将近十倍,校区面积更是十倍都不止。当初来的时候何曾想过会有眼下的局面,这可不光是有钱就能拉扯起来的。还要大量的理化工科的师资力量,当初花了大价钱从德国,美国请的人才,到后来留学归国,西北本地的一些毕业生。把师资力量扩大了,再加上后来大量入驻的犹太藉教师。才有了眼下的局面。虽然很少再见到司令,但这些可都是之前种下的因果。咱们现在运营的模式,也是当初姜司令定下来的基调。眼下虽逢战乱,但民国教育之盛况未减分毫,反而汇聚中外之精髓,愈发兴旺。司令虽未从事教育事业,然每次举措,对西北,乃至整个民国教育界推动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只可惜这段时间以来,司令一直为抗战殚精竭虑,再难像以前一起碰面,商讨西北教育界的问题了。”提到姜立时,周诒春也是一脸的崇敬之色。
  “能把战事管起来,已经是相当了不起了,日军积蓄多年,可不是一般人能挡得住的。咱们当初从瑞金一路走过来都是小米加步枪,进了西北还以为到了国外。这各式新的飞机,大炮,装甲车,咱们以前可是见都没见过呢。”
  领袖摇头一笑,与周总未来兰州大学之前,也从未想象一个从未涉足教育事业的军人会在西北的教育界被这些人如此推崇倍至。周总跟在旁边点头,西北如此多的技术兵种,单是熟悉就需要一段的时间。至于熟练的运用,是需要大量的训练还有演习的。
  “分工各有不同,先生你们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这几年西北虽然做了不少努力,但西北的旧官僚体制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甚至我们之前将不少有军功的伤兵分配到地方之后,也染上了地方上的一些恶习,那些人原本是些好兵,好军官,倒是杀了一些可惜的人。这几年,幸好有藏总管,邵主席几人帮着打理,又有姜立,还有我们一帮当兵的坐镇,一直没有出大乱子。但这些问题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顽疾,非一时一日之功。这次藏总管病重之后,后方政局更显混乱,要是没有一套合适的体制,后面非出大乱子不可。既然藏总管,邵主席,姜立都推选了先生,先生就不要推辞了。”
  黄显声道,西北虽然有不少人才,不过有治理整个西北能力的人并不多,这几年西北军在战场上虽然连战连捷,但这是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作为基础的,其中藏式毅功不可没。现在藏式毅积劳成疾,卧床不起,其地位哪怕是邵力子也无法完全取代的,战局全面爆发,西北要供给包后后方补充兵额上百万大军的巨大消耗的同时,还要负责从四成八方逃到西北辖地内的难民。同时在救济这动则上百万难民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兼顾到西北工业的发展,不能因为战争而有丝毫落后。改变一个地方的官僚体制,改变这些当官人的行事风格,甚至远比打赢一场大战役要难得多。
  以前姜立执行的是高压政策,快刀斩乱麻,但这种高压政策却并非长久之计。由于之前大量的资金涌入西北,再加上西北军的强势,并没有出乱子,可是如此庞大的资金,在各阶级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却并不均衡,为西北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周总及红色势力的领袖虽然在军事上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并不强盛,但这些年下来却积累了一套相对更加完善的体制,也许还不算太成熟,还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可比起之前没有政治纲领的西北却要强出不少。
  “黄主席可不要担心我会拒绝,这次来兰州,就是为了推动西北的政治体制改革来的,之前西北在民治上做得是不错的,但在官治上,确实有所欠缺。不过后面推进改革上,还有望各位省主席大力协助才成啊。”领袖爽朗一笑道。(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