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这个北宋有点怪> 这个北宋有点怪 第341节

这个北宋有点怪 第341节

  他用裁纸刀将信封口切开,拿出里面的信纸,没有看内容,先数了下数量,整整八张,字写得挺小的,密密麻麻。
  “这苏楞子,明知道我眼花了,还把字这么小,莫不是为难我!”欧阳修嘀咕了句,然后对着旁边的管家说道:“给我点多盏亮点的油灯过来。”
  等到新的油灯过来,两盏灯同时发力,书房里明亮多了,他这才看得漂亮上面的小字。
  起先他是没有在太意的,估计是苏轼这弟子,在杭州政事上遇到了些麻烦,请来请教呢。
  因为苏轼科考的那届,是由他主持的,所以当时入榜的学子,都会称欧阳修为先生,或者老师。
  算是一份香火情。
  他随意看了几眼,结果却愣了下,因为题目写着‘与陆真人煮酒夜话’。
  陆森在所人文人的眼里,是个异类,却又是不得不正视的异类。
  但凡与陆森接触过的人,都认为他胸中有大学问,大道至理。
  并不单单只是修行之道。
  这苏轼居然能与陆真人夜谈,得陆真人看重?
  欧阳修忍不住继续看了下去。
  一个字一个字研读的那种。
  看完后,他猛地重重拍了桌子一巴掌,也不顾自己手疼,大喊道:“确实是实干之言,非空虚之策。”
  然后他扭头喊道:“管家,备好车马,我要……”
  话说到这里,他猛地记起来了,现在已经深夜,没法进宫公办。
  他只得叹了口气,压抑激动的心情,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看着这几张纸,彻夜未睡。
  第二日,朝堂之上,没等小官家等人发话,欧阳修自己就站了出来,直接弯腰说道:“官家,本官这里有要事禀告,可否让本官先行奏言。”
  眉清目秀的小官家看了看后边的帘子,里面的人没有反对,他便扭头回来说道:“准。”
  其它人也好奇地看着欧阳修。
  看欧阳修的样子,似乎是发生了大事,可他们并没有听说最近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欧阳修站直身子,说道:“昨日,权知杭州事,从七品文官苏轼,给我发来一封书信,本人读完后,发现竟是陆真人托他之手,给我们送来的政见。”
  这下子所有人都动容了。
  为什么最近朝廷要硬打西夏,原因很简单,陆森那边弄出了蟠桃树,曹太后急了,她想吃。
  其实其他人也想吃。
  这时候的百官都已明白,这世界,唯有陆森在自己身侧的时候,自己等人的性命和身体健康才能有所保证。
  否则一场小风寒,都有可能带走一位朝廷栋梁。
  曹太后想陆真人回来,他们也想。
  打下兴庆府,狄青统兵打仗不设监军,这便是他们抛出善意。
  他们当然不可能明着说:陆真人,我们知错了,你回来吧,我们指着你的果子续命呢。
  毕竟都是文人,要脸面的。
  他们本来还想着,陆真人向来不问世事的态度,估计得一两年后,才能有个反应吧,结果这还没有到三个月,便来了回应。
  曹太后也是知道这些内情的,她压抑住激动的心情,直接绕过小官家,问道:“可否让柳公公当众诵读陆真人信件内容?”
  “当然可以。”
  欧阳修将书信从怀中拿出,当众递给了柳公公。
  柳公公轻咳一声,然后将信件内的字,慢慢读出。
  读得很慢,一开始朝廷百官是想知道,陆真人对他们打下兴庆府这事,有什么看法的。
  但等信件读到一半,他们都愣住了,转而开始深思。
  特别是王安石、包拯等人,更是意有所得的样子。
  等信件读完后,朝堂上议论纷纷。
  曹太后倒是蒙了,她本以为这封信,是陆森发来提‘条件’的,可没有想到,还真是政见!
  小官家还小,不明白这封信代表的意思,但其它人明白啊。
  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觉得这封信的内容,很有开创性。
  因为被文官打压这么久后,武官们也是极度担忧自己前程未来的,如果自己颈上的绳索,放在了官家的手里,那就在真正的看门狗了,虽然名字不好听,可至少是能吃点肉,喝点粥的。
  如果是猎犬,那更是好吃好喝供着。
  也不会再被文人们拿着把刀在旁边磨来磨去,吓死人了。
  文官们也觉得不错,因为这样一来,将门的威胁将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这个武人不干政的意见,颇合他们心意。
  至于不理军事这事,他们自己本人不用上战场当然最好,然后打与不打,终究还不是他们说了算嘛。
  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可以这么说,陆森这建意,似乎挺可行的。
  庞太师和包拯挨在一起,笑道:“老夫的法子好吧,早就说了,只要你们敢把兴庆府打下来,我那孙女婿高兴了,肯定会漏点东西出来的。”
  包拯叹道:“他还在京城的时候,本就可以将这建议说出来。”
  庞太师哼了声:“那时候你们没有当他是一回事,说出来了,谁愿意听,你包拯吗?”
