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夫人每天只想捡漏暴富> 夫人每天只想捡漏暴富 第109节

夫人每天只想捡漏暴富 第109节

  焦一琛缓缓道:“明朝皇帝多奇葩,主要集中在明朝的中后期,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程度正统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引起的!”
  “明英宗朱祁镇土木堡之变打了败仗,弟弟朱祁钰上位,七年之后又再次当皇帝,这是一奇。”
  “朱祁镇被俘,连累儿子朱见深倒霉,不仅太子之位被废,小命还随时不保,给年幼的朱见深造成了严重的心灵伤害。”
  “这也造成了朱见深极其依赖照顾他的宫女万贞儿,以至于当了皇帝都离不开她,皇帝爱上一个大他十七岁的奶妈子,历史上绝无仅有,这是第二奇!”
  “朱见深过度宠爱万贞儿,偏生万贞儿年纪大了,无法生育,导致心态扭曲,戕害妃嫔,残害皇嗣,使得后宫长时间笼罩在恐怖的阴霾中。(野史传闻,不足为信)”
  “在万贞儿高压政策下侥幸存活下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因从小看惯了后宫妃嫔争宠,无所不用其极的残酷与丑恶。”
  第326章 会不会是慈禧的夜明珠?
  “朱佑樘不想自己的后宫也变成血腥的修罗场,所以登基之后,只娶张氏一人当皇后,不再册立妃嫔,他本人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贯彻一夫一妻制的皇帝,这是第三奇。”
  “也因为朱佑樘贯彻一夫一妻制,只有张皇后一位妻子,张皇后也只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偏生这个儿子早夭,导致皇统落入旁支之手,这才出现了二十多年不上朝、只想着修仙练道的奇葩皇帝嘉靖,这是第四奇。”
  “而嘉靖的孙子万历就更不用说了,也是一大奇葩,明朝三大疑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全都发生在万历朝。”
  “万历之后的还有三位皇帝,更是一言难尽,朱常洛登基一个月,就因纵欲过度精尽人亡而死,天启皇帝朱由校爱做木工,崇祯自挂东南枝,也是奇葩得不能再奇葩了。”
  “假如没有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就不会被俘,他的儿子朱见深就不会喜欢上奶妈子、他的孙子朱佑樘就不会因为万贞儿只娶一位皇后,不娶只一位皇后就不会子嗣凋零,让旁支嘉靖皇帝捡便宜……之后的种种奇葩事,也许都不会发生。”
  “所以,正统、景泰和天顺这三朝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能够反映这段奇特历史的实物器,它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科研价值绝对是不可估量的,这只瓷器市场价几千万是真的低估了,以它在研究历史上的贡献,拔高到元青花那个程度也不为过,所以这件瓷器有很大的增值空间,未来翻个几倍都不是问题。”
  盛兰呵呵笑道:“看样子,这次就算没有这件蛟龙吐珠摆件,我也是血赚了!”
  焦一琛点头:“血赚,绝逼是血赚,这么特殊的空白期官窑瓷器,实在太难得了,如果让博物馆的那些老家伙知道你手里头有这么一件宝贝,肯定个个厚着老脸求你上门捐献!”
  盛兰捧起这只青花釉里红竹石芭蕉梅瓶细细欣赏了一番。
  这才依依不舍放下来,目光转向这次的重头戏——蛟龙吐珠摆件!
  “焦一琛,你说蛟龙嘴里的这颗珠子,会是什么宝贝呢?”
  焦一琛扬了扬眉毛:“这个不好说,历史上贵重的珠子多了去了,东珠、合浦珍珠、东海明珠、还有沧海月明珠有泪的人鱼鲛珠,以及慈禧太后的夜明珠。”
  盛兰说:“东珠、合浦珍珠和东海明珠虽然珍贵,存世量还是挺多的,但不可能比元青花、犀角杯之流的重器还贵重,人鱼鲛珠是传说中的神物,是否存在,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儿该不会是跟着慈禧老妖婆下葬的那颗夜明珠吧?”
