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言情>兵王保镖俏总裁> 第六百三十八章 姐妹父亲写的书

第六百三十八章 姐妹父亲写的书

  第六百三十八章 姐妹父亲写的书
  周宏宝拉了张椅子坐了下来,看了看时间说:“好啊,你爸什么时候来?我只能等他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没来,我就得走了。”
  “好,一个小时他应该可以赶到。”姐姐说着去倒了杯开水递给周宏宝。
  周宏宝想,这伙人厉害了,想宰人还装这么像,也不客气地接过了开水,却是没有喝,只放在边上的另一张椅子上。
  妹妹更热情,还拿了几本鉴宝的书过来给周宏宝说:“我爸可能还要有一会儿时间才能到,你就先看看书吧。”
  周宏宝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接过来。信手拿起一本来看,见书名是:字画鉴赏。翻了几页,觉得没什么意思,便放下。
  又拿过一本,却是陶瓷鉴赏,也翻了几页,便看不下去。
  又换了一本,封面正是他刚才在里面看到寿山石八骏图,书名是:玉石鉴赏别法。
  妹妹看了,对周宏宝说:“这是我父亲写的书。”
  “哦,你父亲很厉害啊。”周宏宝便提起了兴趣,看了下去。
  翻开第一页,里面有一篇对玉石的概论说:
  玉,从狭义上理解,玉专指硬玉和软玉;而从广义上理解,玉还应当包括许多用于工艺美术雕刻的矿物和岩石,如岫岩玉、碧玉、青田石等。我国珠宝行业中,常把硬玉称为翡翠。
  玉在矿物学亦属于软玉类,是一种含水的钙镁硅酸盐。
  玉的硬度5~6,密度2.9—3.1克每立方厘米,断口参差状,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玉的颜色很多,较常见的有白、青、绿、黑等色,此外有灰、黄、红等。
  纯白色而又细腻无暇的叫做羊脂玉,为玉中最名贵的品种。
  此外,以玉的颜色来分类,玉的品类有白玉、黄玉(玉之黄色者)、青玉、碧玉、墨玉等。
  玉石在我国的珠宝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管子》说:“君子比德于玉”,将玉人格化了。
  在现代生活中,玉仍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受到女性的青睐。
  识别玉的好坏,要根据玉色、玉质、玉性等。不论是白玉、黄玉、青玉还是碧玉,其玉色一定鲜明,不邪不灰而元杂色者为最佳。
  就玉性和玉质而言,要求细而白润,纯而无杂。无论是什么颜色的宝玉,质越细润越好,越细也就越显滋润。
  玉制成首饰,适合于各种性格和年龄的人佩戴。无论是秀丽的青春女郎,还是丰韵飘逸的翩翩少妇,戴上一串闪闪发光的钻石项链,再配戴一个纯洁晶莹的宝玉耳坠或手镯,都会显得光彩照人。
  识别玉石,主要防止以硝子充当白玉。
  识别时可以从颜色、玉性、断口、杂质、比重和声音等方面来进行。
  一是颜色。白玉的白色之中常微泛青色,极为洁白纯白色者少,而硝子都为一种匀净的洁白纯白色。灯下照后硝子还微有桔黄色光。
  二是玉性:玉性之一就是温润匀腻,如膏似脂,而硝子虽也觉莹润,但却感觉精光外露,于莹润之中却感觉有贼光闪烁。
  三是断口。这是明显分别的特征,白玉的断口为石性特点,暗碴无光,参差状或锯齿状,而硝子的断口为料性特点,亮碴有光,贝壳状。虽然珠宝鉴定不能作破坏性检验,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偶然的碰碴,不上光的磨面及边边角角等处来加以观察。
  四是杂质。玉内不会有气泡气眼,但是硝子体内却有气泡气眼。有时因半透明的色而不易被观察到,有时因硝子质量好而气眼极少。但作为鉴别来说,不找到证明是不能罢休的。有时我们可以从表面进行检验,如有沙眼者即气泡在表面的表现,也可以证明是硝子,因为白玉是没有这种特点的,对于内部的气泡亦可在强光下检查而得出究竟。
  五是比重。玉的比重在2.9~3.1之间,硝子在2.5左右,相比之下硝子要轻飘一些。
  六是声音。玉声凝重,而硝子声清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轻轻的碰击,从玉和硝子所发出的声音不同来给以识别。
  另外有一种是我在研究古人对玉石鉴定中发现的奇特方法,那就是感应鉴定法。
  这种方法看起来有些荒诞,但从民间流传的说法,和一些古板刻本上的记载,应该确有其事。在此,也一并整理出来供大家玩味。
  感应鉴定法,一般来说是一种天生的奇异能力,后天是很难练成的。古板刻本上和民间流传的说法中也说到,这种具备这样能力的人是千古奇人,数百年也不一定能出现一个。
  但据说在宋朝时,跟随在赵匡胤身边的一个马夫萧客声,就具备了这种本领。
  刚开始他自己也不知道,后来赵匡胤得了天下,见马夫萧客声跟随他南征北战的,还学了不少文字,便要派他到捧县里去当县令。
  萧客声到了捧县里后,发现那里很穷,农作物也很难生产出来,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田地,却没什么收成,总是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但他发现捧县里是个产玉石的地方,在一些山上,随便都可以捡到玉石。
  他有一次回京后,发现京城的玉石很流行紧俏,而且卖价很好,再回捧县里,他便发动各地农民都去采玉石,然后运送到京城去卖。
  开石当时只有京城的能工巧匠才有专门的工具和专业的方法,捧县里当地是开不了石。
  但玉石大多是包藏在石料中,农民挖出来的石头里面到底有没有玉,没人能判断出来,又不能现场解开石头来看,就出现了好不容易把石头运到京城中,一解开,却是没用的石头这种耗费人力却讨不到好的事。
  所以,这种事一多了,捧县里的农民觉得,虽然有些石头里面有玉,但大多数石头中还是不含玉的,一年算下来,挣的还没有种地的多,就没了积极性。
  萧客声为此愁得头发都白了,有天到矿山看到一堆挖出来的石头,却没有愿意运到京城去,便生气地过去在一块大石头上咬了一口,然后骗农民说那块石头一定有玉,让农民运进京去。
  那些农民见县令都这样说,虽然半信半疑,却也只得硬着头皮把石头运进京去。没想到一解开,里面果然有玉,而且是一块比皇宫门前的石狮子还要大的祖母绿翡翠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