  看着一脸骄傲的庞太师,包拯颇是无奈,却又不得不承认,这老匹夫说得很对。
  第0259章 人无远虑
  曹皇后在帘子里边,听着下面大臣们的议论,越来越心急。
  这些人都只是在谈论陆森所说的‘军校’的可能性,对朝廷有什么好处,而她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却根本没有人提起。
  等了好一阵子后,她忍不住问道:“诸位卿家,请听本宫一言。既然陆真人已经愿意借他人之手,呈上自己的政见,那他可有几成的意愿回京叙职?”
  不怪她着急。
  女人,特别是韶华已远的女人,对于容颜和年龄是极度在意的。
  她曾吃过陆家产生的果子,蜂蜜,知道这两样东西的效果,甚至还吃了半匹虹绸,皱纹都少了些许。
  真真切切体验过‘逆生长’的好处,所以她对于陆森回不回京城这事,极为上心。
  听到曹太后发言,百官都安静下来。
  最后还是欧阳修站出列说道:“陆真人托同僚代为呈见奏章,本意依然是不愿意回京的。”
  “那我等拼死打下兴庆府,有何用处!”曹太后急得喉咙都快上火了,她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一天天地衰老,每日起床,看着镜中的自己,似乎又多了根雪发,便有种内心中冒出来的恐惧感:“难道大军耗费如此多的钱粮,亦不能让陆真人回心转意?”
  百官们面面相觑,而几位重臣,则是眉头紧皱。
  包拯忍不住站出来,说道:“太后请慎言。中书门下同意征战西夏,主要原因并非是为了让陆真人消气,乃是利国利民的国策。”
  就算真是这么想,也不能当着明面说出来啊。
  这事传到外边,让天下百姓怎么看待他们这些朝廷重臣。
  曹太后心中灸热,一口怒气憋在心里发不出。
  可她也清楚,这朝堂不是她的一言堂,即使是当年的刘太后,也不敢过于把持皇权。若是她再多说些不着调的话,估计王安石又得对着自己开骂了。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自个先离开了。
  反正她在帘后,也没有人看得到她走没走。
  等她回到自己的寝宫,立刻唤来了内宫监事,说道:“等到退朝后,你去和汝南郡王说声,问他是否能用从陆真人那里,借来一颗蟠桃,若是事成,哀家必有厚报。”
  这监事公公应了声,退了出去。
  兴庆府收回之事,极为重大,事关大宋西北屏障,除了折家继续驻留之外,派什么人去那边负责政务事宜,就很重要了。
  年轻的当然不能随意放上去,年老的、不擅长军略也不能派过去。
  毕竟温国公之事在前,现在朝堂谁都怕事情再次重演。
  万一兴庆府再失,他们可未必再有机会收回来。
  几年内连着打了三场大仗,国内兵源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百官就为这事讨论了很久,不是没有人愿意去,而是愿意去的人太多。
  毕竟陆森留在那里的回春幡,现在依然立在原处。
  谁都想去蹭蹭。
  毕竟除了年轻人,谁身上没有点小病小疾的。
  只是一想到司马相公之事,中书门下几位重臣,都不敢随意点下人选了。
  汝南郡王就看着这些人争吵,极其无聊。
  作为王爷,他能上朝,但说话没有份量。
  他一直在站着打磕睡,好不容易捱到退朝,这才正准备出宫门呢,就被旁边的王监事给叫住了。
  “汝南郡王,卑职有礼。”这公公在汝南郡王面前,不敢耍什么花腔,弯着腰说道:“太后娘娘说,若王爷能献上一枚蟠桃,她事后必有厚报。”
  汝南郡王有些惊讶,他反问道:“蟠桃只有陆真人有,太后何故找我?”
  “现在朝堂上,只有王爷与庞太师两人得此机缘。”公公赔笑道:“况且太后与王爷也是赵家人,自然来求助于你了。”
  汝南郡王哦了声,然后笑道:“此事我会向小女传达,至于能不能得到蟠桃,本王也不敢担保。”
  “小人明白了,这就回去给太后娘娘禀报。”说罢,这公公自己先退了下去。
  而汝南郡王则出了宫门,在回家的脸上,他的笑容渐渐变成了讥笑。
  等进到家中书房后,他哼了声:“几年前,森儿还在京城的时候,不见你这妇道人家有半点亲近,甚至还在暗地里中伤,现在人老花黄,知道森儿的好了?嘿嘿,迟了!”
  汝南郡王有特殊的情报渠道,当年还是皇后的曹氏,在赵祯面前,可是有意无意说过陆森坏话的,都没有什么遮拦。
  只是赵祯耳根子不算软,没有听进去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