  虽然这颗夜明珠跟着慈禧太后下葬,但可能是生前祸国殃民、丧权辱国的缺德事太多了,引来东陵大盗孙殿英盗宝,将她扒得只剩下一条内裤和一只袜子。
  而含在慈禧太后嘴里的那颗夜明珠,也被孙殿英撬走,从此下落不明。
  第327章 不可能是夜明珠
  其中,夜明珠排名第一,乃为四宝之首,价值连城。
  慈禧老妖婆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奢侈太后,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她死后,却将夜明珠含在嘴里下葬,足见此物之珍贵。
  另外,传说中的慈禧太后夜明珠,除了能在夜里发出幽幽的绿色寒光,百步之内照见一根头发丝儿。
  还有一神奇之处,就是能让人死后尸身不腐。
  这一点也被孙殿英证实了。
  孙殿英盗宝之后,曾对人说,棺材开启后,下葬二十多年后的慈禧面目如生,看着就像睡着一样,可他手下的士兵从慈禧嘴里将夜明珠抠出来后,慈禧的尸体就迅速腐化了。
  古今中外的夜明珠并不少,能够让人尸身不腐的,也就只有这一颗。
  因此,它的价值绝对汝瓷、元青花、桂花杯、男观音像、吴道子真迹等国宝之上。
  想必也只有慈禧老妖婆的夜明珠,才能释放出如此浓郁强烈的宝光。
  焦一琛摇了摇头:“不可能是慈禧太后的夜明珠。”
  “为什么?”盛兰挺意外。
  “慈禧太后的夜明珠并没有失传,而是被人重金收藏了,收藏它的就是与我焦家齐名的,帝都四大家族之首的金家。”
  “金家?”
  这个金家,盛兰也曾听人说过。
  该家族与焦家不一样,存在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
  而帝都的另外三个家族,则传承了至少不下五百年。
  要论家族底蕴,金家与帝都另外三个家族差了很多。
  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家族之首,是因为这个家族的姓氏很特别。
  它家的这个金姓,并非汉语的那个金,而是从满语爱新觉罗氏演化过来的。
  爱新觉罗氏是清朝的皇族姓氏,金家是皇室后裔,慈禧是清朝的皇太后,爱新觉罗氏的媳妇。
  夜明珠被金家收藏,也算是回归本家了。
  焦一琛说:“早在几十年前,这颗夜明珠就被金家收藏了,但因这颗珠子名气太大、太过珍贵,又与名震中外的东陵盗宝案紧密相关,金家不想被博物馆那些砖家上门烦捐献,所以一直没有公布出来。”
  盛兰忙问:“那你是怎么知道这颗珠子在金家的?”
  “这事儿说来也巧,十几年前金家的老太爷去世,新一任家主上位,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家主为了抖抖威风,让其他家族看看金家所谓的皇族底蕴、皇族气派、皇族尊贵,就举办了一个类似斗宝大会的酒会,我爷爷深知这次酒会事关家族颜面,不敢大意,便带着吴道子真迹的《八十七神仙卷》来到帝都。”
  焦一琛顿了顿:“原以为,凭这一幅吴道子唯一存世真迹的《八十七神仙卷》,就能力压全场,却没想到金家手里头竟有慈禧的夜明珠,幸好我爷爷留了一手,出发来帝都之前,顺带把我妈陪嫁的另一件桂花杯与家族这些年收集的另外十一件花神杯并在一起,组成一套完整的康熙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两大重宝共同出击,这才抵住了夜明珠的风头。”
  第328章 取珠
  “原来是这样啊,如果这玩意儿不是传说的夜明珠,那它又会是什么呢?”
  焦一琛挠了挠头:“这个我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是一件不输给慈禧夜明珠的巨宝,否则我们不可能看到这么强的宝光,现在珠子被蛟龙含在嘴里,我们也不好分辨是什么,还是赶紧回去将这尊摆件砸开,将珠子取出来再说吧。”
  这颗珠子被蛟龙紧紧咬住,珠体大部分都嵌在里面,抠都抠不出来。
  唯一的办法就是砸碎蛟龙摆件,才能将珠子取出来,
  “嗯!”盛兰点点头。
  “走,回家!”
  焦一琛踩上油门,法拉利迅速飙起,往盛兰的住所飞驰而去。
  回到家里,盛兰迫不及待拿来工具箱,准备来个杀龙取珠。
  由于蛟龙口中所含珠子太过珍贵,两人也不敢使用暴力将摆件直接砸碎。
  思虑再三,便由焦一琛充当人形稳固台,将蛟龙牢牢固定住。
  盛兰则拿着小刀和凿子,一点一点挖着蛟龙身躯。
  这件蛟龙摆件外表金光闪闪的,并非纯金铸成,否则胖老板也不可能拿它当添头送给他们。
  它外表的一层连金子都不是,而是一层黄铜。
  挖开这层黄铜,里面则是一层白灰泥烧制的陶土。
  从陶土的颜色上看,这尊蛟龙摆件时间至少存在千年以上。
  焦一琛笑着调侃:“幸好这尊摆件的烧制工艺很一般,用的还是最常见不过的灰土,没多大价值,不然我们就成了破坏千年文物的罪人了。”
  “就算有价值也得毁啊,不然珠子取不出来,才是真的血亏。”
  盛兰细心用凿子抠、用刀子挑和刺。
  花了大概一个小时,才把珠子顺利取出来,而蛟龙摆件则化为一滩碎陶渣。
  盛兰有点强迫症,看不惯家里又脏又乱的,拿来扫把将碎陶渣收拾干净了,这才专心研究起这颗珠子来。
  这颗从蛟龙口中抠出来的珠子,原本和蛟龙一样,呈现金黄金黄的颜色。
  盛兰知道金黄只是表象,拿来万能清洁布将外表一层擦掉,方才显出本来的面目。
  这颗珠子看着毫不起眼,外表灰扑扑的,一点颜色都没有,珠身也没什么复杂的微雕。
  上手一摸,质地更是糙得一匹,像极了磨墙面用的砂纸,拿在手里都嫌硌手。
  “焦一琛,你看看,这珠子到底啥玩意,怎么看着那么怪呢?”
  焦一琛接过盛兰递过来的珠子,拿在手里掂了掂、摸了摸,也是直皱眉头。
  “这珠子的手感好垃圾啊,连最普通的珍珠都不如,外观也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随便找块木头车一颗珠子都比它好看,这……怎么会无价之宝呢?”
  盛兰深深思索:“会不会这珠子里藏了什么秘密,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出现, 武侠小说里的藏宝图,不也是要遇水才能显出秘密来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焦一琛忽然想起老妈叶佳曾经说过,液体是显物最好的媒介。
  第329章 隋侯之珠(1)
  当年她在杭州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拍下那副《八十七神仙卷》。
  最开始也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幅古画,后来因重重巧合,才发现这是一幅遇水才会显现的揭画。
  而诸多武侠小说,之所以把空白的藏宝图设置为遇水才能显现出来,也是因为水是最好的显物媒介。
  想到这里,焦一琛立刻去厨房打了盆清水过来。
  盛兰见他打水过来,心念一闪,已然明白其用意。
  不过她也担心这珠子会像泥土那样,遇水则散,稍不注意,岂不毁了这件异宝?
  想了一下,盛兰便拿来一块软布,用水浸湿后拧干,轻轻擦拭着珠子的表面。
  果不其然,珠子一碰到水,便有奇异的光隐隐透出来。
  焦一琛喜叫:“对了,对了,就是用水,这珠子要用水才能显现出来。”
  盛兰略微沉吟,咬了咬牙,便把珠子丢进水盆里。
  只听‘咕咚’一声,珠子沉入水底,立刻冒出一连串剧烈的气泡,像极了刚开瓶盖的可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